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每周读一章散文
(9)2019年第4周.七堂思维成长课.效率课,营造适合自己的最

(9)2019年第4周.七堂思维成长课.效率课,营造适合自己的最

作者: 史远方 | 来源:发表于2019-02-04 11:22 被阅读40次

    (9)2019年第4周.七堂思维成长课.效率课,营造适合自己的最佳工作状态

    2019年1月26日 7:46:01

    写在前面:这是个人每周读一章活动的第9次打卡,2019年第4周。我决定每周读一章书,坚持十年以上。

    本周学习的书目是《七堂思维成长课:精英群体的行为习惯》,本章题目为《第二节效率课 营造适合自己的最佳工作状态》。

    01 事情一多就手忙脚乱?试试一心专用

    1.1 不要试图同时做多件事

    研究结果明确显示,同时开展多个任务有损于我们的工作效率——用更直白的话来说就是,一心多用延长了我们的工作时间。试图同时做不止一件事,不但会让我们放慢速度,还会让我们犯更多错误——由此再去返工就进一步拖延了进度。

    例子:

    1、范德比尔特大学人类信息处理实验室主任雷内·马洛伊斯(René Marois)通过研究发现,同时做两项任务的人比先后依次完成两项相同任务的人花费的时间要长30%,前者犯的错误数是后者的两倍——这个发现也屡次被其他科学家反复验证。

    2、其他研究发现,同时开展多个任务还有损于我们的决策质量。比如,研究人员要求一组志愿者在评估多个选项的优劣利弊之后选出某个仓库的最佳位置。如果评估的同时还要应付一个新的信息请求——就像我们平时工作时经常遇到的情况一样——志愿者做决定的时间就会延长,最后做出的决定也比较糟糕。

    3、一项针对微软公司员工的研究发现,在被一封邮件打断工作后,他们要花15分钟才能完全重新理清思路,不论他们是否回复邮件。即时信息也没好到哪里去;在被信息打断后,他们也需要十多分钟才能恢复到正常状态。将每次分心造成的损失乘以平时每天被打断的次数,你就会明白为何一直处于在线状态可能对你的工作效率并没有好处。

    1.2 分心的司机真可怕

    每五起严重撞车事故中就有一起是由分心的司机造成的,也解释了为何交警报告显示2011年黑莓手机网络出现故障时,阿布扎比的交通事故量减少了40%,迪拜减少了20%。

    1.3 同一件事还可以分批

    安东尼尽可能地把自己的日常任务分批,运用这个技巧后成功地减轻了工作负担。比如,他的一项工作是搜索有意思的文章与客户分享。“你觉得这是一件事,但实际上它包含了多个不同种类的活动,”他说,“有收集信息的任务,这意味着我的大脑要完全开放,启动扫描模式。然后要理解,这意味着我要停下来思考。之后是分享,也就是说,我要决定哪些文章值得传播,传播给谁?但收集、理解、分享需要不同的精神状态。”安东尼以前常把三者混在一起,但就像他说的:“我来回切换时经常分心,因为我使用不同的应用软件收集和分享文章。笔记本电脑总是开着很多个窗口,每个窗口都可能让我分心。我发现把同类型的任务放到一起就好多了。我会告诉自己,‘现在我在收集信息,应该全神贯注于此’;‘好,现在开始理解,我要聚精会神’。如此一来,我节省了很多时间,而且每项任务的质量都更高。”

    『何远舟的得到』:「许多牛人都在用批量处理法。万维钢曾在《万万没想到》中提出一种“toss-skim-read”高效看新闻和论坛博客文章的办法。采铜在《精进》一书中提出的“图层工作法”。也是基于相同的原理。」

    1.4 处理令人分心事物的五种方法

    1、关闭提醒。从前我们要应付的提醒只有一个,那就是电话铃声。想想现在!我们身边充斥着各种分散注意力的设备,从智能手机的振动声和铃声,到电脑屏幕上弹出的图像。如果一天到晚任由这些通知涌进来,你就没法充分利用时间,因为应付每一次响铃都要占用一部分大脑的工作内存,不论你是否做出回复。所以,在你真正需要专注时,关闭提醒就好了,比如你可以使用手机上的飞行模式,或者关掉电脑的无线网络连接。为了提高智商,你还可以在设备的设置选项里永久地关闭最没有价值、最扰人的通知功能。

    2、移走诱惑。每次受到视觉上的干扰,你的工作内存就会被占用一部分,逐步诱惑你转向一心多用模式。所以如果你要专心工作,最好退出电子邮箱,关掉浏览器,或者至少关掉不用的页面。在无线互联网问世之前,作家乔纳森·弗兰岑(Jonathan Franzen)为了专心致志创作小说 《自由》(Freedom),就在一台无法拨号上网的电脑上工作,他把以太网缆线接头用胶水粘到自己电脑的网络接口里,然后切断缆线。在无线互联网时代,弗兰岑的招数有了现代版,有一些应用软件能在特定时间段拦截你登录某些网页(再也不需要胶水了)。

    3、把零散的点子存到“停车场”。即使你尽全力聚精会神于一项任务,工作时可能还是会有其他想法在你脑海中闪现,有些想法还特别宝贵,不能错过。与其为了捕捉这些零散的思维火花占用脑力空间,或者被拉进去探索一番,还不如养成马上把那些想法记录下来(记到便利贴上或语音备忘录里)的习惯,这样你就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回头查看。

    4、培养持久力。我们现在大多都不习惯一次只专注于一件事,所以一开始可能感觉很难。如果你也如此,可以先从坚持不分心五分钟开始。坦诚接受你能在这段时间里完成的事,可以记录你今天努力集中注意力没黏在网上的总时长,并且记得给自己打打气。给自己这样的小奖励非常重要,因为大脑会从你在线接收各种事物的持续刺激中获得小小的快感,而你要和这些快感斗争。逐渐延长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直到你能保持全神贯注很长时间而不会坐立不安。

    5、给自己计时。在执行重要任务时,明确你想要花多长时间集中精力于此事。然后设定一个时间长度开始倒计时。这样你会有一个物理关注点,当计时器跳到零并且对你赞许地响铃时,你会感到心满意足。

    1.5 五种方法让大脑完成更多的工作

    试试下面的办法:

    1、给任务分批。把类似的任务放到一组(比如邮件、电话、阅读等),这样就不用一直在各个大脑模式之间来回切换。

    2、给每天的日程分区。明确一天内处理每一批任务的最佳时间段,包括一两个“邮件区”。腾出较长的、不被打扰的时间段,用于完成最重要的工作。你能调整一些会见时间以便腾出更宽松的时间段吗?

    3、移除分心的事物。减少被打断的次数,有助于你聚精会神于手头的任务。你会把哪些提醒关掉?你会使用应用软件阻拦你浏览某些网页吗?确定好一个“停车场”,让你即时捕捉零散的点子,不让它们分散你的注意力。

    4、为良好表现准备小奖励。你准备在全神贯注于一件事时如何奖励自己——比如,设置计时器还是做记录?

    5、分享你的智慧。你会主动向同事解释你是如何安排日程的吗?(随时和他们一起做“a1b2c3…”的练习,向他们表明为何你现在特别希望不要一心多用。)

    02 刻意“停工”,时刻“复盘”,大脑更高效

    2.1 决策疲劳

    要做的决定越多,能用来评估备选方案,做出恰当有益、考虑周全的选择的认知容量就越少,这种现象被科学家称为决策疲劳。

    工作场合出现决策疲劳,其后果可能相当严重。特拉维夫大学行为科学家什埃·丹其格(Shai Danziger)和同事们研究了以色列假释委员会那些看似客观公正的法官所做的一千多个决策。委员会一天的工作就是,在听取犯人申诉案情后,裁决是否批准犯人提前假释。他们将一天分为三个工作时段,中间有两段休息时间。研究人员发现委员会在做决策时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规律。如果犯人是在每个工作时段的一开始申诉案情,由于这时法官们刚休息完且精神饱满,那么犯人有65%的概率能获得假释。但如果犯人是在工作时段快结束时申诉案情,由于这时法官们都等着休息,不论申诉依据如何,他们愿意重新讨论判决的概率几乎降到了零。这条规律总是无可避免,法官每次休息后做出假释决定的概率达到顶峰,随后便稳步下降。很明显,决定犯人申诉结果最关键的因素是何时向委员会申诉,以及法官们是否有精力深入审理案情。

    『何远舟的得到』:「想想吧,你应该什么时候找你的老板请假,是一上班呢,还是快下班的时候?显然是前者吧。」

    2.2 适当休息能加深大脑理解

    即使我们没有忙于某项任务,当处于神经科学家所谓的“静息状态”时,大脑还是非常活跃的。研究人员发现,即使我们允许大脑在完成任务的途中休息,大脑似乎仍在进行重要的工作,编码整合我们刚刚接收的信息,这样的反思时间能加深我们的理解和洞察。

    圣母大学睡眠、压力和记忆实验室主任、认知神经科学家杰西卡·佩恩(Jessica Payne)认为,让大脑有机会从任务中抽离,进而巩固我们的体验,有点像我们睡着时的状态。她说:“很明显,如果想充分发掘脑力,利用好接收到的信息,分时段上线下线是很有帮助的。”

    例子:

    1.伯明翰大学及哈佛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家萨博·萨密(Saber Sami)一直致力于研究和理解“静息状态”下大脑的活动。在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安排志愿者拿着键盘接受核磁共振扫描,并要求他们按下与眼前闪过的各个图像相匹配的按键。在每次完成任务后,研究人员都会给志愿者安排一段时间休息,同时监测他们休息时的大脑运行情况。在六个小时的测试时间中,每个人的完成速度都加快了,研究人员还能看到当志愿者任务完成得更好时调动了大脑的哪些区域。但研究人员发现,在休息时段志愿者大脑各区域之间形成了新的更强的联系,这说明大脑在没有积极执行任务时,仍在继续处理接收到的信息。也就是说,多加练习可以提升志愿者的工作表现,而休息时间对他们工作表现的提升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2.在萨密的研究中,志愿者并不知道自己在休息时间仍思考着任务。而贾达·迪·斯特凡诺(Giada Di Stefano)和她在哈佛大学商学院的同事做了一项由两部分组成的研究,很好地证明了有意识地后退一步整理思绪的强大作用。在这个实验中,研究人员首先要求志愿者解题,在一组数字中找到两个相加等于整十的数字。这听起来很容易,但难点在于这些数字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研究人员发现,在要求志愿者花时间考虑一下哪些方法有用之后,他们更好地完成了任务。研究到这里已经很有意思了。

    3.通过与印度呼叫中心的员工合作,迪·斯特凡诺和同事发现这项实验在现实生活中的结果更加引人注目。呼叫中心的新员工要接受为期四周的入职培训。所有新员工的培训内容一样,但研究人员要求部分新员工花15分钟写下当天学到的至少两个重要内容。结果呢?花时间停下来思考的员工在测验中的表现提升了23%。短时间的思考就可以使工作表现获得很大的提升。

    2.3 大脑也需要“维修站策略”

    小时候作者参观过大名鼎鼎的一级方程式银石赛道的维修站,了解了机械工能在几秒钟之内完成换胎和加油工序,这当然令人叹为观止,但令我最难忘的却是,赢得比赛并不仅仅靠速度,还有赖于“维修站策略”,即赛车队事先会安排好车手停车进站维修。每次停车都是一次战术投资,刻意放慢速度有助于赛车随后加速。进维修站停车并不会浪费时间,它反而是高效的、合理规划过的赛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的大脑就像那辆赛车。休息时间跟你每天工作的所有其他时段一样重要,你要保证大脑一天内能获得足够的休息时间。请规划出休息时间,保护并尊重它。

    2.4 连续工作不要超过90分钟

    美国佛罗里达州心理学家K.安德斯·艾利克森(K. Anders Ericsson)多年来致力于研究杰出人士的性格特征和日常生活,包括世界级的运动员、围棋选手、音乐家等,希望了解这些精英人士优异表现背后的规律。艾利克森发现,表现最好的人一般都将专注工作的时长设置在90分钟,各时段中间都会安排休息。

    萨库·图奥米宁(Saku Tuominen)和佩卡·波加卡里奥(Pekka Pohjakallio)经营着一家名为“925设计”(925 Design)的咨询公司,专门帮助各公司打造高效的工作场所。他们的想法是运用完善的设计理念影响我们对待日常工作的态度,创造优雅、高效的工作氛围,就像制作精良的椅子或电话给消费者带来的感受一样。在分析了一千多位专业人士的日程安排和日常行为后,他们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与其墨守成规设定一个小时的开会时间,不如把会议时长设置成45分钟。同样,与其让电话会议占用半个小时,不如安排20或25分钟的电话会议。他们在很多公司实践了这个想法后,效果非常明显。大家发现,虽然完成的工作量和以前差不多,但通过定期休息额外获得了巨大的认知收益。

    2.5 30秒反思规则

    罗宾是一个社会企业家,她的创业项目包括设立培训机构,给刑满释放人员提供电脑编程和商业技能培训,让他们找到新目标,重新开始生活。罗宾属于精力充沛型的人,似乎总是停不下来,除非她每天刻意停下来几次,来进行我们所说的反思。在每天的每次重要经历过后,不论是谈话结束还是阅读完毕后,罗宾都会马上花30秒钟写下这次经历激发出的所有重要想法。“可能是一个人说话的语调,或者是一条简单的建议是如何引发很多别的建议的,抑或是随便一句话引发的一个根植于我脑海中的主意。”罗宾说这条30秒规则用得越多,“就越得心应手,也越有效”。

    每天晚上,罗宾也会用她自己发明的快速反思法,她称之为“日期法”(发现、达成、感激、体验),帮助她回想一天的经历,回顾她发现了什么(可能是一个有趣的事实或吸取的教训,或者是明天要做出的改变)、达成了什么、令她感激的一件事,还有她想要记住的亲身经历,不论是工作中的还是工作以外的。

    『何远舟的得到』:「每次在会议上、机房中、谈话间,不妨花几秒钟思考一下,这里面有没有激发自己什么想法,别管它重要与否,用30秒写下来再说。而名为“日期法”的快速反思法,有点类似于自己的日记法,每天把当天的活动记个流水账,在回顾的过程中,如果有什么想法,写到复盘空格中去。」

    03 善用工具,设定边界,拒绝过度疲劳

    3.1 规划谬误

    规划谬误是指,我们预期完成任务的时间一般比实际耗费的时间要短,因为我们的预期是基于单个突出的记忆——我们过往的最佳经历——而不是过去完成类似任务所花的平均时间。这也是大脑里常见的一个无意识捷径,依赖于单个事例而不会费心计算多个数据的平均值。规划谬误让现代职场中许多人总是感觉过载。

    只要承认规划谬误的存在,自然就能想到这条建议:在预估某个任务要花费多久时,为平衡你脑中原有的乐观预期,可以想象一种事态不完全如你所愿的情况。然后依照这个情况制订计划。因为谬误对大脑的影响实在太强大了,所以即使你往坏的方向做预估,到头来很可能是相当准确的。

    『何远舟的得到』:「规划谬误还有另外一个说法——侯世达定律。这是一句自指的格言,由侯世达在《哥德尔、埃舍尔、巴赫》一书中提出。侯世达定律:做事所花费的时间总是比你预期的要长,即使你的预期中考虑了侯世达定律。」

    3.2 “三角呼吸法”减压

    安东尼会使用特别的技巧进行深呼吸。“惊慌失措时你会觉得喘不过气,但实际上,呼吸速度太快会导致你摄氧过量。所以我会使用一种所谓的‘三角呼吸法’,即吸气时数三下,接着呼气时数三下,然后暂停,同时数三下。通过降低心率,可以向大脑发出威胁已经解除的信号,这样就能减弱其他的压力信号。”这是在“科学理论基础”一节中提到的有关精神–身体环路的绝佳例证。

    3.3 蔡格尼克效应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家E. J. 马西凯博(E. J. Masicampo)和罗伊·鲍迈斯特(Roy Baumeister)发现,人们如果知道还有另一项任务要完成,他们解字谜和做逻辑题的表现会下降。这种现象还有个专有名词:“蔡格尼克效应”(Zeigarnik effect),该效应以发现它的俄罗斯心理学家的名字命名。

    克服“蔡格尼克效应”的关键是,把你的一些基本记忆任务外包给大脑以外的记录装置,腾出空间用于真正的思考:

    1.养成把顾虑和正在进行的想法清除出大脑的习惯,把它们写到“纸”上,不论是真正的纸还是电子文档。这样一来,你的大脑就不用耗费精力去记住它们了。

    2.可以在经常冒出各种想法的地方准备一个笔记本或者录音装置。我自己就在淋浴间放了一个防水的笔记本,在床头放了一个普通笔记本,手机上也有经常使用的备忘录。

    3.4 采用最小行动的好处

    现在你很清楚什么是最重要的。但如果那项任务错综复杂、让人却步,你还是会感觉深陷泥沼。所以你下一个要问的简单问题是:

    为了推进事情进展,你能采取的最小的第一步是什么?

    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能安抚你的大脑,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它让你摆脱对挑战严峻程度的担忧,让你觉得你能做到。你的大脑会期待成功后的奖励,这有助于你摆脱防守模式,进入发现模式。而且,“最小一步”的问题也会减轻你大脑的负担,主要通过把大脑的精力从它认为困难的事情(构想一个充满未知的将来)转到它认为容易的事情上(考虑马上要采取的措施)。

    例子:安吉拉是一位律师,她所在公司的管理者都是同辈推选出来的,而不是任命的。这个办法对有好想法、擅长人际交往的候选人有利,安吉拉这两方面都很优秀。但每当她想到要自荐参选成为管理者,她就停滞不前了。几乎每天她都会在待办事项清单上列出“开始准备参选”,这也总是她“最重要的事”,但在她忙碌的一天里,这个任务显得太突出,复杂得难以应对。

    因此我们谈起了最小的第一步。安吉拉说:“我知道第一件事就是和那位我熟悉也敬重的老板喝咖啡,跟他谈谈我的想法。所以我把这个写在一张黄色便笺上。然后我给他的助理打电话,去跟老板谈了。此后,我用同样的办法开始下一步以及再之后的一步。整个过程让人如释重负。”重要的是,这个方法奏效了。在同事们把安吉拉推举成管理者后,她接着用“最小的第一步”这个诀窍来应对所有艰难的挑战。“屡试不爽。总有一些你能做的小事让你感觉取得了进展,在感觉事情无法掌控时,用这个办法勇往直前绝对可靠。”

    『何远舟的得到』:「这就是最小行动的好处,有助于摆脱防守模式,有助于减轻大脑负担。自从我实施“每天50字任务”以来,已经坚持了95天,每天做这个任务,非但没有负担,更有一种期待的感觉。相对比的是,2018年初,自己许下愿望,想要在全年完成200篇文章或笔记,结果给自己造成了太大的负担。写完10余篇就再没下文了。而现在,自己只用了个50字的引子,就很容易地达到了10倍效果。」

    3.5 学会积极的拒绝

    学着如何积极地说“不”就像发现了新的超能力——能让所有人对你做的决定如沐春风(包括你自己)。

    “积极地拒绝”这一招最早由哈佛大学谈判研究项目联合创始人威廉·尤里(William Ury)提出,它特别符合我们提到的神经科学里的发现——防守之轴理论。别忘了我们的大脑在一刻不停地扫描周遭环境,寻找潜在的威胁和奖励。人们在回应威胁时,大脑活动从复杂思维转向直率而迅速的反应,有点像突然发现房子着火之后的状态。

    为了更多地与处于发现模式的人交流,提高成功拒绝的概率,你应该以积极而不是消极的信号开头,比如:

    1.热情开场。首先认可并且赞许对方的请求。

    2.你的“是”。然后,不要以“真的很抱歉……”开场,兴高采烈地突出你正在忙的积极的要紧事,解释为什么这件事有意思、很重要或者对你意义重大。最好找一个能和你的谈话对象产生共鸣的理由。

    3.你的“不”。解释清楚情况,表达遗憾之意,意思就是你无法答应他们的请求。

    4.温情结尾。也许你可以在不影响自己完成真正优先事项的前提下,给个建议或提供帮助,比如引荐能帮上忙的人。最不济也可以热情祝愿对方项目成功。这是一句很重要的结束语,而我们通常都光顾着不好意思拒绝别人,而忘了说这一句。

    例子:安东尼讲了他最近的一个例子,他用积极的拒绝做好了工作安排。他工作中特别耗时间的一项任务是远途出差——他经常答应出差去办有意思但并不紧要的事。最近他答应了去吉隆坡出差,后来才意识到要腾出时间差有多困难。他觉得没办法推掉出差计划,但去出差情形更糟,那意味着他只能马马虎虎完成项目工作,但项目对公司的未来至关重要。最终,他意识到自己不得不通知组织者推掉出差,这样才能在日程上腾出足够的时间。

    正常情况下安东尼可能会这么写:

    “非常抱歉,很不巧我没办法和你一起出差去吉隆坡了。我们最近接了三个大项目,我发现项目工作太多,忙得人不可开交。所以尽管我多方努力,实在腾不出时间出差。再次深表歉意。”

    与之相对,安东尼做出的积极的拒绝如下:

    “非常荣幸收到你的邀请去吉隆坡。你手头的工作真是既了不起又吸引人。(热情)如你所知,我们这边的业务最近几个月也增长迅猛。我们接下来三个让人振奋的新项目,能真正让客户改变对营销的看法。我未来几个月都会忙于搭建这些项目,不负众望取得项目成功是我的职责所在。(安东尼的“是”)但是,为了全力工作,我不得不放弃很多事情,很遗憾,其中一件就是不能和你共赴吉隆坡。我此前非常期待这次出行,所以现在也很失落。(安东尼的“不”)如果我能帮忙联系到取代我的人,为出差团队贡献价值,请告知——我心里也有些人选。与此同时,祝你旅行一切顺利,取得丰硕成果。(温情)”

    3.6 不要把脑力浪费在日常小事上

    不论利害关系是大是小,决策过程总是让大脑的深思熟虑系统备感疲倦。你在不知不觉中,会把相当一部分的脑力浪费在日常微不足道的决定上:吃什么,穿什么,什么时候锻炼,什么时候睡觉,要不要接电话,要优先处理这项任务还是那项任务等。

    这就是为何世界上很多领导人都会把选择衣着装束的时间缩到最短。某次采访中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总统曾解释说:“我只穿灰色或蓝色西装。我不想在吃和穿上做选择。你要把决策的精力集中,要养成良好的日常习惯。”

    与此类似,德国总理安吉拉·默克尔(Angela Merkel)的着装习惯也广为人知,她只穿款式相同,但颜色和质地不同的外套。

    『何远舟的得到』:「还有许多牛人也是这样的,比如乔布斯,只穿一种黑色套头衫和牛仔裤。因为他们深谙其中的认知学原理——决策消耗脑力。」

    04 斩断拖延的尾巴

    4.1 拖延的根源

    1、短期/长期的权衡取舍,就是我们总是拖延的根源。对大脑而言,评估已知的现在比考虑未知的将来要容易,所以总是在寻找捷径的无意识系统会更加重视当下正在发生的事,而不是未来可能发生的事。因为我们都有经济学家所称的现状偏差。

    现状偏差(Present Bias):构想抽象的未来需要消耗大量的脑力,因此我们倾向于重视眼前已知的事情。

    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现状偏差发挥了重要作用。当时的人类寿命不长,并且生存环境危机四伏,远古人类把有限的脑力都用于保护自己不被当前的危险所伤害:可能是潜伏在营地周围獠牙毕现的老虎,也可能是对某种浆果是否有毒的错误判断。

    如今,大部分人都不会面临这种关乎生死的迫切压力,但我们还是很难做到为了更好的将来牺牲现在。尽管我们竭尽全力的话最终还是能办到,但这需要调动大脑深思熟虑系统里复杂的神经网络——那些与自我管控和规划有关的神经网络。与此同时,还有很多眼前的奖励会吸引我们,比如和同事聊天、浏览网页,或者划掉待办事项清单上容易完成的事项等。因此我们那个总是希望能尽可能少耗费脑力的无意识系统总会去追求那些奖励。

    2、忽略偏差造成拖延。

    忽略偏差(Omission Bias):我们倾向于评价做某些事情的优势与劣势,而不去评价不做那件事的优势与劣势。

    忽略偏差也是造成拖延的另一个缘由,因为它让选择什么都不做表面上看起来非常吸引人。

    例子:作者问过艾尔塔如何看待她公开演讲前不做准备的利弊。关于不做准备的益处,她只能想到她当下会感觉压力小很多。这听起来没什么说服力,并且也不对:不做准备的确能减少她今天的工作量,但肯定不会在演讲前的那几个小时减轻她的焦虑感。就在艾尔塔认真考虑拖延准备工作可能带来的弊端时,她豁然开朗了。她在脑海里过了一遍,然后意识到那将会是最可怕的噩梦。想象自己一起身就会战战兢兢,演讲得一塌糊涂,结果把自己的声誉毁了。花一点时间想想不作为的弊端,对艾尔塔起到了出乎意料的警醒和激励作用。

    4.2 想象收益能减少拖延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心理学家豪尔·厄斯纳–赫什菲尔德(Hal Ersner-Hershfield)对于什么会促使我们在没有短期回报的情况下采取行动思考颇多——特别是怎样让人们为将来存更多钱。他和研究团队发现,给人们看了非常逼真的未来自己变老的图片后,人们对储蓄的感受会大有不同。在连续进行的四个实验中,当他和同事问志愿者们,如果给他们1000美元的话他们愿意存下来多少时,在看了经电脑处理的自己变老了的图片后,人们想要存的钱数是没看图片之前的两倍多(看之前是80美元,看之后是172美元)。“在那些对未来的自己没什么概念的人看来,储蓄就像是要在今天就能花钱和把钱给一个陌生的、多年之后的自己之间做选择。”厄斯纳–赫什菲尔德说。看着自己变老的图片,似乎能让人们的大脑真切地感知到未来的那个人。

    把这一招用到我们一直在逃避的待办事项上也比较容易。如果能在大脑中形象地描绘出未来自己完成任务后获得收益的场景,我们就更有动力马上行动。

    这个“想象一下收益”的办法也能在你拖延很多小事时发挥作用。如果有个不想打的电话或一直推迟回复的邮件,你可以帮自己的大脑一把,想象完成任务后心满意足的感觉——还可以想象别人因为从你这里获得了所需而满脸轻松的神情。

    4.3 把第一步与计划联系起来防拖延

    可以补充一招,进一步防止我们拖延:把第一步与我们今天计划要做的事联系起来。换言之,把我们想逃避的任务与不想逃避的事情绑在一起。

    例子:艾尔塔工作起来得心应手,但有一块核心工作她不太喜欢,那就是演讲。她总是拖到最后一刻还在做准备。“要我答应在公共场合发言很困难,”她说,“一旦答应了,我又会一直拖着不去想应该讲些什么。”

    这个办法使艾尔塔对准备演讲的意愿有了巨大改观。“我真心希望听众在离开时能认为自己颇有收获。所以我例行的第一个小步骤是,花10分钟确定演讲中要传达的一条令人难忘的信息。”她把这10分钟安排在一天中最愉悦的时刻。“我总是在想办法把好玩的事情融入看起来艰难的工作中。我在上班路上喜欢步行经过一个公园,我在那段时间里考虑想要逃避的任务,比如确定下一次演讲要传达的关键信息。因为心情好,那些必须要考虑的事情仿佛也变得更容易了。”

    在运用“如果–那么”目标设定方法时,艾尔塔还花心思让这个过程变得更愉悦。“如果我走过郁郁葱葱的公园时心情舒畅,那么我就会花点时间思考一下我想避开的任务。”

    4.4 预先承诺防拖延

    牛津大学神经科学家莫莉·克罗克特(Molly Crockett)研究发现,即使没有公开发表宣言,人们在抵抗诱惑时,预先做出承诺也会比单靠意志力支撑更有效;换言之,如果你事先考虑过并且屏蔽了好几个你最爱的猫咪视频网站,那么你就更能忍住不去看视频。

    公开承诺完成某事会更有效,是因为大脑的威胁感知系统和奖励系统对社交地位非常敏感,我们非常在意是否受人敬重。告诉别人我们的计划就会增加不履行诺言带来的社交成本;没有人会希望自己看起来很愚蠢或懒惰。

    例子:艾尔塔证实,她也使用社交中预先承诺的方法来激励自己。“首先,我强迫自己正式报名参加演讲,即使我心不甘,情不愿。”为什么?因为她不希望听众被晾在一边没有人发言,或者自己被认为不靠谱。然后,为了督促自己做准备,艾尔塔会劳烦一位朋友或同事。“我告诉他们:‘你要当我练习演讲的听众。’比如我在伯克利工作时,有个好朋友知道我对演讲的态度。所以我们说好在咖啡店碰头,然后她听我练习。我们的工作不同——她从事别的领域——但承诺和她见面意味着我必须事先做好准备。”因此在这一天过后,艾尔塔不仅因为自己工作勤奋、效率高而感到欣慰,她还可以见到朋友——给大脑负责社交的部分一个很好的短期奖励。

    05 意外的得到

    在书中还有一些刚好提到,但又不直接归入分主题的内容,于是就放在这里啦。

    5.1 换一个说法改变心态

    可以借鉴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办法,把让人心烦的“行政”事务说成“让事情归位”。“大家一想到行政事务都会心头一沉,但 ‘让事情归位’听起来就是通情达理的人都愿意做的事。有人出于类似的想法,将其称作‘整合时间’。”

    理解:不同的称呼可以改变人的对待此事的心态。比如,有人不喜欢失败,不妨换一种称呼,叫做“暂时不成功”。也就更容易让人接受了。

    5.2 11个单词说工作效率

    有个现在不再更新的推特账户,在前些年,它以“11个单词说工作效率”为标签,贴了一句类似三行俳句诗的话:“一次一件事,最重要的放首位,现在开始。”(One thing at a time. Most important thing first. Start now.)这条推特不是行为科学家所写,但考虑到这句话如此贴切地道出了关于大脑深思熟虑系统特别容易过载的研究成果,有可能就是出自行为科学家之口。

    5.3 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这个概念最早是由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于1817年提出的,但经常被人误解。

    比较优势的概念是这样的:假如英格兰和葡萄牙都能生产布匹和葡萄酒(想象你是葡萄牙,你的一个同事是英格兰)。葡萄牙生产两种产品都比较在行,那应该由葡萄牙承担所有工作,而英格兰什么都不做吗?不对,因为葡萄牙的资源有限。(就像你一天只有有限的工作时间。)而且,并不是说英格兰完全不能生产布匹和葡萄酒,只是它不如葡萄牙那么擅长。

    那么,是不是两个地区都应该生产两种产品呢?不对,如果它们可以彼此开展贸易就不用。英格兰生产葡萄酒和布匹的能力都“还行”,但葡萄牙“特别擅长”生产葡萄酒,生产布匹的能力只是“很不错”。葡萄牙和英格兰之间酿酒能力的差距大于布匹生产能力的差距,所以我们说葡萄牙在酿酒方面有比较优势(但并不在布匹生产方面)。结果呢?因为资源有限,葡萄牙应该集中精力做自己得天独厚最擅长的事——酿葡萄酒。如果葡萄牙专注酿酒,而英格兰专注生产布匹,如李嘉图所言,两个地区都深耕专长,生产的布匹和葡萄酒数量加在一起要多过两个地区都各自为政、两种产品都生产获得的量。

    例子:美国总统泰迪·罗斯福(Teddy Roosevelt)深谙此道。他的打字速度比他的个人助理快,但无论他多么擅长打字,他的比较优势都在于履行总统职责,他这方面的能力更加无可取代。因此当总统才应是罗斯福的专注所在,而打字任务应该委派给助理。

    『何远舟的得到』:「在工作过载时,这条比较优势的逻辑对我们理清各项工作的轻重缓急特别有帮助。我们经常被拽进按理说本该派给别人做的事情中。我们宽慰自己说,别人不如自己有经验或懂得多,或者我们自己做得更快一些。但这么想会令你付出巨大的代价。不愿意把任务委派给适当的人,我们就无法在只有我们能做的重要的或棘手的事情上取得进展。」

    PS:阳志平老师说:在任何时候,精读一章错不了,它是一种性价比极高,并且容易坚持十年以上的方法。我准备通过每周读一章书的最小行动,降低认知负荷,提高学习效率,日拱一卒向前进。以十年时间尺度自我修炼,努力让自己的人生变得丰盈而有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9)2019年第4周.七堂思维成长课.效率课,营造适合自己的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tsp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