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春秋战国
睁眼,再见华夏狼烟四起(2)

睁眼,再见华夏狼烟四起(2)

作者: 江致远 | 来源:发表于2018-04-05 11:10 被阅读0次

夜幕降临,天色逐渐暗下来。

桓公独自一人来到太史家中,轻轻叩门之后,只听府内传来一声“什么人?”

郑桓公环顾四周确定无人之后,便轻声回应到:“是我,姬友,太史令白日的时候让我深夜前来,还请开门。”

吱啦.......从门缝里探出个脑袋,朝姬友望了望之后,少年略有思索之后说到:“你等着,我先去禀报一下我们家老爷。”

姬友捋了捋胡子笑着这说:“好,好。”

心中顿时觉得此少年好似少年时候的自己,虽生于王室贵族,但是事事都有王兄替自己做主,如若自己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便可是随时请教王兄,王兄贤明曾使我大周一度出现中兴的局面,怎么奈王兄积劳成疾,早早病逝。

王兄临终之时嘱托我辅佐大王(周幽王),可是大王却连一点大王的样子都没有,整天躲在深宫当中花天酒地,完全不理军政要事,甚至把许多重要的事情,更是任用虢石父为卿士,执掌我大周政事。

虢石父除了溜须拍马之外,好无才能可言,可是他却凭着自己那溜须拍马的本事获取了大王的信任,我现在真是为我大周的未来感到耽误。

郑桓公想到这些心中不免难过摇头叹息起来,就在此时他耳边传来一阵苍老而沙哑的笑声。

他抬头一看,太史令已经迎面朝他走来,还不时的说到:“郑公久等了,方才那少年不懂事,还请郑公勿怪罪于他。”

郑桓公笑着说:“没事,没事,倒是我深夜前来打扰太史令,还请太史令不要责怪本公鲁莽。”

太史令拱手说到:“郑公客气了,郑公,请,府中一叙。”

郑桓公与太史令一前一后,前后脚进入府中,太史令早已令下人准备了酒菜,以便二人商谈之时所需,更是想借着酒劲准备和郑桓公好好谈谈自己对眼下形势的分析,同时想说出自己心中对大周未来的担忧。

郑桓公进来之后,看见刚才的孩童正在给二人温酒,便打趣的说到:“少年,你叫什么名字啊?今年多大了?”

孩童平时在太史令府中没有见过陌生人,更没有会问他问题,不过少年倒也没有显得紧张害怕,反而从容不迫的回答了郑桓公的问题,少年拱手行礼之后说到:“我名楚戈,父母家人全部死于地震当中,我幸得太史令收留照顾,才得以活命,无以为报,便留在府中做些杂活。”

太史令说到:“楚戈,你先下去吧,我和郑公还有些事要商谈。”

“是”,说话间楚戈便已经退出房间,并顺势把房门给关上了。

郑桓公坐下之后便说到:“此少年遇事沉着冷静,历经锻炼,日后方成大器。”太史令听后笑着说:“楚戈,聪明好学,我与他虽为主仆,但遇事却与他经常商讨,他见解独到,郑公可有意要收留?”

郑桓公抿了一口酒之后:“不知道太史令可愿意成全?”

太史令笑着说:“郑公说笑了,郑公能看上楚戈,这便是他的福气。”

哈哈.......

一番寒暄之后,郑公一本正经的问到:“白天在大殿之上,太史令为何阻拦本公劝阻大王?”

太史令喝了一口酒之后叹息着说到:“现在的周王已经不是你兄长周宣王了,今天的场景你也看见了,现如今的大王完全沉迷于酒色当中,完全不顾天下百姓的死活啊,现在的周王不免让我想起了前朝的商纣。”

郑公听了之后仰头干了杯中之酒:“如若我王兄尚在,我势必阻止王兄立姬宫湦为太子,你看看他现在把朝堂搞成什么样子了,哪有一点我王兄时候的样子,但为了我姬姓大周的天下,我誓死也要阻止他做出更荒唐的事情来。”

太史令叹息到:“郑公请听我一言。”

郑桓公定睛看了看太史令:“不知道,太史令有何良言,请讲。”

太史令站起身说到:“早在几个月前,占星台上的占星师私下里和我说,镐京王星衰弱,反而成周洛邑紫王星升起。”

郑桓公震惊之余问到:“不知道占星师这话什么意思?”

太史令叹息到:“想我大周自武王起至今也有数百年的历史了,眼下却要亡于幽王之手了。”

郑桓公听到太史令此言之后呆坐在酒桌旁,不知道如何是好,心中不免感慨万千。

是啊!自从先祖武王伐纣建立周朝,迄今为止已经有差不多三百年的历史了,当初先祖武王按照功勋的大小,大分天下诸侯,从此之后天下以周天子为共主,各诸侯国纷纷依附于周,三百年来周的国势是日渐衰落,反而各诸侯国的国力日渐兴起。

太史公看着身边发呆的郑桓公,拱手行礼说到:“周王室日渐衰落,仅凭郑公一己之力是无法挽回的,还请郑公早作打算。”

郑桓公定神之后起身还礼说到:“姬友不才,还请太史令教我。”

太史令坐下来之后先是慢慢的给郑桓公分析到:“周自武王实行大分封时起,就有七十一个诸侯国了,当时姬姓诸侯国占了五十三个,传至今日,大大小小的诸侯国也有几百了。”

郑桓公说到:“先祖武王之所以按照实行分封功臣的制度,主要还是考虑想让分封的诸侯国保卫我周朝的疆土,变成现在这种局面,也是先祖没有想到的,唉!”

太史令宽慰郑桓公说到:“郑国也没有便有说这种丧气话,眼下周王室气势已衰,也是天道自然规律,想想商汤刚建立商时是何等兴旺,谁能想到最后走向灭亡,这一切都是天道自然规律,郑公无须自责,现在更应该思考一下自己未来的打算。”

郑桓公说到:“我虽为王叔,但是只有封地郑,如何发展呢?”

太史令听后脸上流露出笑容,然后用手指沾了点酒之后在桌上划了两个圆圈说到:“就目前天下形势来看虢、郐两国之间最为安全,郑公可把郑国国都迁于此地。”

郑桓公不解问到:“为何把郑国国都迁于这两国之间内?往南迁于长江流域一带不是更好嘛?”

太史令摇头笑到:“郑公此言差矣,现今天下大势并不明朗,周王室衰败之后,天下必定大乱,到时候各路诸侯势必争锋相对,即便有新王出现,想要结束纷争乱世也不是一朝一夕便可完成的,虢、郐国君贪婪好利,两国的百姓都不喜欢他们的君主,反倒是这两国的百姓因为郑公任司徒期间广施任意,破的两国百姓爱戴。”

郑桓公问到:“即便是这样,怎么能确保虢、郐两国国君同意呢?”

太史令笑着说:“这一点郑公大可放心,虢、郐两国国君看到你现在的位置和权利,到时候你在送点东西给他们,他们定会分出一些土地给你。”

郑桓公听了太史令的建议之后,起身拱手说到:“多谢太史令指点。”

太史令起身说到:“郑公迁都之后,定要韬光养晦,休养生息,切莫太过早露锋芒,大争之世即将到来,也请郑公多加保重。”

郑桓公说到:“多谢,太史令提醒,我回去之后便先命姬掘突回郑国封地,然后我在向大王请示迁都之事,迁都之后我让姬掘突留在郑国新都,而我则留在镐京,以免大王多心,生出不必要的麻烦事来。”

太史令点头到:“这样甚好,这样甚好,还是郑公想的周到。”

两人谈完之后,已近乎凌晨。

郑桓公起身说到:“今夜打扰太史令,本公在此深表歉意,眼看这也快天亮了,本公就先回去了。”

太史令说到:“郑公客气了,我与郑公结交已经,深知郑公为人,不愿看到郑公与周王室共同亡。”

说话间,楚戈敲门后进来。

太史令把楚戈招到身边说:“楚戈,郑公要把你带走,你可以愿意?”

楚戈说到:“楚戈,听从老爷安排。”

郑桓公爽朗的大笑两声之后说到:“太史令,真的舍得让我把楚戈带走?”

太史令言笑到:“楚戈,尚且年轻,让他多出去见见世面也好,老是留在我府中岂不是耽误了他一生。”

说罢,郑桓公便带着楚戈告别太史令,消失在黎明的黑夜当中。

太史令仰头遥望,不时的发出,大乱之世即将到来,谁又能独善其身?

相关文章

  • 睁眼,再见华夏狼烟四起(2)

    夜幕降临,天色逐渐暗下来。 桓公独自一人来到太史家中,轻轻叩门之后,只听府内传来一声“什么人?” 郑桓公环顾四周确...

  • 睁眼,再见华夏狼烟四起(3)

    翌日。 郑桓公坐在书房拿出大周分布图,仔细推敲着太史令昨夜和他说的一切,他自己也不时的思考着大周的和自己的未来,心...

  • 睁眼,再见华夏狼烟四起(4)

    郑桓公离开王宫之后,便兴匆匆的往家走,一路上郑桓公掩饰不住自己内心的喜悦之情,既然和驾车的奴隶攀谈起来,驾车的奴隶...

  • 睁眼,再见华夏狼烟四起(1)

    漆黑的夜空中,一颗流星自西向东划过。 占星台上占星师看着手中的卦盘仔细演算后,又朝流星终止的方向望了去,此时占卜星...

  • 睁眼(2)

    天空中投下的阳光依旧很猛烈,像一头凶猛的雄狮,将绍兴连绵不断的阴雨赶跑了。与此形相映衬的是人们亢奋与热情,...

  • 渔家傲·冉闵(词林正韵)

    战火连天蛮夷笑。狼烟四起人间恼。 汉土凋零风空啸。平武悼。杀胡令出英雄傲。 秀丽河山尸满道。横生乱世魂飘渺。 华夏...

  • 破阵子 · 念曹操(词林正韵)

    破阵子 汉末狼烟四起,诸侯势欲登天。 英杰自当扶社稷,百里崎岖保驾还, 忠肝谁比肩。 官渡名扬华夏,恩威震慑中原。...

  • 沁园春-主席颂

    铁蹄遍地,狼烟四起,九州悲凄。 痛大好河山,满目疮痍,强盗横行,妻散子离。 软弱清廷,阻敌无力,万年华夏任人欺! ...

  • 再见,我的2016

    再见,我的2016 如放个屁一样 如醒来睁眼那刻毫无感觉,再见,我的2016 如赶了一趟地铁,再见,我的2016 ...

  • 老子头脑更清晰

    春秋时期,周室衰退,各国诸侯自立门户另起炉灶,周王朝名存实亡。 为一己之私诸侯各国连年征战,华夏大地狼烟四起,烽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睁眼,再见华夏狼烟四起(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rjr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