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鲁肃这么一番排解,周瑜的心情倒开朗起来了。
他想,话是这么讲,兄弟确是个无用之人,死不足惜。我叫他去监视诸葛亮,他却做了这妖道的帮手,为诸葛亮去伏台。算他倒楣,做了剑下之鬼。这叫自作孽,不可活。再说,人死不能复生。我这样为他悲伤,有害无益。不过,这件事情已成定论,不必去提他了,最要紧的是今天晚上到底有没有雨,这一点要弄个明白的。
“子敬,那么今晚果真有雨否?”
“非也,与你打趣打趣而已。大雨确在二十二日晚上。”
“你怎样知晓?”
“西山上的隐士们所讲。”
不必让你知道名姓,含糊其词,一言以蔽之。
周瑜想,不错,你早就跟我说过,好多隐士都在西山上等看火攻赤壁。他们对于天文都是行家。二十二日晚上下雨,那太好了。既然如此,我要赶快准备发令的事了。
于是,都督叫鲁大夫帮他一起书写密札。孔明用锦囊,周瑜用密札,其实是一回事,各人的习惯称谓不同而已。反正都早已想好了的,不一会儿,密札写毕。
吃过战饭,周瑜吩咐起鼓升帐。三江口所有的文武闻得鼓声炮声,立即汇集大帐。
周瑜在虎案中坐定。文武参见已毕,两厢站立。
都督从战袍袖子中取出一迭密札,放在案角之上,然后开口道:“众位将军,列位先生:如今东风已起,本督布置将令,今夜火烧连环舟,赤壁破曹。江东生死存亡在此一战,还望众位将士协力同心。”
众文武齐声响亮地答道:“请都督下令!”
都督先发陆路令箭,后发水路令箭。因为陆路要到对江去埋伏,必须接令就走,水路暂时不走,与大都督一起出发。
陆路的令箭中又分两批,一批是攻打聚铁山粮寨的,一批是摧毁赤壁陆营的。
聚铁山虽然地势险要,又有重兵把守,但有了陆逊所献之计,借了蔡中的脑袋,就省事得多了。
周瑜拔出第一支将令,点道:“兴霸将军听令。”
诸葛亮那里接头令的是赵子龙,这里也是赵子龙——江东赵子龙。
甘宁应声而出:“末将甘宁在。”
“将令一支,密札一封,带兵三千。按密札所示,借蔡中之人头,攻取聚铁山粮寨。不得有误!”
甘宁听说接这么一支令箭,非常高兴:粮是军中之胆,都督把最重要的事情交托给我,我可以立一桩大大的头功了。
——哪知你此番时运不济,非但寸功全无,反而还吃了一枪回来,现在接令时兴高采烈,交令时就垂头丧气了。
甘宁接令退出大帐,拆开密札看清之后,立即把密札焚毁。然后捧了令箭到自己营里,走进本帐,见二蔡还在那里对酌;边上有四个心腹在伺倏,实际上是监视他们的。
甘宁把令箭往桌子上“砰”地一碰,叹了口气:“唉!”
两个小奸往桌上一看,原来是一支令箭。问道:“甘大哥,这是干吗的呀?”
“周郎命俺攻打聚铁山粮队。”
两个小奸想,听这口气,周瑜要打过江去了。看来他想赶在曹丞相前面,先发制人。不知甘宁是怎样的想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