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闲话古诗词文学
苏轼:大宋欠我一个C位出道

苏轼:大宋欠我一个C位出道

作者: 玛利亚的逆袭 | 来源:发表于2019-04-22 21:35 被阅读8次

    1.

    当红流量小生横空出世

    眉山市第零小学二年级一班课堂上,

    刘老师:童鞋们,大家早上好。

    童鞋们:老师好!

    刘老师:乖~我今天早上坐公交来的路上,临时起意,作诗一首,现在念给大家听一听呀。

    童鞋们:好呀好呀,您念呗(反正我们也听不懂)。

    刘老师:鹭鸟窥遥浪,寒风掠岸沙。渔人忽惊起,雪片逐风斜。

    童鞋们:老师不愧是老师呀,这诗作得真好,就是不知道什么意思……能说人话吗?

    刘老师:好吧……那你们谁能听得懂呢?不如试着来给大家翻译一下?

    A童鞋:老师,我不但读懂了你的意思,还看出来你有个地方写得不太好。

    老师:纳尼?你个乳臭未干的小毛孩儿,居然敢说我写得不好?!)那你说说看,哪句不好呢?应该怎么改?

    A童鞋:“雪片逐风斜”写的是雪花随风飘摇,显得居无定所没有归途。如果改成“雪片落蒹葭”是不是更有意境呢?而且还引用了《诗经》里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引经据典,是不是给你的诗提高了一个level呢?

    刘老师:哎呀呀,你这个小屁孩,还挺厉害呀!没想到你年纪不大,学问不小啊!按照你这文学造诣,我已经教不了你啦,让你的老爸重新给你找个老师吧。

    这个语出惊人的A童鞋当然就是今天的主角Mr.苏轼,而这位刘老师就是他的小学老师刘巨刘微之。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1307年生于四川眉山,排行老五,从小就聪明伶俐,又在老爸老妈的严厉管教之下博览群书,才气过人。一不小心在小学老师这里露了一手之后,瞬间上了大宋微博的热搜排行榜,还不到十岁的他已经算是文学界的一名童星了。

    后来刘巨意识到苏轼苏辙兄弟绝非池中之物,还专门为他们二人作诗一首:

    《赠苏轼兄弟》

                                           ——刘巨

    惊人事业传三馆,动地文章震九州。

    老夫欲别无他祝,以愿双封万户侯。

    2.

    欧阳修是一个神人,他成就了苏轼,也耽误了苏轼

    1057年,高考阅卷室内:

    梅尧臣:老欧,老欧,快来看~

    欧阳修:啥玩意,早就跟你说过了,我!姓!欧!阳!

    梅尧臣:啊呀,这都不是重点,给你看个宝贝~

    欧阳修:什么?

    梅尧臣:你看这篇作文,《刑赏忠厚之至论》,简直了,清新脱俗,风格潇洒,真实而不做作,流畅而不是风雅……算了,直接给你看吧,这篇作文的美我已经无法用语言表达了。

    欧阳修:好了好了,我勉为其难来看一下。

    十分钟之后……

    欧阳修:哎呀呀,这文章,一个字:好!两个字:忒好!三个字:非常好!我就够有才了,他简直比年轻时候的我还有才。

    梅尧臣:行了,老欧,该醒醒了,那我们就把这篇文章定为第一吧,没意见吧?

    欧阳修:等等……这篇文章水平确实当得第一,可是呢,我怎么越看越觉得像是我的学生曾巩写的呢?万一真是他的,那别人岂不会认为我是徇私舞弊,吃了他家的大米,才给他第一名的……就给他个第二吧。

    梅尧臣:老欧,不是我说你,你这人怎么这样?但凡写的好的文章,就都是你的徒弟写的吗???之前也有一篇好文,你就说可能是曾巩写的,要给人家第二名,现在又来?!

    欧阳修:我也没办法啊,谁让曾巩这么优秀呢~~对了,两篇都这么好,都这么像他的文风,那就……两个并列第二吧!

    梅尧臣:……你开心就好……

    所以,就这样,本来完全有能力拿第一的苏子瞻,由于欧阳修的盲目自信,只拿了个第二名,当然第一名是空缺,他也算是名义上的第一了。可是,第二终究是第二啊!

    知道真相的苏轼差点眼泪掉下来,当然,欧阳修也知道这都是他的锅,所以,在后来的日子里,只要逮到机会,他就会拼命捧这个前途无限的青年才俊,逢人就说:

    读苏轼书,不觉汗出,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哎呀,每次读苏轼的文章,感觉头上都冒汗,简直写得太好了!他的文字读起来让人畅快淋漓,我这个岁数才能悟出的道理,他一个毛头小伙就看得这么透彻!作为当代的文坛领袖,我应该给他让出一条路啊,让他能够赶快出人头地,这样的人才可不能埋没了。

    后来的后来,他还对别人说:

    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

    你记住我今天说的话,30年以后,再也不会有人记得我了,世上流传的只会是苏轼的文章了。

    要知道,欧阳修可是比苏轼大30岁,当时的欧阳修已经是大宋文坛的头号老大,他对苏轼有这种连连不绝的称赞,真的是把一个刚出道的流量小生捧上了天。从此以后,苏轼当然越来越红,红得发紫,红得透亮。

    3.

    大宋永远欠苏轼一个C位出道

    老话说得好:好事多磨。苏轼在科举考试中考了第二名,话说也是可以高官得坐,骏马得骑了吧。可是偏偏遇到了他的母亲去世,所以只能先回家守孝三年。

    三年以后,苏轼又要重新参加高考。这次,他遇到了十五年才举行一次的“制科”考试。那么,什么是制科考试呢?

    仁宗朝规定参加制科者,须有二位大臣荐举,还须经历三个规定的程序:首先向两制(即掌内制、外制的翰林学士、知制诰、中书舍人)呈送平时所作策、论五十首,两制选取词理俱优者参加阁试;接着是秘阁试六论;最后才能参加皇帝的御试。 

    也就是说,宋朝人想通过制科考试求取功名,必须过五关斩六将。先通过德高望重的两个大官推荐,然后还要通过三次特别严格的考试,一层一层筛选,最后才能见到皇帝老子,还要通过他的刁难,才可以获得一个名次。

    苏轼和苏辙两兄弟,通过制科考试,分别获得了“第三等”和“第四等”的成绩,那么这个三等和四等意味着什么呢?

    两宋三百多年间,仅仅举行过二十二次御试,而且只有四十多个人入等,其中就有苏轼苏辙二人。苏轼还被评为三等,在这三百多年间,被评为三等的总共只有四个人(其中一等和二等都是虚设): 吴育、苏试、范百禄、孔文仲。

    可见,苏轼的文学才华,绝对属于百年难得一见的,如果宋朝有诺贝尔文学奖,他至少是可以入围候选人的。

    我们也来看看当时的大腕们对他的评价:

    王安石:“尔方尚少,已能博考群书,而深言当世之务,才能之异,志力之强,亦足以观矣”。

    欧阳修:“苏氏昆仲,连名并中,自前未有,盛事!盛事!”

    宋仁宗:“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 

    也就是说从文坛大V到皇帝老子都对苏轼竖起了大拇指,宋仁宗甚至说,苏轼苏辙都是可以做当朝宰相的人才。

    可是,那又怎样?

    哪怕是名义上的第一名,哪怕是皇帝看中的宰相之才,却只能是个三等,行内人士知道他是第一,可是看热闹的不知道啊(比如我~),还以为苏轼只是个打酱油的呢。

    总而言之一句话:大宋王朝始终欠苏轼一个C位出道!

    推荐阅读

    苏轼: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苏轼:我和她是“生同室,死同穴”的情分

    苏轼:您有一份简历请查收

    苏轼:你走后的第33天,还是想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苏轼:大宋欠我一个C位出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rhp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