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教练式对话当中,其实上司(领导)是很辛苦的,自己去动脑筋,自己还要去想方法,事后甚至可能自己还要去行动,其实这正折射了我们大多数管理者的普遍的管理的问题,就是越俎代庖代替员工去解决问题,代替员工去思考,而员工却没有成长,所以呢,在这段对比当中,大家就会发现上司的话多。上次去找答案,上次去行动事实上呢,当你上次话讲得越多的时候,你越难以问出一些所谓的有效的提问,比如说上次滔滔不绝讲了半天,最后来了一句说,你听懂了吗?下属只能说听懂了,你觉得我讲的有道理吗?下属只能说有道理,其实他是没有思考的,大家想想是不是这样的,这就是我们传统的管理模式的挑战。
第二个传统的管理者往往都是过去导向的思维模式,什么叫过去导向?这事情不是交给你的吗?怎么不动动脑筋?怎么不想想对策?怎么事情搞成这个样子才来找我啊,各位,他就在追溯过去错误的原因,管理者为什么这样做呢?他其实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证明自己永远是对的,证明自己很聪明,他把成就感留给自己啊,而教练型的管理者呢,转换了一下,它是未来导向的。管理模式,他问你觉得理想的结果是什么呢,你觉得我们首先能做的是什么呢?你觉得我们接下来要做些什么呢?所以他运用的是未来导向的思维模式,同时你看,基于教练式对话模式下,下属在讲得多,下属在去找答案,下午在去行动,下属忙得不亦乐乎,下属就有存在感,就有价值感,所以呢,背后下属跟上司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久而久之,下属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得到了提高,所以这就是教练式对话的给我们带来的最大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