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周读一章齐悦梦想大型社群
《高手》读书笔记|区别运气好与运气不好的关键

《高手》读书笔记|区别运气好与运气不好的关键

作者: 史远方 | 来源:发表于2019-10-13 00:06 被阅读0次

    《高手》读书笔记|区别运气好与运气不好的关键

    今天学习的书目是《高手》,本章题目为《第6部分智识的尺度》。

    01 埃里克的《破除成功学的迷信》

    2017年5月16日刚刚出版的英文新书,中文书名我暂时翻译成《破除成功学的迷信:为什么你所知道的关于成功的大多数事情都是错的,以及其背后令人惊奇的科学》[Barking Up the Wrong Tree:The Surprising Science Behind Why Everything You Know About Success Is (Mostly) Wrong],作者是博主兼专栏作家埃里克·巴克尔(Eric Barker)。
    这本书的英文标题,也是巴克尔博客的名字,直译过来就是“吠错了树”。这是一个很有画面感的成语,说一只狗追一个人,人跑进树林上树了,狗找着一棵树就站在前面叫,但是它不知道那个人并不在那棵树上。对应到中文,差不多就是“缘木求鱼”的意思。
    也就是说,现在人们追求的所谓的“成功”、各种鸡汤段子里的“成功学”,可能都是缘木求鱼。关于“成功”的迷信说法太多了,巴克尔这本书就是要用科学研究的结果破除迷信、拨乱反正。

    02 好学生和极端学生

    如果说中国的教育不能培养超一流人物,那么美国的也是如此。这个规律就是,在学校里表现特别好的,后来通常并不是真正的牛人;牛人当年在学校的表现,通常都不是最好的。这是什么原理呢?巴克尔分析,这里有两个原因。
    第一,在学校的表现不能反映真实能力。在决定一个人学习成绩的因素中,智商只占一小部分——更多的是自律、勤奋和遵守规则。老师让干啥就干啥,规定的任务全部完成,考试的项目全部达标,这就是标准的好学生。但是你想想,牛人,会是这样的学生吗?
    第二,学校喜欢的是全面发展,而牛人是靠热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passion”驱动的。你不可能对所有的东西都充满热情!如果你特别喜欢数学,你肯定不想花时间去背什么历史的考试要点。
    所以真正厉害的人物,特别聪明、充满热情的人,在上学时其实都是比较难受的。有时候,你得对抗体制,简直每天都是在斗争。
    “人才”其实有两种。一种是“好学生”,乐于遵守各项规则,善于取悦老师,是体制的受益者。还有一种是“极端学生”,特别反感规则。
    而学校奖励的,是遵守规则的人。巴克尔说,什么是规则?规则就是“去极端化”。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随大流挺好,极端的人不容易混好。可是特别厉害的人,恰恰也是极端的人。

    03 两种领导人

    长期以来,管理学家一直困扰于一个问题:领导人对一个单位的作用究竟有多大。一方面,很多证据显示,一个团队的成功与领导人的关系并不大。有些领导的主要工作就是每天早上请大家吃个早饭,有他没他都一样。另一方面,确实有些诸如乔布斯这样的人,做到了力挽狂澜。
    那么领导人到底是有用还是没用呢?哈佛商学院的一个教授塔姆·穆昆达(Gautam Mukunda)提出了一个理论。穆昆达说,领导人其实有两种。
    一种是“被过滤过”的领导人——如果你不遵守规则、不能给其他人带来安全感,你就会被过滤掉。那么经过层层过滤,最后能当上领导的人,必然是现行规则的受益者,他们会尽可能地维护现有的规则——他们也就是平庸的领导者。团队靠规则运行,有他没他都一样。
    还有一种则是“没有被过滤过”的领导人。这些人不是层层选拔上来的,而是因为一些特别偶然的原因上位。比如总统出事了,副总统突然当上了总统;或者是临危受命,体制已经不行了,让他做做看。他不是体制的既得利益者,他很愿意打破规则,干一些极端的事情。
    穆昆达用这个理论,把历届美国总统分类,结果能以99%的准确度“预言”每个总统对国家的影响。当然是没有被过滤过的领导人,能够真正影响世界,乃至于改变世界
    请注意,“改变世界”不见得都是好事儿,打破规则的后果经常是灾难性的。一个爱走极端的领导往往不是好领导。

    04 乐观的人最能坚持

    美国海军海豹突击队(SEALs)是一支非常厉害的部队,它在训练和作战中经常搞一些创新,它在训练中对“人”的研究,经常被商界学习。
    海豹突击队的训练非常残酷,喜欢用艰难的训练淘汰人。比如有一项考核,在长达110个小时内,不能休息、不能睡觉,要一直不停地长途行军和游泳。坚持不住的可以马上退出,但是退出就意味着被海豹突击队淘汰了;一直坚持到最后的,才能留下来。
    海豹突击队就想,能不能在最先选拔士兵的时候,就把那些不能坚持的人给排除掉,这样不就节省时间了吗?所以他们就做了调研,想看看到底具备什么素质的人能坚持下来。结果很有意思,最后坚持下来的不是身体最强壮的人,而是精神最乐观、自己给自己鼓劲儿的人
    他们的这个特点,跟保险推销员有点儿像。

    保险推销员是一个有点儿悲惨的职业。你要挨家挨户推销,人们一见你就烦,你刚一开口别人就声明自己不买保险,每天面对的就是冷眼和拒绝。能干好保险推销员的,肯定都是特别乐观的人。他们有一个自我激励的方法,每时每刻都在大脑里自己跟自己说话,说这个拒绝了不要紧,我再试试下一家。
    统计发现,能在乐观素质上排到前10%的人,总共卖出了88%的销售额。

    在这种长期的挑战中,真正区别能坚持和不能坚持的,不是体力和意志力,而是你是乐观还是悲观

    不管遭受多大挫折,乐观的人总是在告诉自己:
    · 困难都是暂时的,只不过偶尔发生,没关系,不影响大局。
    · 这次的失败只不过是因为某个特殊的原因。
    · 这不是我的错误——不是我不行,只不过今天我的运气不好而已。

    05 客观评估自己的是抑郁症患者

    如果一个人看什么都看得特别准,对局面有精确的判断——他可能是一个抑郁症患者。
    罗伯特·弗兰克在《成功与运气》这本书里讲过一个实验:让一群人玩一个游戏,然后每个人评估自己的表现。
    该实验发现,正常人都是高估自己,说凡是我表现好的都是因为我能力强,凡是我表现不好的都是因为游戏本身有问题。可是有一种人却能够准确评估自己,他们的自我评估和实验人员给他们的打分是一致的——这些人是抑郁症患者

    『何远舟的得到』:「看来,客观、理性,并不能让我们变成理想中的那个样子。一切都是度的把握。」

    06 故事的价值在于提供人生的意义

    人的大脑里面有一个叙事自我,时刻都在给自己讲一个故事,我们都生活在自己给自己编的故事里。如果当前的生活状态跟这个故事一致,哪怕再苦再累,我们也能感到很幸福。如果生活不是我们期待的故事,人们就会很难受。
    故事的价值不在于真实准确,而在于提供人生的意义。
    调查显示,工作的意义比工作的收入更重要。这也是我们常说的“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
    给自己讲个好故事,找到工作和生活的意义,保持乐观的精神,这是能坚持下来的前提条件。然后,你再把大目标分解为各种小任务,把每个任务都游戏化,随时奖励自己,获得掌控感,用一个个小胜利慢慢积累进步,这就是通往成功之路。

    例子:

    1. 有研究发现,你要考察一对夫妇的关系是不是足够牢靠,有没有可能离婚,最好的指标不是看他们的经济状况,也不是看他们相处时间的长短、性生活的频率之类。最有效的办法,是让这对夫妇讲讲他们这段关系的故事。研究者判断,这个故事讲得好不好,能在94%的程度上预测这二人是否会离婚。
    2. 还有一个研究,说一个小孩的心理健康状况,跟他在哪个学校上学、有多少玩具、看多少电影等关系都不大。最重要的指标是看这个小孩是不是理解家族的历史。如果小孩深刻了解家族历史,明白自己这个家族是怎么走到今天这一步,理解父母是怎么回事,他的心理就非常健康。
    3. 故事能给工作带来意义。一个医院里的清洁工,如果他把干活纯粹当成是为了挣钱糊口,他工作得会很不愉快。但是如果他认为自己的工作也是为了帮助病人,是治疗的一部分,他的工作状态就会很好。

    07 区别运气好与运气不好的关键

    成功有很大的运气因素。找到适合自己的环境和事业就需要运气,但运气其实是可以“调整”的。还真有人专门研究过运气,有的人认为自己运气好,有的人抱怨自己运气不好,那么研究者就比较了这两种人,看看他们的行为方式有什么区别。
    结果是,区别运气好与运气不好的关键,是你是否经常尝试新东西。你尝试的东西越多,你遇到好东西的可能性就越大,你当然就会有好运气。当然,从另一方面说,你尝试的东西多,遇到的不好的东西也会更多,但只要你遵循“可控”和“低成本”的原则,你就不怕那些小失败。

    例子:

    1. 愿意多尝试的人运气好,这一点还有直接证据。有经济学家统计过,那些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频繁跳槽的人,等到他们稳定下来以后,收入会高于那些在一家公司一直干到老的人。这些人一开始通过频繁跳槽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然后再坚持下去。
    2. CEO这样的高级职位通常是由“通才”担任的,他们的履历具有多样性。巴克尔也提到了一个研究,说如果一个人在职场上只扮演过两种不同角色,那么他将来升为高管的可能性只有2%;如果他至少干过五种不同的工作,那么他成为高管的可能性会超过18%。
    3. 科学家也应该多尝试。有研究称,普通科学家业余爱好的数目,跟一般人是差不多的。高水平科学家经常有两倍于一般人的业余爱好,而诺贝尔奖级别的科学家的业余爱好则是一般人的三倍。兴趣广泛真的是一个优点,它能带来好运气。

    08 WOOP方法

    这个方法叫“WOOP”,是几个英文单词的缩写。从梦想到现实,一共分4步。
    (1)Wish。你想要干什么,比如,你想要一个好工作,想到 Google工作。
    (2)Outcome。把结果具体化,比如去Google,最理想的职位是资深工程师。
    (3)Obstacle。这是面对现实的一步,看看现在距离这个结果有什么障碍。如果你现在的技术水平已经很厉害了,那么你的障碍是如何让谷歌的人知道你。但是如果你现在什么技术都没有,那么你的障碍就会很大。
    (4)Plan。制订计划,解决各种障碍。
    这四步没什么稀奇的,都是寻常的招式,但很多人恰恰就没有经过这个WOOP过程。过去的人都是以“有功劳”,或者最起码是以“有能力”为豪,而现在有的人是以“有梦想”为豪,认为只要有那么一个梦想就很了不起,这岂不是很荒唐吗?
    WOOP方法在我看来,最大的作用并不是帮助你实现梦想,而是帮助你放弃不切实际的梦想。如果你的梦想是不可行的,使用这个方法分析之后,你会强烈感觉到这个梦想确实不可行。
    如果可行,剩下的事就是坚持了。

    09 多发言的人像领导

    斯坦福大学管理学教授杰里弗·普费弗(Jeffrey Pfeffer)的《权力:为什么有的人有——而别人没有》(Power:Why Some People Have It-and Others Don't)一书中说,你要想当领导,就得多自我表现。有一个研究,让一群人坐一起讨论问题,然后大家投票从中选一个人当领导。你猜最后是什么样的人当选?是发言水平最高的人吗?
    不是。是第一个发言的人。只要你争取到第一个发言,或者你发言的次数特别多,那么别人就会感觉你像个领导。如果你在讨论中默默不语,别人不会认为你有深度,大家只会觉得你可能并不怎么聪明。这么一来,最后当上领导的显然更多的是外向的人。

    『何远舟的得到』:「看来,会议时不妨假装外向,多发表自己的看法吧!不管想法是不是够成熟。」

    10 不同的团队需要不同类型的领导人

    心理学家亚当·格兰特,也是畅销书《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成功课》(Give and Take)的作者,对领导人应该是外向性格还是内向性格有自己的研究。
    格兰特说,不同的团队需要不同类型的领导人。如果这个团队的人都比较被动,给他们安排活儿,他们就好好干,不管他们,他们就不干,那这个团队就需要外向的领导领着他们往前走。可是,如果团队里面每一个人都非常能干,都能积极主动工作的话,团队反而需要一个内向的领导人。为什么呢?因为这样的团队里的人都太积极,每个人都希望领导能听听自己的意见——而外向的领导不爱听别人说,只爱自己说。

    11 在这个世界上外向的人更占便宜

    1. 外向的好处
      首先从收入水平来看,外向的人收入更高。比如,你把一所高中的所有学生按从外向到内向排序。等他们工作以后,你会发现当初最外向的1/5的人,比最内向的1/5的人,平均收入水平高出10%。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研究,喝酒的人比滴酒不沾的人平均收入要高出10%,而如果这个人每个月都去酒吧喝一次酒的话,他的收入还能再增加7%——但是抽烟就没有这样的效果。
      外向的人还会被认为更适合当领导。“特别外向的人”在普通人中的比例大概是16%,但是在领导中的比例则高达60%。
      外向的人有更大的关系网。有人拿IBM公司所有员工做了一项研究。研究统计了每个员工的电子邮件地址簿上有多少个联络人,再看看这个人给公司带来的效益怎么样。结果发现,联络人越多的人,工作效益就越高,而且还算出来,平均而言,你每多一个联络人,能给公司多带来948美元的收入。

    2. 内向者的价值
      外向者的职务可能更高,获得的奖励也可能更多,但是如果你考察人的真实水平,水平最高的反而是内向者
      牛顿非常内向,几乎不怎么跟人来往。有调查显示,成名的科学家和艺术家在青年时代常常生活在社交网络的边缘——没有多少朋友,大部分时间都是独处的。甚至像程序员和投资银行经理这样的职业里,高手也大多都是内向者。
      这可能是因为刻意练习。刻意练习要求单独训练。有人调查了小提琴音乐家都是如何提高水平的,90%以上的人都说,提高水平的关键在于自己单独练琴。你必须在无数个日子里,离开众人,自己找个地方练。就连高水平运动员,包括那些集体项目的运动员,也是如此。89%的高水平运动员说自己是内向性格,只有6%的运动员说自己是外向性格。
      还有研究说,看一个大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怎么样,“内向还是外向”是比智商还好的预测指标。一个人毕业以后的工作能力怎么样,和他在大学里花多少时间单独自习密切相关。MBA学生中大部分都是外向者,但一般的硕士生、博士生中,学历越高的,内向的人就越多。

    3. 内向学习外向
      内向的人,以及大多数处在内向和外向的中间地带的人,为什么不能学着外向一点儿呢?
      你想在任何一个领域干出名堂,都需要跟人合作。换句话说,你需要关系网。
      巴克尔给内向者讲了一些交朋友和找到好导师的办法:你可以先从自己以前的老朋友出发,重新跟他们联络。你可以去找那些看上去跟你比较相似的人,人总是喜欢跟自己很像的人交往。你可以发挥特长,做一个倾听者。你可以主动给别人提供帮助。你可以专门向帮过你的人表达真诚的谢意。对导师,前面说过的“画布策略”,差不多都是这个意思。
      关键是,你得把社交当成一个正事来做,甚至专门拿出固定的时间去跟人交往

    12 过度自信是普遍现象

    1997年,《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杂志搞了一个调查:在当世的名人之中,你认为谁配得上死后进天堂?结果,名人们的支持率都很一般。
    人们对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进天堂的支持率只有52%;迈克尔·乔丹的支持率是65%;特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是被世界公认的好人,而且还是个宗教人士,她的支持率也只有79%。进天堂不是上大学,没有名额限制,可是世人对这些名人的要求就这么严格。
    但是有一个人,进天堂的平均支持率高达87%——这个人就是“我”。也就是每个参加调查的人自己。绝大多数人认为自己比克林顿、乔丹和特蕾莎修女更应该进天堂。
    这就叫“过度自信”。有一个著名的说法说,90%的人都认为自己开车的水平是在平均水平之上——而“平均水平”的定义是50%!

    例子:巴克尔这本书里列举了一个更细致的研究。有人搞商务培训,他让陆续参加培训的5万多个人进行自我评价,看看自己在培训中的表现跟其他学员相比,处在什么位置。
    结果,80%~85%的人认为自己的水平在Top 20%,70%的人认为自己的水平在Top 10%——这还是普通的职场人士。那些社会地位比较高的专业人士,比如医生、飞行员、投资银行家,对自己的评价就更高了。

    13 不要假装自信,要自我关怀

    美国曾经流行过“自尊”(self-esteem)教育,让人自己看得起自己,差不多就是不自信的时候假装自信。但是后来很多研究发现,人为的自尊有很多弊端,正如前面所说的自己骗自己。
    现在得克萨斯州州立大学的克里斯汀·奈弗(Kristin Neff)教授提出一个理论,说我们应该用“self-compassion”取代“假装式的自尊”。这个“self-compassion”,学术界标准的译法似乎应该是“自我关怀”。
    所谓“自我关怀”,就是你看自己,应该跟看自己的一位好朋友一样。我们看朋友总是比看自己更客观,你不会觉得朋友是神,也不会觉得朋友一无是处。如果朋友犯了一个错误,你不会把他骂得一无是处,你会鼓励他。你会跟他说,人都会犯错误,下次改正就好。那么对自己而言,也应该这样。
    所以“自我关怀”就是要从一个友善的外人的角度看自己。奈弗说,自我关怀能给你自信的所有好处,但是又不会有过度自信的任何坏处。所以这是一个特别值得掌握的心理技能。
    那么该怎么掌握这个技能呢?巴克尔说,分三步:

    • (1)鼓励自己。还记得海豹突击队的经验吗,能坚持下来的人都善于给自己鼓励。
    • (2)接受自己。你并非无所不能,你只是一个普通人,普通人都会犯错。
    • (3)面对错误。你要承认这是一个错误,但这个错误不是世界末日,只要吸取教训就行。

    和奖励外向者一样,这个世界偏好奖励自信的人。然而,和“内向应该假装外向”不同,没有真本事不要假装自信,因为你可能会把自己也给骗了!如果不自信,最好的办法是使用心理学家最新发明的技术:自我关怀

    14 力求完美的泰德·威廉姆斯

    泰德·威廉姆斯(Ted Williams)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棒球运动员之一,他成功的秘诀是从小就用超长的时间猛练。什么娱乐、休息、社交,他全都不要,在职业队成名以后才有了第一个女朋友。
    威廉姆斯的了不起之处还不只是棒球。二战期间,他去服兵役,在海军陆战队当战斗机领航员,那时他是最好的士兵。回来继续打棒球,还是最好的运动员。他的职业生涯特别长,一直打到41岁。他退役之后当球队经理,管理得也特别出色,又成了最好的管理者。他的业余爱好是钓鱼,玩得特别专业,结果入选钓鱼名人堂
    威廉姆斯干每一件事都力求完美,不但投入很多时间,而且都是高质量的刻意练习时间
    这是一个普遍现象:最厉害的人同时也是工作量最大的人。有人做过调查,每个领域里,基本都是10%最强的人干了80%的工作。比如学术界,大部分最重要的成果都是少数科学家做出来的。

    『何远舟的得到』:「这一段话,让我想起金一南,从天生的好工人,到天生好士兵,到天生的图书管理员,到天生的教员,哪一个不是付出过人的时间达到的?金一南在《心胜II》中说:“人生旅途中有许多事情无法把握,我能把握的唯有一条,就是从来没有厌弃过,后悔过自己干的任何工作。我对自己干过的所有工作,都是全身心地投入,一心一意把它干好。”」

    15 有意义的工作带来幸福感

    很多研究表明,如果你干的工作对你特别有意义,那么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不但不痛苦,反而是幸福感最强的活动。所谓“有意义”,心理学家发明了一个概念叫“个人特征强项”(signature strength),也就是特别适合你的工作领域——两个标准:你必须觉得这个工作很重要;你必须非常擅长这个工作。长期跟踪研究表明,做这样工作的人,就连寿命都延长了。
    事实上,真正打击人的不是“工作”,而是“失去工作”。有研究表明,失业对人的打击是巨大的,而且是永久的。一旦失业,人过早死亡的概率就会提高67%。精神很痛苦,哪怕后来又找到新的工作,一想起来当初失业还是受不了。退休也是一大杀手,工作的时候本来状态很好,一旦退休,各种病都来了。

    16 极端的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需要长时间地专注思考,你可以想象,他大概没有多少时间陪家人。实际上,爱因斯坦做得更极端,他基本上把自己的妻子当成佣人——他的原话是“我的妻子就是我的雇员,只是我不能解雇她而已”。
    爱因斯坦给妻子制定了若干条“家规”——爱因斯坦的家规。
    作为一个男人和一个曾经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物理成就我做梦都想拥有,但是他搞的这些家规,我连做梦都不敢想。其中有几条是这样的:

    你不要要求我陪你待在家里、要求我陪你外出旅行;
    如果我让你别跟我说话,你必须马上停止说话;
    如果我让你离开我的卧室或书房,你必须马上离开。

    爱因斯坦的妻子接受了这些规定。但后来,爱因斯坦还是跟她离婚了,因为爱因斯坦要和另一位女子在一起。两个儿子小的时候,爱因斯坦曾经帮忙照顾过,长大后就完全不管了。爱因斯坦的大儿子得了精神病,在精神病院住了30年,直到死在那里,这30年间,爱因斯坦一次都没去看过他。爱因斯坦的小儿子曾经跟记者说,我爸爸对所有的科学项目都能坚持,而我,可能是他唯一放弃了的项目

    17 成功人生的四个维度

    有研究者专门访问了一些在某一方面特别成功的人,问他们是否感到自己的生活在某一方面有缺陷。研究者把他们说的总结下来,发现有四个方面,是所有成功者都想要拥有但是感到在某一方面是有所欠缺的。我们大概可以认为,这就是成功人生的四个维度:
    (1)幸福(happiness):这里说的幸福就是生活中的乐趣和满足,幸福=享受。
    (2)成就(achievement):跟那些有相同奋斗目标的人相比,你取得了什么了不起的成就,成就=取胜。
    (3)意义(significance):你对自己关心的那些人,有没有一个正面的影响,意义=可依靠。
    (4)遗产(legacy):若你去世了,你的价值观和成就能不能给别人未来的成功铺平道路,遗产=延伸。
    这个说法有点像中国人爱说的“立德、立功、立言”。“立德”就是“意义”,给周围的人提供帮助;“立功”就是成就,你的论文比别人多,或者钱比别人多;“立言”就是“遗产”,影响后人。当然,中国圣人不太好意思说自己也要幸福。

    18 选择困难症

    现代人都有选择困难症。没有什么选项,我们该干啥干啥,似乎活得也不错;有了很多选项,我们反而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我们喜欢“有选择”,但是我们不喜欢“做选择”。有选择就还有可能性,一旦做了选择,就失去了可能性。

    例子:宝洁公司曾经提供过26种不同类型的海飞丝洗发水,结果消费者无所适从。后来,宝洁把种类削减到15种,消费者反而更愿意买了,利润上升了10%。

    19 选择者和挑选者

    心理学家巴里·施瓦茨(Barry Schwartz)有一个理论,把人分为“选择者”(choosers)和“挑选者”(pickers)。
    所谓“挑选者”,就是比较被动地选择:看看都有哪些选项,评估一番优劣,从中选一个最好的。而“选择者”则是积极主动地选择:他先问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然后看当前这些选项是否适合自己。如果都不适合,他可以改变选项,甚至创造新选项。这正是讲决策科学的时候提到过的——主动增加新选项。

    20 两个选择原则

    面对人生的选项,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伯特·西蒙(Herbert A.Simon,他有个中文名叫“司马贺”)还有个理论,说你的原则可以是“最大化”,也可以是“满足”

    例子:刚入职场的时候频繁跳槽的人,后来的收入高于那些找个公司就一直干下去的人。前一种人的原则就是“最大化”,所有选项都尝试一遍,看看哪个最好就选择哪个。但还有一个坏消息。前一种人的收入的确比后一种人平均高了20%,但是幸福度却下降了——因为他们永远这山望着那山高,总觉得自己当前拥有的不是最好的。而后一种人则比较容易满足。

    21 成功不是算法,而是选择

    具体到成功的四个维度,最好的办法是做一个积极主动的“选择者”,以我为主调整选项,对某些选项采取“满足”策略。
    比如,如果你要追求极端的成功,那么你可以对“幸福”和“意义”采取满足策略。这就意味着你对物质享受没有太多的要求,偶尔度个假、一年看两场电影就可以了。你对亲友也不能承担太多责任,有时间就陪陪,没时间就不陪了。你没有什么丰富的业余生活,也不是个好家长,但是你对此满意。然后你集中精力,追求“成就”和“遗产”。
    “满足”提供了一个自我限制,有了限制,决策就容易了
    所以说来说去,成功不是算法,而是选择。是你自己想做个什么样的人。当然,你的选择可以随时调整,不过一定得是“你的”选择
    人生的成功有四个维度,每个人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想要什么样的成功,而选择的关键在于要主动。

    例子:介绍一位著名计算机科学家理查德·汉明(Richard Hamming)的经验,看看他是怎么选择的。
    汉明是1998年去世的。他在1986年,也就是他71岁的时候,曾经做过一个演讲,题目是《你和你的研究》(You and Your Research)。这篇演讲流传极广,没有什么场面话,全是真知灼见。演讲中有一段,跟咱们说的内容很有关系。
    汉明说,他年轻的时候非常仰慕一位同事,叫约翰·图基(John Tukey)。汉明认为,图基的水平比自己高很多。有一天,汉明偶然发现,图基的年龄居然比自己小!他有点受不了了,就去问另一个同事,说我到底怎么做,才能变成那样?
    这位同事说,你要是也能像图基那样连续多年那么努力地工作,你根本想象不到自己能做出多少成就来。
    汉明言下顿悟。这个道理是“知识和生产力是一种复利”。
    汉明说,你知道得越多,学得就越多;学得越多,能做的事就越多;做得越多,机会就越多。这是一个正反馈过程,就好像投资一样,是利滚利。如果你每天比别人多钻研10%,那么日积月累,你的成就会远远超过他。

    如果存钱的利息很高,你还愿意随便花钱吗?所以汉明说:“我不会当着妻子的面说这个,但我有时候的确忽略她了。我得钻研。”
    汉明从不掩饰自己对青史留名的渴望。他说科学家成功的唯一标准就是,你的名字能不能被以小写的形式命名某个概念——事实上他做到了,计算机科学里就有个“汉明码”。

    22 美国的政客为什么不干实事儿

    如果一个系统已经变得很大了,可是它还在使用过去小尺度的游戏规则,那就会出大问题。比如,美国的政治制度。
    为什么现在美国的政客不干实事儿整天忙竞选,像娱乐明星一样搞煽情演讲,靠演技争取民意支持?这个现象背后,其实也是一个尺度问题。
    美国的政治制度是200多年以前设计的。1789年成立第一届国会的时候,众议院中总共只有65位议员,是按人口比例从全国各个州中选拔而来的,而当时美国的总人口只有400万人。65个议员代表400万人口,平均每个议员只须代表6万人
    6万人是个什么规模呢?在今天的中国,也许一个公安分局,甚至一个派出所的辖区就有6万人。从这6万人中选拔一个人,让他代表父老乡亲去首都开个全国性的大会,一点问题没有。议员能够听到选民的呼声,选民也对议员比较了解,没准儿都跟自己的议员握过手、说过话。
    后来美国人口越来越多,众议院人数也逐渐增加。到了100多年前,众议院达到435个人的时候,人们意识到不能再继续增加议员了。400多人开会吵来吵去已经很难达成决议,如果再增加到七八百人,那就没法开会了。于是当时立法规定,众议员人数从此就设定为435人。
    议员人数封顶,可是美国的人口总数还在不断增加。今天的美国,每个议员需要代表超过70万人。
    面对6万人,那都是父老乡亲;面对70万人,那可能都是粉丝。议员们倾听民众的呼声及与民众交流的方法变得和过去完全不同了。美国人现在有必要反思,200多年前制定的这套体制,是否还适合今日的美国。

    23 罗伯茨的《亚当·斯密如何改变你的人生》

    一本2015年出版的英文书《亚当·斯密如何改变你的人生:一个对人类本性和幸福的非常指南》(How Adam Smith Can Change Your Life:An Unexpected Guide to Human Nature and Happiness),作者拉斯·罗伯茨(Russ Roberts),是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的研究员。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人人都知道,其中的一个关键思想是“看不见的手”,它奠定了现代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础;而《道德情操论》这本书虽然听说过的人很多,但真了解其思想的人很少。有些反对市场经济的人还说,你们不要以为有只“看不见的手”,人就应该自私,别忘了亚当·斯密还写过《道德情操论》,强调人要有道德呢!
    这番话并非完全没有道理。经济学家熊比特还特意将之称为“亚当·斯密问题”——人到底是应该响应“看不见的手”的号召,一心一意谋私利呢,还是应该响应《道德情操论》的号召,追求道德呢
    罗伯茨这本书就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罗伯茨说,亚当·斯密那个年代,人能接触到的范围小,主要都是跟熟人交往,《道德情操论》其实就是一本讲怎么跟熟人相处的书;而市场和看不见的手,那是陌生人之间的事情。面对具体的熟人就多谈谈道德,面对抽象的陌生人就多谈谈利益,这哪里矛盾了?

    24 自私与自利

    斯密承认人都是self-interested,也就是自利的。注意,这跟selfish(自私)是两个概念。自私是根本不考虑别人的利益;自利是优先考虑自己的利益,但是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也愿意帮助别人。比如说,如果我做出一点儿小牺牲就能对别人有很大的帮助,那么尽管我是个自利的人,我仍然愿意做这样的牺牲。

    25 得体与绅士社交

    要让自己值得爱,一个最基本的功夫是你做事得符合一般的社交规范——用亚当·斯密的话说是propriety,用现代英语说是appropriate,翻译成中文就是“得体”。
    这个“得体”,其实就是一个绅士跟身边熟人融洽相处的方法。
    什么叫得体呢?就是你做事最好能符合别人的社交预期。比如,身边发生一个什么事情,一般人的反应是大笑,你最好也是大笑;一般人如果是微笑,你最好也是微笑。如果身边人都在微笑而你却在大笑,这就叫不得体。
    所以绅士社交的基本要求是大家同步,同步了才能和谐。

    26 合理的社交方式

    人的特点是跟别人一起高兴很容易,一起悲伤就比较困难了。朋友参加比赛赢球了,我们就像自己赢了球一样高兴;但朋友如果失业了或者考试没过,我们肯定不会像他一样难受,否则一听说坏消息就特别难受,日子就没法过了。
    据此,亚当·斯密提出,合理的社交方式,是与人分享发生在自己身上大的坏事和小的好事。你失业了自己很难受,跟朋友分享,朋友肯定不会像你一样难受,那么你为了跟他的感情同步,就会表现得得体一些,把自己的难受也降低一点——这对我们改善情绪就很有好处。自己有个什么小喜事分享一下,让别人也高兴一下,也很得体。
    但是如果是得到一大笔奖金之类的大喜事,最好就别发朋友圈显摆了,因为这可能会引起别人的嫉妒。另一方面,小的坏事,如修车花了几千块钱之类,也不适合发朋友圈,因为你这点事儿别人根本不在乎!

    27 亚当·斯密定义的美德

    亚当·斯密说,美德有三个方面。
    第一是谨慎(prudent)。这意味着我们应该诚恳、老实、少说多做,千万不能高调张扬夸夸其谈,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不过,亚当·斯密说的这是熟人社会。在现代社会要跟很多陌生人打交道,你不搞点自我推销也不行,所以罗伯茨说偶尔自夸几句也未尝不可,但是你不能言过其实,而且也不要抓住一切机会吹嘘自己,那样只会引起别人的反感,偶尔说几句,甚至有时候明明有机会自夸也不说,是最好的。
    第二是正义(justice)。这是一个非黑即白的严格要求,非常简单,就是你不能伤害别人。
    第三是仁慈(beneficence)。仁慈要求我们主动做些好事去帮助别人。跟正义相比,仁慈不是非黑即白的,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没有严格的理论,它其实是一种艺术。比如,我们是否应该给穷人捐款?捐,当然是好事儿;不捐,也有道理——首先,你已经交过税了,穷人的福利就是来自税收;其次,直接给人钱未必是解决他的问题的最好办法。

    28 亚当·斯密推崇涌现改变世界

    亚当·斯密200年以前就提出了一个特别有现代味道的概念:emergence(中文叫“涌现”现象)。
    这是非线性科学的范畴,说的是复杂系统的自组织。我来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比如说Google这个词,我们都知道是一个搜索引擎的名字,是个名词,对吧?但是现在有一种约定俗成的用法,就是把Google当动词用,如“知之为知之,不知Google之”。那么请问,是谁第一个把Google当动词用的?是哪个英语国家的委员会宣布这种用法在语法上是合法的?
    答案是没有人有这个权力单方面改变一个词的用法。是你也用,我也用,大家一起用,慢慢地就把这个新用法给习惯化了——这就叫“涌现”。是我们一起改变了世界!
    亚当·斯密和后来的哈耶克认为,真正的社会进步,必须是这种民间自组织出来的、涌现的结果
    亚当·斯密认为我们应该怎样改变世界呢?你不用干什么大事,只要从一言一行做起,见到别人做好事就给他鼓掌,见到坏事敢于站出来说话,这样无数个你一起通过涌现的办法,就能改变世界。

    29 亚当·斯密反感“系统人”

    亚当·斯密特别反感“系统人”——用他自己发明的说法,就是man of system。这个“系统人”跟我们今天说的“体制内的人”有点儿关系,但斯密主要说的是那种把社会视为一个系统,自己有个宏大计划,想要对这个系统进行单方面改造的人。斯密认为这种人犯了两个错误。
    第一个错误是他会被自己的大主意所迷惑,凡是不符合他的理论模型的信息他一律忽略!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模型可能是错的,而且任何政策都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
    第二个错误是他把所有人都视为执行自己计划的棋子。他认为自己只要是为了一个美好的目标,就可以随便摆弄别人。但人都是有自由意志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欲望和梦想,你让别人老老实实当棋子按你的计划走,这本质上就是不可能的。

    30 年龄对科学家的意义

    《华盛顿邮报》2016年12月10日的一篇文章《不要放弃:老人也能取得创造性突破》(Don't give up:Older people can have creative breakthroughs),作者阿尔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Albert—László Barabás)是美国东北大学(Northeastern University)的网络科学教授。这篇文章并不是什么心灵鸡汤,讲的是巴拉巴西本人严肃的学术研究。
    巴拉巴西先介绍了两位前人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有人考察了从古代到现代的2026位不同领域的著名科学家,研究他们是在什么年龄上做出了突破性的贡献,结果发现大部分人取得突破的年龄都在39岁左右
    后来,又有人专门考察了1900—2008年间的525位诺贝尔奖得主,统计他们做出获奖发现的年龄。结果发现,大部分人是在40多岁做出关键发现的,这个年龄比前面那个研究的结果要大一点,这显然是因为近代的人受教育的时间延长了。
    那么,我们是否就应该说一个学者学术生涯的巅峰年龄是40岁呢?
    巴拉巴西的研究与前人不同。他觉得只看最牛的科学家的话,样本太少,他干脆考察了几万个科研工作者,分析大数据。
    他发现科研工作者生产力最强的时候,是他们职业生涯的前20年,也就是从研究生到40多岁这段时间。这是学者们论文产量最高的“黄金20年”;而在职业生涯的30年以后,也就是等到了50多岁,产量就会急剧下降,每年能发表的论文数量降到了年青时代的1/6。
    所以,科研似乎的确是年轻人的项目。
    但巴拉巴西这个研究的特别之处还在于,他不仅考察了总产量,还考察了质量。他问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你是在什么时候发表了整个学术生涯中最有影响力的那篇论文的
    结果非常意外。一个学者取得他最重大的成就,既不一定是在年轻的时候,也不一定是在年老的时候——而是完全随机的
    如果你说这个重大成就靠的是灵感,那巴拉巴西的结果就是,灵感与年龄无关
    比如说,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一位得主就是凭借研究生时期的一篇论文获奖的,那是他平生发表的第一篇论文。而另一位诺贝尔化学奖的得主,则是在70多岁做出的获奖工作。他本是耶鲁大学的教授,当时耶鲁规定70岁强制退休并且关闭实验室,他在退休之后坚持做实验,竟因此得了诺贝尔奖。
    所以那些50多岁就没有重大发现的人,并不是他们太老,脑子不够用,没有灵感了,而是因为他们不做了
    你无法取得成就的真正原因并不是你失去了创造力,而是你没有坚持下去。如果持之以恒,你的创造力不会辜负你。

    这是尾巴。


    PS:阳志平老师说:在任何时候,精读一章错不了,它是一种性价比极高,并且容易坚持十年以上的方法。我准备通过每周读一章书的最小行动,降低认知负荷,提高学习效率,日拱一卒向前进。以十年时间尺度自我修炼,努力让自己的人生变得丰盈而有趣。


    高手.第6部分智识的尺度
    高手.第5部分数据统治世界
    高手.第4部分决策的艺术
    高手.第3部分巨人的工具
    高手.第2部分天才和疯子的一线之隔
    高手.第1部分精英社会的神话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高手》读书笔记|区别运气好与运气不好的关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rxhm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