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诗人走在路上,偶然看见一头几百斤重的大水牛,被系在一个小小的木桩上。
出于好心,他提醒老农说:“小心牛跑掉。”
谁知老农哈哈一笑,十分肯定地说:“年轻人,它不会跑掉的,我用这个木桩拴它已经好多年了。”
诗人感到十分疑惑:“这么小的木桩,大水牛只要稍稍用力,不就把它拔出来了吗?”
老农解释道:“这头牛很小时,我就把它系在这个木桩上了。
当时它力气不够,折腾好一阵也只能在原地打转,慢慢就蔫了。
现在它长大了,有力气挣脱了,但还是和以前一样老实待在原地不动。”
看到这则故事时,我蓦然惊觉:挫折带来的惯性,也可以给人以巨大阻力。
很多时候,我们就像这头水牛,在从前经历的种种挫折中逐渐丧失勇气。
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赛利格曼做过一项叫“习得性无助”的实验。
他把一只狗关进笼子里,防止狗狗逃跑。
只要狗有出逃举动,蜂音器就会响起,狗因此受到电击。
多次实验后,赛利格曼改变了做法。
他按响蜂音器后,就打开了笼门。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次狗并没有逃跑,而是直接倒地呻吟,全身颤抖,放弃了逃出笼中的机会。
之所以选择待在笼子,是因为它在接连逃跑失败后,学会了“无助”。
狗产生了这样一个信念:不管怎么努力逃跑,都会被电击。
于是狗习得了无法脱逃的无助感,并把它作为自己的生活准则。
就算现在完全有能力逃跑,它也不会再进行新的尝试。
其实想想,人不也是这样吗?
明明想解决自己的拖延,却选择做轻松的事情麻痹自己。
事后才来抱怨:“我怎么又没有完成,真是拖延癌晚期。”
一边埋怨自己,一边自暴自弃地躺在沙发上玩游戏。
因为害怕突破原有的生活模式,所以宁愿被动接受痛苦。
一半是卷不动,一半是不甘心。
画地为牢,难以脱身。
这两年,网上一直很流行一个词,叫做“摆烂”。
大意是说:既然事情已经无法变好,那干脆就任由其往糟糕的方向发展吧。
当人消极摆烂时,就如同鸵鸟在遇到危险时把头埋进沙子里,自欺欺人。
就像服用一剂上瘾的毒药,让现在暂时止痛,却让未来一切失控。
从被动的“溺水者”,转变成主动的“摆渡人”
林肯曾谈到他幼年时的一段经历。
父亲低价买到了一处农场,农场里有许多石头。
母亲建议把石头搬走,却遭到了父亲的反对。
父亲认为,农场价格低廉,就是因为这些石头;
而石头之所以没有被搬走,一定是因为太过沉重,根本搬不动。
母亲听了,不置可否。
却在丈夫出远门时,她带着林肯一点点去挖石头。
当搬动石头时,才发现石头并没有父亲描述想象得那么重。
没多久,他们就把石头清理干净了。
经过这件事情,林肯意识到:“很多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
很多困难并不是坚不可摧,而是人在心中预设了一座难以跨越的高山。
《跳出猴子思维》这本书中指出:“大脑就像一只胆小的猴子,遇到一点点危险,就会恐惧不安,想要逃避。”
当我们面临困难时,大脑会一边放大困难,一边放低自己:“太难啦”“你做不到的”“放弃吧”等,好让我们退回到舒适区。
但一味顺从大脑的意愿,只会不断消磨我们的自信。
随之而来的就是对自己的内耗,和对外界的焦虑。
其实,迈出第一步就会发现:那座看似险峻的山,也没有那么高不可攀。
樊登曾说过:“如果你的生活出现了烦恼,相信我,一定是你的思维方式出了问题。”
挣脱习得性无助的根本方法,是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
以下3点建议,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1、走好脚下的路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盲人和一个健全的人,一起通过悬崖边的铁索桥。
这里山势险峻,水流湍急。
而想要过桥,只能依靠脚下那一条铁链。
一不留神就会有生命危险。
盲人没有丝毫犹豫就过了桥,健全人却因为恐惧在桥前徘徊不决。
他好奇地问盲人:“为什么你看不见,还敢去走那么危险的桥呢?”
盲人回答:“正是因为我看不见,所以能够忽略险峰、急流,只顾走好脚下的路。”
我们就像那个健全人一样,东张西望,总是回顾以前失败的经验,所以陷入习得性无助,变得畏手畏脚。
可一旦被未知的恐惧支配,路就会走得跌跌撞撞。
与其过度担心,不如勇敢迈出脚下的步子。
活在当下,走好脚下的路,一切美好都会如约而至。
2、戒掉完美主义
你是不是也曾有这种体验:
工作任务为了追求完美,每一个细节都精心雕琢,最后却是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成果还不达预期;
要交PPT汇报工作,明明已经有了基本思路,却为了一鸣惊人,迟迟没有开始,直到截止期限前夕才糊弄完成;
想要自律上进,因为晚起了几分钟便对自己不满意,打算明天按时起床,完美开始,结果却是今日复明日……
完美主义的副作用,不停地在阻止我们前进。
过于追求完美,反而会滑向另一种极端。
允许适当的不足,先完成,再完美。
一切,尽最大的努力就好。
即使结果失败,也欣赏了沿途独一无二的风景。
3、重新定义自己
麦基说:“一个人相信什么,他未来的人生就会靠近什么。”
人的一生,是一个自证预言的过程。
我们越选择相信什么,才越有可能得到什么。
如果我们总是暗示自己“我做不到的”“我不行的”,结果就真的不会太好。试着多给自己一些正向的鼓励。
从今天开始,多用“我能行”代替“我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