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
笔记25|1个体系+4个流程+3个方法の《洋葱阅读法》

笔记25|1个体系+4个流程+3个方法の《洋葱阅读法》

作者: 招财喵Kira | 来源:发表于2019-01-19 20:03 被阅读12次

书籍|《洋葱阅读法》

作者|彭小六

笔记|燕子


阅读,人人都会。

但怎么阅读更高效、更有质量,却不一定人人都会。

这本书就是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的。

总体来说,这本书可以提炼为:

1个体系+4个流程+3个方法+检验

小六老师书中写多了4种阅读方式:

碎片阅读、快速阅读、主题阅读、深度阅读。

虽然分为4类,各个侧重点不同,比如,

碎片阅读:收集+整理+提炼;

快速阅读:因→概→扫→切→复;

主题阅读:收集信息/书单→确定主题→框架→带着问题读;

深度阅读:练兵场。

但综合之后,发现其实本质都相通,都是对主题问题/概念以发问式的方式不断探索、学习、实践。

所以1个体系,就是围绕阅读主题构建起的一个小型图书馆,根据我们对这个图书馆设定的放书规则,我们再不断往里面填充信息或者书籍。主题是图书馆名称,放书规则是我们实现主题的步骤。

碎片化的阅读,主题和问题,不明确,但其实是隐藏在你的注意力里,只是我们没有意识到且没有对它进行正式管理而已。

快速阅读,很明显,前3步都是在找重点,第4步开始对重点进行深入学习。

主题阅读更是如此,“现象下本质和底层逻辑是什么?”是深度阅读的贯穿线。

小六老师把碎片化阅读作为一种单独的方式拿出来,但在我看来,碎片化阅读,只是内容比较简短的微型主题阅读而已。

因为简短,所以占用时间短。但好的文章带给我们的东西不一定比一本泛泛而谈的书带来的价值低。

所以,我们并不需要特意看重“碎片化”,更不要因为这个词而产生焦虑。

不过学会管理信息和正确、有效的利用时间提高效率这个是必须的。因为方向和目标定下来之后,我们需要思考的就是考虑怎么去实现它。所以我们要根据既有的可支配时间性质,把任务分配下去。但因为时间也会因为任务的动态变化而被挤压或者拉伸,故我们需要灵活的调配任务的分配。

4个流程,我自己总结的是:

发问:找出读书的目的+知识的关联+想要解决的问题。

收集:根据主题和想要解决的问题,去收集碎片化的知识或者非碎片化的书单。

整理+提炼: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快速阅读,确定重点和要点。

继续探索:对确定的主题和要点,再次进行剖次和发问,收集资料、快速阅读或主题阅读或深度阅读,寻找自己想要的答案。

3个方法,是指小六老师提到的3种做笔记的方法:九宫格、RIA、概念卡片。

收集工具,老师建议的有:

康奈尔笔记+印象笔记+全能扫描王+花瓣+Pinterest+讯飞速记+便签+即客。

非碎片化的知识,会有一个“读什么?”的问题。

小六老师给的方法建议是:

网络评分推荐+大神推荐+作者知识链接。

这个方法确实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但书籍的价值,因为个体不同W+H的价值而不同,所以即便是按照上述方法找到的书也是只有相对价值,不是绝对价值,切勿钻牛角尖。

经典≠能触动你的。

只要能给你带来价值的书就是对你有意义的书。

阅读的意义如果只在于阅读,那就失去了阅读带来的更大价值--指导实践和运用。

通过上面的阅读方法,我们可以构建起某个主题的知识体系,主干就是思维框架。这种阅读的方式让我们对每个主题和概念都产生出了对应的知识晶体。晶体累积可以给我们带来认知上的量变到质变,也让我们的知识体系有了更大更有质量的检索范围。

知识晶体不分大小,关键在于相互之间的链接关系。所以体系可以细分为小晶体,小晶体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重组成新的概念。

关于检验,可以总结为:沟通/讨论→分享→创新。

“教是最好的学”这个概念估计所有爱读书的人都知道,但就如阅读人人都会一样,会≠做的好。

所以检验的方式也是层层递进的,只有先把基础的做好,才能往更高一个层级发展。

小六老师也提到了番茄工作法,个人觉得这个工具是帮助培养专注力的辅助工具,一旦养成快速进入专注状态的习惯,就不需要再刻意用它框架自己,那样可能反而会打破原本顺畅的阅读状态。

在你掌握有效有质量的读书方法之后,那我们大部门人期待的“知识变现”的大门也就被我们推开了一点缝隙。

读书是一件趣事,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但若可以因读书遇见更多爱读书、会读书、有思想的朋友,那读书这件事或许才算圆满。

今天的笔记就到这里了,欢迎大家点评、提意见,更加欢迎一起读书、分享的胖友~一起分享,共同成长~

么么哒~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笔记25|1个体系+4个流程+3个方法の《洋葱阅读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rgz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