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古魅002《烛之武退秦师》文选学习

古魅002《烛之武退秦师》文选学习

作者: 玩哲录 | 来源:发表于2023-12-04 14:13 被阅读0次

    我们今天来学一篇文选,我们这个文选是学的是第18课,在教材的第139页,题目叫《烛之武退秦师》,文选它选自《左传》。这个教材的第一个注里面写的是《左传》的僖公30年。

    《左传》是我们国家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的史书。《左传》这本书,它比较详细的记述了春秋时代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等方面的一些事件,应该说在一定的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面貌。

    所以,它是我们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的文献。

    《左传》在文学和语言上的成就很大,《左传》的作者很善于用简练的语言来写出纷繁复杂的事件,特别善于描写战争,它也善于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往往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来使人物的性格跃然纸上。

    因此,《左传》也被视为后代的历史著作和叙事散文的典范。任何一部古代汉语的教材,在先秦的部分的文选,都是以左传为重要内容。《左传》刚才我们讲过了,它编年体的史书,所谓编年体是什么呢?

    就是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的顺序,来记录这件事情。《左传》这本书它就是按照鲁国的12个公来纪年的。从鲁隐公开始,隐、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哀,这12个公。

    因此,关于《左传》的基本的体例,我们大家应该把握它,它是一个这样的一个编年体的史书。从东汉以后,给《左传》作注的人很多,通行的影响最大的就是,13经注疏当中的《左传正义》。这个是晋代的杜预作的注,唐代的孔颖达等人给它作疏。

    正义也就是疏。这个呢,我们可以去看一下,我们的给大家的介绍。今天人给《左传》作注的人也很多,比如说,杨伯峻先生作过《春秋左传注》都可以参考。

    我们这一篇文章,所讲的事情是发生在鲁僖公30年,这当然是春秋时期了,春秋时期周王室他的前世衰微,强国争霸,当时有四大强国,这个就是齐国、秦国、晋国、楚国。晋国由于它国内的政治的动乱,晋公子重耳就逃亡到国外,在外面颠沛流离了19年,沥尽了艰辛,最后当然回到国家,掌握了政权。

    在他流亡的过程中间,它经过了很多国家,有的国家对他很好,比如说,楚国秦国这些大国,也有的国家,对他呢,所谓的“不礼”,就是对他不好。比如说,魏国曹国郑国这小国,这可以看出来,这些小国的这些主要是君主,这些君主的政治眼光不好。

    没有想到他以后会成长霸主,重耳借助了秦穆公的力量,回国夺得了政权,做了晋国的国君,他叫作晋公文。他是在僖公24年即位的,晋文公是个很有作为的国君,他经过了三年的休养生息之后,就开始经营他的霸业。

    先是在城濮跟楚国交战,这个我们后面还会讲《城濮之战》,打败了楚国,这是在僖公27年28年的时候打的仗,接着就要来讨伐这个郑国,这就是僖公30年,为什么要打郑国呢?

    郑国它的地位,是一个小国夹在大国中间这样的一个地位,哪一方争夺霸业的时候,都要先打他,来占据一个咽喉要地。

    其实这里面说了,他说当初对他不礼貌等等,其实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它的一个战略要地。所以,大国都要打它。这篇文章写的就是秦国和晋国两个大国,联合起来攻打郑国。郑国假如要用武力来抵抗两个大国,那就是拿鸡蛋碰石头。

    所以,就采用了一个,派烛之武出去,游说秦国国君,使秦国军队退兵,导致晋国军队不得不退兵,这样的一个过程。

    我们来看一下课文145页。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课文很短,写的内容也很清楚,就是描写了这样的一个战争当中的这样的,一个开始和它的一个结局。

    我们用现代汉语,简单的给大家把课文的意思看一下。

    晋侯秦伯围困了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国无礼,并且倾向楚国,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佚之狐对郑伯说,国家危险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觐见秦军,秦军一定会撤退。郑伯听从了他的意见。

    烛之武推辞说,臣子我年轻力壮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能作什么了。

    郑伯说,我没能及早重用您。如今国家危急了,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有不利。烛之武答应。烛之武夜里用绳子系着从城上掉下来出城。

    觐见秦伯说,秦军进军包围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亡郑国,对君主您有利,那就冒昧的麻烦您手下人,来做这件事,越过别的国家来使遥远的地方,成为自己的边疆,君主您知道那是困难的。为什么要用灭亡郑国,来增加邻国的土地?

    邻国力量的加强,就是君主您力量的削弱。如果您放弃郑国,把它作为东边道路上的主人,您的外交使者往来,郑国提供他们缺乏的物品,对君主您也没有害处。再说,君主您曾给过晋军恩惠,晋军答应给君主您,焦、瑕二邑,这两个地方。但他早上渡过黄河,傍晚就设版筑工事。这是君主您知道的。晋国哪有什么会满足的?

    已经在东边,把郑国作为了自己的国土,又想扩展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损害秦国,到哪里去取得土地?损害秦国来使晋国获利。希望君主您考虑这件事。秦伯很高兴,跟郑国人订立盟约,派杞子、逢孙、扬孙守卫郑国,这才退兵回国。

    晋大夫子犯请求出兵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今天。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后伤害他,这是不仁义;失去了自己所结盟的力量,真是不明智;用动乱来破坏和平共处,这并不是威风。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撤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我想大家对课文的意思,都有了一个整体的的基本的把握了。

    现在我们来具体看一看,作为古代汉语,我们这门课,我们第一篇所学的课文,从我们古代汉语这门课程这个角度,我们应该把握的这些知识。

    好,我们看,回到145页开头。

    第一句,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侯、秦伯,教材上有注,就是指的是晋文公、秦穆公。《左传》的作者有一个基本的立场,就叫做,“据鲁倾周”,维护周王室的权威,站在鲁国的立场。所以,晋侯秦伯还不能小看看侯伯,侯伯这两个,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这都是周王室分封给晋国和秦国。

    其实晋国秦国现在都叫公了,自己都叫公,公的位置高一点。这句话里面有一个“以”,它的意思是因为,这是一个连词,连接的是前果后因的两个分句。

    也就是晋侯秦伯围郑,是一个结果。无礼于晋,且贰于楚,“其”指的是郑国了,郑国无礼于晋,且贰于楚,这是他的原因。所以,“以”是个连词,连接的是因果关系。无礼于晋,是对晋国无礼。

    我们刚才讲过,重耳出亡的时候,曾经经过郑国,当时郑国是郑文公,郑文公没有以礼相待。

    “贰于楚”的“贰”,我们说是分心,分出一部分心思去投靠楚国。

    “贰”这是个动词,是谓语。“于楚”是个补语。“于”介绍动作关联的对象。“贰”这个字,在说文解字里面,它的写法就是古文,它有一个古文的写法,是一把刀,把这个物品从中间分成两个的形象。

    所以,说文解字说,“贰,副益也。”这个段玉裁说:“当云副也,益也。”

    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对说文的解释,他说,副之则一物成二,一个变成两个。

    在这个地方,我们前面介绍过的杜预,他作的《春秋左传》的注,也说的是“贰,两属”。所以,贰,实际上分心,分出一部分心。为什么呢?

    因为郑国的地位,它在大国家的中间生存,就迫使它的大国的夹缝当中要多方讨好,来谋求自己的生存。

    而晋国讨伐郑国的真正的目的,不在于他的“无礼”,不在于它的“贰于楚”,其实是在争夺中国之咽喉,中国就是中原一带咽喉,当然郑国也曾经有过这种“贰于楚”的这种行为。这就是在僖公二七二十八年城濮之战之前,郑国曾经表示要支持楚国,但是,他又不敢公开得罪晋国。

    一方面亲楚,一方面亲晋,这就所谓的两属,就是贰。

    所以,对于“贰”这个字,我们要把握一下,他说文里面对它的解释,是“副”,它是把一个东西分成两个,这样我们就知道它的意义的来源。

    下一句,“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这句话里面,我们要把握的是“军”这个词。

    教材上说,“军”是动词,没有问题,“军”的本意就是动词。我们看一看,说文解字说,“军,圜围也,四千人为军。从车,从包省。”

    用车子围成一圈,这是古代的屯兵安营的办法。为什么呢?

    因为一个车,军营围成一个圆的形状,它易守难攻。所以,“军”的本意就是动词。我们大家都学过《鸿门宴》,里面有“沛公军霸上”,军也是驻扎,也是它的本意。

    咱们都听说过,古人军营的营门叫什么叫辕门,这个“辕”就是车的辕,为什么叫辕门?

    最开始的军营,就是用一圈车来围着的,围住要自己出入也不方便。所以,为了出入方便,它又把两个车的车辕相对。所以,构成了一个叫作辕门,京剧中有“辕门斩子”,就是最开始的军营的营门真的是用车辕构成的。

    接下来我们看,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这是郑国的一个大夫,对郑伯说,言于郑伯。

    古代汉语当中,“言”跟“语”有区别,“言语”这两个词是一对同义词,但是,一有区别,从意义上说,“言”是自动的跟人说话,“语”是指回答别人的问话,或者和别人谈论一件事情。

    从语法功能上说,“言”只能够代指事物的宾语。“语”呢,既能够代指事物的宾语,也能够到指人的宾语。所以,它不能够说言郑伯。只能说“言于”郑伯,因为言后面它指代指事物的定义,不代人的宾语。所以,郑伯不能作“言”的宾语,这就是言、语的有区别。

    我们在教材的下册的同义词辨析,那一章里面章节里面还有介绍,大家可以去看看。

    好,下来他对郑伯说什么?

    “国危矣”,“矣”这个词是一个语气词,常常是用在叙述句的句末,表示一个动态的指称的语气,就说他跟那个“也”是有不同的,比如,“国危也”跟“国危矣”这个表述是不一样的。“国危也”就是一个平淡的陈述,国家危险了。

    “国危矣”是什么呢?

    就是说,表示某种情况原来没有,现在出现的。所以,我们说,它是一个比较动态的指称语气,它含有一个运动的过程和时间的因素。原来不危险,现在人家把它们围了,咱们危险了。这提醒我们什么,我们在阅读古代汉语的时候,文献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就是这个语气词也很重要,不同的语气词,它表达的情态是不一样的,请大家注意这一点。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大家注意一下,这个句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句式呢?

    这是一个兼语式。也就是说,烛之武,他是“使”的宾语,同时他也是“见”的主语。因此,“若使烛之武见秦君”,这是一个兼语式,同时这个句子,又是一个假设复句,要注意这个关系。

    前面是假设的条件,后面是它的结果,敌人的军队一定会撤退。

    公从之,“之”是个代词,指代的是佚之狐的意见。在这作“从”的宾语,我们这一个课,这个课文要请大家注意,这个里面的“之”包括“其”,它的用法,这个是请大家注意。

    “辞曰”,这个主语省略了,主语就是烛之武了,烛之武推辞,这个“辞”是推辞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壮就是壮年了。

    “臣之壮”的“之”是个连词,“之”可以作代词,可以作连词,当然它也是个动词。

    作为连词在这儿,它是放在主谓之间,“巨”和“状”,是一个主谓结构,“之”放在主谓之间之后,就使得“巨”与“状”构成了一个主谓词组。本来主谓可以直接作一个句子,现在只是一个词组了,它来做句子的一个主语,“也”当然是个语气词,用在句子当中表示一个停顿。

    当然也有一点强调提示的作用,尚且不如别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后面“也已”两个语气词连用,这是表达一种更加复杂强烈的语气。

    这当然可以看出来,有点牢骚了,年轻的时候不用我,见到我老了,你才想到我。于是怎么样,于是郑文公向他赔礼道歉,他说,“吾不能早用子”,我没有及早用你。现在国家危急了才来求你。

    “子”是古代对于男子的一个尊称。是寡人之过,这个“是”一个代词,不是判断,不是系动词,它在句子当中是做主语。

    因此,这就涉及到一个翻译的问题。“是寡人之过也”,这句话的翻译成现代汉语一定要翻译成,“这是我的过错”,寡人是国君的一个谦称自称。“寡人”,按照传统的说法就是寡德之人,缺德之人,这是不好的。

    这是一种对于第一人生的一种谦称,是寡人之过也的“之”也是个连词,但是,这个“之”,它连接的跟刚才的“臣之壮也”连接的两个前后部分之间的关系是不一样的。“臣之壮”是主谓,“寡人之过”,这个“之”连接的是一个偏重的关系,表示这个错误是我的。最重要的要注意这个“是”是一个代词,在这做主语。

    “然郑亡”,然是转折连词,表示“不过、但是,”,子亦有不利焉,“焉”个代词,指代郑国灭亡这件事,你在这件事情上的确也有不好的地方,不利的地方。

    “许之”。这个“之”代替了郑文公就答应了,“许”是答应,夜缒而出。

    说解说,“缒,以绳有所悬也”。

    也就是用绳从高处往下送重的东西。这是动词,这是动词作状语,作“出”的状语,用“缒”的这种方式来出,“而”是个连词,连接的是状语和中心词。

    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既”作“知”的状语,要注意“既”跟“即”是不一样的,既是吃完了,即是正在吃。所以,我们今天说,即职演说,各即各位,就是正在这个位置上。既然,是已经这样。所以,是已经吃过了。

    我们看一看它的古文字的形体,我们就可以看到,“既”是那个人吃完饭,脑袋转回去了,不吃了,“即”是正在吃,左边是一个石器,里面有吃的东西,右边的这一个人蹲在那就是坐在那里吃。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亡郑”是一个使动用法,使郑灭亡。使动用法在翻译的时候,可以翻译成,灭亡郑国。

    “益”是好处。这个“益”,它本意从字形上看,你看它就是器皿里面的水漫出来了。所以,它就是溢出的溢的本字。“敢”,是一个副词,冒昧的,让您的手下人,“执”是办事人员,实际上就是称呼对方,这是第二人称的敬称。

    我们以后还要给大家讲,古代汉语里面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都不能随便用。第二人称要用敬称,第一人才要用谦称。

    “益”后面省略了一个宾语,就是亡郑,拿灭亡郑国这件事情来麻烦您,就是这样的意思。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以”是个连词。这个连词连接的是什么?

    连接的是手段和目的。前面是手段,后面是目的,就是跨越一个国家。

    大家看这个地图就知道,晋国挨着郑国,秦国在晋国的正西边。所以,秦国来打郑国,跨过了晋国,来跟他一起打郑国,就等于是跨过了晋国的这么远的距离的地方,来做为自己的边界。

    看一看地图,大家都知道这样的一个位置,这个“以”就是跨越国家,这是个手段,“鄙远”是个目的,“鄙”这个名词就是边疆。

    在这儿活用成动词,使它成为边疆,把遥远的地方成为自己的边疆,使遥远地方成为自己的边疆。“君知其难也”,“其”指的就是越国以敌。你知道这是很困难的。

    焉用亡郑以陪邻?

    “焉”是疑问代词,多表示反问,以是连词,这个连词也是连接方式和目的,就是用灭亡郑国来增加邻国的力量,土地。

    “邻之厚,君之薄”,这是一个判断句,邻国的厚就是您君主的您的薄。

    邻之厚内部,君之薄内部,也是个主谓结构,这两个之连接的也是主谓关系。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舍”就是放弃,郑国把它作为东边,刚才看到地图了,郑国在秦国的东边,东边道路上的主人,这就是我们今天吃饭,中午吃饭谁作东,这个东,房东什么叫房东,就是东边道路上的主人,从这来的。

    东道主就是郑国,跟秦国的这样一个关系。后来泛指主人了。

    “行李之往来”,大家看一看,“行李”实际上就是外交的使节,“之”连接主谓,就外交使节的往来。

    “共其乏困”,“共”是提供的“供”古字,“乏困”指使者往来时,它的缺乏的东西,“君亦无所害”您也没有什么不好的。这个“所”是古代汉语当中一个特殊的指代,它不能够单独作句子成分,必须要跟其他的词,来构成“所”字词组,才能充当句子成分。它的指代对象也只有在词组当中才是明确。这里跟“害”组成一个词组,共同词组来做“无”的宾语。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且,是一个连词,表示递进,这个况且再说了,“尝”是曾经。

    “为晋君赐”,这是一个双宾语句,为晋君赐,“为”是动词。“晋君”是直接宾语,“赐”是远宾语,一个近宾语,一个远宾语。

    为就是给。就是我给你一本书,“晋军”相当于你,“赐”就相当于一本书。

    “许君焦、瑕”也是个双宾结构,答应给您,焦和瑕这两个地方。

    “朝济而夕设版焉”,早上渡过黄河,济是渡过黄河,版是构筑工事。

    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

    这件事您是知道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

    夫是个指示代词,何厌之有,这是个宾语前置的结构,之是个代词,复指前置的宾语“何厌”,作有的宾语,“厌”是满足的意思。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既东封站已经在东边,把郑国作为自己的领土。

    “封”从古文的字形,大家看甲骨文,金文都是一只手拿着一个树在那种,种树培土,由种树引申为封疆,因为古人的国际线,就用种树来表示分开。所以,引伸为边界,划定分界。

    已经把东边郑国作为自己的边疆了,又想要扩大,“肆”是扩大,扩展西部的边界,“封”在这个名词,西部的边界。刚才“东封郑”封是个动词,就使它成为边界。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这就是故宫的两边建筑“阙”,这两边建筑是突出的,中间就好像缺少了一块。所以,“阙”这个词是形容词是缺。动词就是掘,名词就是宫阙的阙,和挖掘,都是同一个同源的一个词,这个以后我们还会讲。

    “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到哪去取,在这个阙是损害,不损害秦国到哪去取得它的土地,“阙秦以利晋”,损害秦国,来使晋国获得利益,希望您考虑一下这件事。“以”还是连词,还是表示手段方式和目的。

    “秦伯说”,这个“说”,是读成喜悦的悦,这是喜悦的悦的古今字。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之”指代郑国,这也是个兼语似的结构,“杞子、逢孙、杨孙”是兼语,也就是他们同时作使带宾语,作“戍”的主语。“乃还”,“乃”是连词,连接一个顺承关系,“乃”是做了一些努力,克服了一定的困难才去做的。所以,它是“才”,就是什么他不但答应退兵,不是马上就走了,而是派了三个人守卫郑国,这才回去。

    这显示什么?

    显示烛之武游说秦伯,产生了巨大的威力,这样的力量,不但让秦国退兵了,而且让秦国,使得秦国留下了部队来保卫郑国才退兵。

    这一方面是写烛之武的游说的力量。其实还有另外一个,秦伯他也不是说就真的这么好心,我就留下人帮助你们。他留下军队也有他的用意的,过了三年之后,留下了这几位回报去。

    说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说郑国的钥匙,城门的钥匙就在我手里了。“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如果我们暗中派部队来,我们就可以把郑国吃了。所以,后来秦国又自己来打它。

    这是埋下一个伏笔,这是我们说的,这是第二段,就是讲到战争的过程了。

    刚才看那个“戍”,大家可以看看古文字的字形,它一个武器戈,这里面有个铠甲,这是个战争武器的意思。

    大家看最后一段,这一段说,“子犯请击之”,子犯请求打,“之”指代秦国军队。要注意“请”跟现代汉语有区别。现在的汉语“请”是请对方来做。

    我们敲门,嘣嘣嘣,请进,请到门外面那个人进来。古代汉语的“请”要复杂,他是请求对方允许自己作这件事。所以,咚咚咚敲门,请进,就请求你允许我进去,这样就是请求晋文公允许我来打秦国军队。

    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晋文公没有同意,他说不可,不能够这样。“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带有一个假设语气的副词。假如不是,假如不是秦穆公的力量,我回不了国,我作不了国君。“不及此”,及是达到。

    我们看一看及这个字的文字字形,前面这个人后面一只手把这个人抓住。所以,说文解字,“逮也”,一只手抓住前面那个人的尾巴。所以,这是达到了意思。达不到这个地步。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因是依靠。因这个字形,车子上面一个小的席子,让人家坐着,让人家靠的,因此,引申有依靠凭借的意思。

    凭借了别人的力量,现在又去损害它,“敝”是损害,这个字可以看,是把衣服打坏,不仁义。失去了自己的联盟军,“与”是联盟军、同盟者,从字形上看,这四只手交接在一块。所以,是结盟,是交易。

    “不知”,这个知道的“知”,是智慧的智的古字,跟智慧的这个智是同义。

    “以乱易整,不武”,“易”是改变、替换,用动乱来替换现在的安定团结的这种和睦共处的这种情况,是不武的,“吾其还也”,我们还是退回吧。“其”是个语气词,表示委婉语气,我们还是退兵吧。

    “亦去之”,去是离开。要注意去跟现代汉语不同,现代汉语去是什么?我们说我们去北京,我们去师大,这时候我们说的话头人在哪?

    人肯定不在师大,但是,古代汉语说去什么是离开,说我们去师大,那就是我们人正在师大,我们要离开师大。所以,郑国亦去之,就是离开郑国。

    我们今天学习了“烛之武退秦师”这篇课文,这篇课文里面的“之和其”的用法,以及双宾语兼语式的“与”这些句式,都是大家要注意重点掌握的。我们请大家要把课文,全文要背诵,同时请大家把课文里面的“之和其”的用法进行归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魅002《烛之武退秦师》文选学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rxr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