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从一种宏观的角度建立起我们对现实生活的感知和改造,生活中的诸多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依据
朱熹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公认的理学集大成者,他的学说在当时的南宋虽然被认为是“伪学”,并且一再受到打压,但却在元明清三朝被立为正宗儒学。康熙作为杰出的政治家,看了朱喜注释的《性理精义》后,在序中说,他读了这本书,“玩味愈深,体之身心,验之政事,而确然,知其不可易”。并且敬佩之情溢于言表,因此说“康乾盛世”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是朱熹治国思想的产物,丝毫也不为过。
朱熹的格物致知以“理一分殊”为基础。“总天地万物之理”的“太极”高于万物,分殊就是天地万物各自本于“理”且互不相同的理,也就是说花鸟鱼虫皆有“理”且各不相同。人想要通达最高的理,就应当先从万物身上去“格”,格就是推究理。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联系起来反复思考,不知不觉就达到了一定境界,在某一天豁然开朗。
人作为万物之一,也有自己的理,于是就有了一直为后世所诟病的话:“存天理,去人欲”。从字面上看,仿佛天理和人性是对立的,要求人绝情寡欲,也因此被后世所诟病。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朱熹所说的“天理”指的正是人正常的要求,而“人欲”则指的是“私欲”,是指那些超出了正当要求以及违反了社会规范的欲望。所以,朱熹说:“人欲便也是天理里面出来。随时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他也并不是一概反对人的欲望,如“口之于味,目之于色,耳之于声,鼻之于臭四肢之于安选,圣人与常人皆如此,是同行也。”
可见他和孔子一样,是承认“食色,性也”的,他知道人的合理欲求。但圣人之所以是圣人,在于“圣人之情不溺于此,所以与常人异耳。”也就说圣人能够做到文质彬彬,达中庸之道,这就是“天理”,而常人沉溺于“欲”中,就堕人了恶。
为了让人能够不为欲念所吞噬,所以要“明天理”“存天理”,“格物致知”正是朱熹提出的方法。
康熙皇帝曾如此评论:“朱夫子集大成,而系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一虽圣人复起,必不能逾也。”此后的圣人无出朱熹之右者。康熙皇帝本人爱好数学,而格物致知有科学研究的学术精神,因此他交口称赞本不足为怪,但是推崇如此之高,必然还有其他的原因,那就是朱熹的学问中藏有助于社会统治和江山社稷的道理。
朱熹说“天理”存在于外,而不在人内,客观上把天理和人欲对立了起来,所谓“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他所指出的道路是让人们从外去寻求“理”来约束自己的“欲”,正是这一点为统治者找到了驭民之术。在社会还没有制定出合法的程序来确立“天理”的内容时,统治者可以任意赋予天下各种规定,可以打着“天理”的幌子来给人民戴上各种镣铐,所以清代学者戴震说:“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他的批判相当之尖锐。“以理杀人”与西方的宗教审判都是从精神上来否定一个人。这应该不是朱熹创立学说时想要看到的。
朱熹为后人所诟病的另一个原因与八股文有关。八股文的形式僵化,要求士人阐述圣人之道,很难发表自己的见解,造成了士大夫阶层思想的僵化。而且考试题目主要摘自四书、五经。四书五经内容有限,所以士人要应举,主要就是根据朱熹所注《四书章句集注》。当然,圣人也有瑕疵,这仍然无法掩盖朱熹对思想领域带来的贡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