在社交场合与人谈话,一味地默默寡言、我行我素的态度显然是不明智的。在谈话时,注意观察对方的情绪,有必要的时候找准时机,巧妙插入对方的谈话,这样的谈话效果会更佳。
一个社交老手在交谈过程中应该如何插话才能有助于达到最佳的交际效果呢?一般有以下三种方法:
(1)当对方在同你谈某事,有时会因为担心你可能对此不感兴趣,显露出犹豫、为难的神情时,你可以伺机说一两句安慰的话。用话语来消除对方的顾虑,坚定他说话的信心。譬如:
“你能谈谈那件事吗?我十分想了解。”
“请你继续说。”
“我对此也是十分感兴趣的。”
此时你说的话是为了表明一个意思:我非常愿意听你的诉说,不管你说得怎样,说的是什么,我都喜欢听。
(2)当对方由于心烦、愤怒等原因,在叙述中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时,你可以用一两句话来疏导。譬如:
“你一定感到很气愤不平。”
“你似乎觉得有些心烦。”
“你心里一定很难受吧?”
当你说完这些话后,对方可能会发泄一番,感情好坏都不足为奇。因为,这些话的目的就是把对方心中郁结的一股异常情感“诱导”出来,对方发泄一番后,会感到轻松、解脱,从而能够从容地完成对问题的叙述。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说这番话时不要陷入盲目安慰的误区。你不应对他人的话作出判断、评价,说一些诸如“你是对的”、“他不应该这样”之类的片面语。你的责任是顺应对方的情绪,为他疏通感情,而不应该“火上浇油”使他的抑郁情绪进一步加强。
(3)当对方在叙述,迫切地想让你理解他的谈话内容时,你可以用一两句来推测对方话中的含义。譬如:
“你是说……”
“你的想法是……”
“你想说的是这个意思吧……”
这样的综述,既能及时地验证你对对方谈话内容的理解程度,加深印象,又能让对方感受到你的诚意,并能帮助你随时纠正理解中的偏差。
以上三种交谈中的插话技巧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不对对方的谈话内容发表客观判断、评论,不对对方的情感做出是与否的表示,始终处于一种中性的态度。不过,有时在非语言传递信息中你可以流露出你的立场,但在语言中切不可流露,这是一条重要界限。如果你试图超越这个界限,就有陷入沟通误区的危险,从而使一场谈话失去了方向和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