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流传着一段撩妹金句:“林深时见鹿,海蓝时见鲸,梦醒时见你”,此话是从李白的《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演绎而来:“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壁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这是一首述说作者拜访道士而不得的诗作,描绘的山林景色声情并茂引人入胜,也饱含失落之意。
而现代人的引申同样可圈可点十分精彩,第一句套用了李太白的诗句,麋鹿偏爱静处,一般是躲在人迹罕见的地方,能看到它们说明树林里非常幽静。第二句便是照葫芦画瓢了,但也很有意境,体型庞大的鲸鱼通常是在深海觅食,能够望到它们,说明海水特别的澄澈清净。第三句才是题眼和主旨,将牵手的意愿或厮守的甜蜜表达得含蓄且富有诗意,肯定会令对方含羞难却。三句话虽然不押韵,也没有采用太多的修辞手法,可在灵活运用古诗中收到了奇效,不失是发扬光大古典文学的小小成功例证。
当前,国学热、诗词潮风起云涌,席卷大江南北,家长们忙着给孩子买书、报班,大学生踊跃报名参赛,就连送外卖的小哥也在诗词大会上脱颖而出。然而所有的热潮都会有退烧、落潮的时候,如何才能使我们璀璨的文化经典长盛不衰永续辉煌呢?让孩子摇头晃脑地背诵唐诗宋词太过机械,把经史子集列为评任工程师的必考科目也不现实,或许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在日常生活中,才具有老少皆宜长盛不衰的效果吧。
有些人可能担心大家这样做会篡改古圣先贤的圣典,他们视四书五经名人语录为圣旨,不敢越雷池一步,稍有差池便会跳出来大骂人家不尊重老祖宗。其实,尊崇绝不是盲目崇拜,不做任何改进,就连儒家思想也是在适应不同时代的需求中不断发展的,从孔子到孟子,再到朱熹、王阳明,他们的理念尽管一脉相承,可具体主张还是有很大的差异,中华文明正是在变化中才具有了无限生机活力。固步自封只会使我们的文化生锈,而借鉴地吸收利用才可让其永远光芒四射熠熠生辉。
人们借助网络将古诗和情话焊接在一起,不仅温习了李白的诗文,还使两情相悦沐浴在了古诗的光晕之中,算是一举两得,假如“诗仙”有知,一定会高兴把没遇见道士的不快抛到九霄云外,且大呼:我辈岂是蓬蒿人!
特别推荐好友(本文作者)石岩磊简书 原创作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