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大虾带着小虾米美文共赏推文上热门(千万赞二)
Mar.16 左丘明讲故事的三大法宝,你知道吗?

Mar.16 左丘明讲故事的三大法宝,你知道吗?

作者: 北京杜豆豆 | 来源:发表于2020-03-16 05:00 被阅读0次

    《大美哉,我先秦散文》系列第五章 《左传》4:左丘明讲故事的三大法宝,你知道吗?

    文/杜豆豆


    两千多年来,《左传》的叙事被文人大儒们赞为“无与伦比”、“叙事之最”。都是文章,为什么左丘明的叙事就能有如此魅力?他是如何做到的?有什么秘诀吗?

    今天,我就来独家为你剖析其中奥妙,为你讲述左丘明讲故事最常用的三件法宝。

    1

    用读者思维,网住你的心

    第一件法宝,叫做:读者思维。

    春秋时期,各国史官写书,主要是为了记录事实,而不是为了写得精彩。这种记录,就像我们今天的会议纪要一样,是要作为档案留存在宫廷里面的。所以,像《春秋》这样的编年体史书,它主要的读者群体是君王、官吏和贵族士人。它就需要曲笔而写,需要隐晦含蓄,需要惜墨如金,让明白的人明白,不明白的人不明白。

    但是《左传》不同。《左传》不是官修国史,它面向的读者群体更加开放,作者是希望让更多的人通过读《左传》而去更明白地读懂国史或者了解史实细节。这样的初衷,自然就要求他在写作之初,心里就装着大众读者,才要写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甚至时不时在旁边发点议论,讲点自己的观点,直接把读者代入一种互动的状态。

    这一点,我们比较一下就可以发现。比如《尚书》中的虞、夏、商、周四书,就是史官的写法,艰涩难懂,佶屈聱牙。《春秋》,也是一样简约概要的叙事方式,往往只用几个字或者一句话,就把一件事情说完了。“郑伯克段于鄢”、“赵盾弑其君”等等,都是这样的写法。

    而《左传》却不是这样做的。《左传》的文章,纵向以《春秋》的经文为“纲”,按照历史事件进行推进,横向则用各种场景、细节、不同时空的交错,以及顺叙、插叙和补叙的不同写法,纲举目张,形成了一个大大的“网”,将整个事件流畅生动地表现了出来。网住了读者的心,也留下了千古的盛名。

    我们来举个例子,看看左丘明是如何做的?

    一起来看,宣公二年《晋灵公不君》。

    《晋灵公不君》这篇文章,主要情节是这样的:晋灵公不行君道的行为,横征暴敛,弹射路人,草菅人命。士季、赵盾先后劝谏,晋灵公嘴上答应改错,但行动上却依然如故。赵盾多次进谏,晋灵公感到厌烦,便想杀了赵盾。晋灵公先派鉏麑去刺杀赵盾,鉏麑自愧,触槐而死。晋灵公又设宴暗杀赵盾,被车夫提弥明和武士灵辄救下逃脱。后来晋灵公被赵穿所杀,赵盾听闻后回国,背负了弑君之罪。

    那么,左丘明是怎么叙事的呢?

    从主线上,他先从晋灵公的三件不君之事写起,然后写士季、赵盾先后劝谏,接下来写晋灵公对赵盾发起的一次暗杀和一次袭杀,最后,是赵盾出逃,赵穿在桃园杀掉灵公。主线非常清晰,大臣因晋灵公不君而进谏,因进谏而招来杀身之祸;晋灵公因任意杀戮而反被臣下所杀。

    再看从这一主线上生发出来的细节:

    晋灵公不君之事:从高台上用弹弓射行人,观看他们躲避弹丸的样子;厨师没有把熊掌炖烂,他就把厨师杀了,放在筐里,让官女们用车载经过朝廷。

    士季与赵盾商量如何前后进谏的对话。

    士季进谏时,晋灵公傲慢的举动、虚伪的承诺,士季有礼有力的回答。

    暗杀赵盾的过程中,有鉏麑见赵盾一早“盛服将朝”、“不忘恭敬”,鉏麑心中惭愧的心理描写;有提弥明和獒犬搏杀的场景;有赵盾当年于首阳山,救助饿汉灵辄的插叙;有灵辄“倒戟以御公徒”帮助赵盾逃脱的描述;有太史“秉笔直书"让赵盾背了弑君之名的交代。

    这些细节,每一段都生动形象,极富镜头感。经过这样主线+细节的精心设计,左丘明就把这个事件完整有序、活灵活现地给我们呈现了出来。

    这就是左丘明叙事魅力的第一件法宝:读者思维。心里装着读者,用主线+细节的基本模式,纲举目张,呈现出生动有趣的画面感。

    2

    以因果思维,点化后人

    第二件法宝,叫做:因果思维。

    《左传》在讲历史事件时,不是漫无目的的讲故事,而是强调这一事件从始到终的逻辑因果。

    它告诉你,这是一个历史事件,它会发生在一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产生出一个特定的结局。这个结局不是偶然的,是有其必然性的,原因何在?对原因剖析后,你就不仅能“知其然”,而且能“知其所以然”了。

    这种思考模式,是和我们历代的史官文化传统有关系的。

    《诗经》篇末有句话说“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意思是说,我们要以史为鉴,不用去远的地方找。这说明从周朝开始,中国的史官就有很自觉的历史意识。

    《尚书》的《周书》里有一篇《无逸》,是周王对成王的训导。周公在这一篇文章里敦敦教导成王说,商代早期那些明君都是如何励精图治的?正是因为他们的兢兢业业,才带来了国家的长治久安,而反观那些短命的君王,十有八九都是因为贪图享乐,荒淫无道亡的国。周公说这些话,就是为了以史为鉴,让成王知道什么样的因会带来什么样的果。

    所以,这种历史意识,一直以来都是一种很普遍的取向。在这样的一种文化环境里,《左传》也必然会在叙事的过程中,注重因果,总结教训,以前史之鉴,来警示和点化后世之人。

    因而,我们学习《左传》的叙事方式,就需要有因果思维。就像宋代吕祖谦在《经义考》中总结的: “看《左传》须看一代之所以升降,一国之所以盛衰,一君之所以治乱,一人之所以变迁。”

    我们就以“僖公二十八年”发生的城濮之战来举个例子,具体感受一下左传这种“起因+后果”的的叙事模式。

    城濮之战是晋楚两个大国为争夺霸主地位在城濮所爆发的一场大战,最终晋国胜利。

    一开头,作者就交代了战争爆发的背景和直接起因:宋人被楚所围而向晋国求救,晋争取齐、秦的支持,决心救宋,与楚交战。

    然后,在讲述中,作者就开始不断展示晋胜楚败的原因。先是晋楚在交战前夕,楚国的君臣就开始闹矛盾,相互意见不一。而此时,晋国晋文公伐怨报德,跑去拉拢了曹、卫,将楚国陷于孤立状态,同时以避退三舍的方式,占取了道义上的优势,内部则整饬军纪,遵守诺言,倾听臣下意见,上下齐心协力。然后晋楚交战时,晋军的士气旺盛,将帅听令,战术运用得当,取得了胜利,而楚军则因主帅子玉骄傲轻敌,一意孤行,盲目进逼晋师,导致了失败。

    战争的结果,不仅写了晋军的胜利,晋文公确立了霸主地位,而且还写了战争后续的花絮:楚子玉战败羞愧自杀,晋文公闻之而喜,回国后进行赏罚。然后,以君子评论,赞扬了晋文公。至此,叙述完美收官。

    在叙事的过程,作者一直都在晋楚之间的相互反衬中寻找原因,然后用之后发生的事件来进一步验证原因。这种写法,在《左传》中到处可见。

    这就是左丘明叙事魅力的第二件法宝:因果思维。以起因+后果的模式,有因有果,自洽逻辑,重在以史为鉴,点化和引导后人。

    3

    以价值思维,表达自我

    第三件法宝,叫做:价值思维。

    《左传》的叙事,创立了一种新的形式,就是在叙事中或者是叙事结束后会引入评论,以“君子曰”、“君子是以知”、“孔子曰”等等方式来对世界或者人物作出评价。而且,这种评价往往带着鲜明的作者观点和感情色彩。有人曾经统计过,在《左传》中,单单是“君子曰”就出现了83次。有趣的是,这种模式还大大影响了后世,成了一种很有特点的评论方式,比如我们常常见到的“编者按”“小编有话说”等等,其实就是这种模式的变形。

    为什么作者采用了这种“史实+评论”的方式,会让这本书独具魅力呢?

    这是因为,传统上,史官述史,记事就是记事,事实放在那里你记下就是了,你史官的个人见解是不会被采纳的。所以,史官要写的,只能是史实的实录,也就是它的原始风貌。

    但是后来,史官的地位上升了,情况发生了变化。比如说,孔子修《春秋》的时候,讲究微言大义,虽然很隐晦地在传达自己的观点,但是已经在叙事中开始发声了。只不过孔子这人比较谨慎,他是“隐身”的。而《左传》的作者,已经开始直接“现身”出面点评历史了。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贵族集团虽然礼崩乐坏、开始腐化,但是士人阶层却开始活跃在历史舞台上了。比如说,老子著《道德经》,孔子办私学,诸子百家往来奔走等等,都说明士人文化在这段历史时期被前所未有的激发了。他们要发出自己的声音,要表达自己的价值,要以“激昂文字”去“指点江山”。

    我们随便举两个《左传》中的例子来体味一下:

    《郑伯克段于鄢》文末,赞美颖考叔的孝:“ 君子曰:颖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其是之谓乎!”

    意思就是,君子说:“颍考叔是位真正的孝子,他不仅孝顺自己的母亲,而且把这种孝心推广到郑伯身上。《诗经·大雅·既醉》篇说:‘孝子不断地推行孝道,永远能感化你的同类。’大概就是对颍考叔这类纯孝而说的吧?”

    还有,《晋楚城濮之战》文中,赞扬晋文公赏罚分明:“ 君子谓:文公其能刑矣,三罪而民服。《诗》云:‘ 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不失赏刑之谓也。”

    意思是,君子认为:“晋文公能够严明刑罚,杀了颠颉、祁瞒、舟之侨三个罪人而百姓顺服。《诗经》说:‘施惠于中原国家,安定四方的诸侯’,说的就是没有失去公正的赏赐和刑罚。”

    这就是左丘明的第三个法宝:价值思维。以史实+评论的模式,除了摆摆事实,还要讲讲道理,表达自我观点和价值取向。

    好了,左丘明讲故事最常用的三件法宝,为你掏完了。你记住了吗?

    1、读者思维:主线+细节:纲举目张,生动有趣,网住读者。

    2、因果思维:起因+后果:有因有果,以史为鉴,重在点化。

    3、价值思维:史实+评论:讲讲事实,摆摆道理,表达自我。

    最后,多说一句:《左传》的精彩绝伦,不读原著是体味不到的。看再多哗众取宠的现代书,不如多读读这样的古代经典,因为它们才是大浪淘沙后的真金。

    大浪淘沙,才有真金

    (未完待续)

    倾一生之力,读经典好书,写有厚度的文字,过有深度的人生。我是杜豆豆,感谢您的关注。

    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觉的文章有用,别忘了点赞和关注我哦。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络删除。谢谢!

    作者简介:杜豆豆,IT从业20余年,曾先后研修英语、计算机、美学和心理学专业。早年创过业,后就职多家全球知名IT外企,现工作于某研究院。书痴一枚,闲时码码字。兼任多家平台签约作者,简书会员合伙人,万卷好书工作室、万卷好书读书会创立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Mar.16 左丘明讲故事的三大法宝,你知道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rhus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