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棱角时代:教师暗黑职场之旅
《棱角时代》第三章:棱角的锋芒 —11、楼上噪音

《棱角时代》第三章:棱角的锋芒 —11、楼上噪音

作者: 华彩甚好 | 来源:发表于2021-01-13 00:27 被阅读0次

第三章:棱角的锋芒

11.楼上噪音

“你他妈的不是挺带种的吗?给老子下来,有种的给老子下来!”一个中年男人在院子里举着种菜的钉耙对着我们家窗户大声叫骂着。

 年男人挥舞着钉耙正要向我扑过来,被院子里一个住户拦了下来。于是乎,男人的老婆,妹妹,妹夫,姐姐,姐夫一干人等对我开始进行激烈的叫骂,妇女们对我推推搡搡,外带住户们的劝阻说教,整个院子里都炸开了锅。

教育局纪检委的干部也风闻而来,对我进行劝说,乱糟糟的一片院子。男人满身酒气地对我指指点点走过来动手动脚,我怒而前冲,又被一帮人七手八脚地拉开。

纪检委的干部是一位四十左右的大叔,教我不要再吵离开这里。于是我扔下一群吵吵嚷嚷的人,绝尘而去。

2005年的重阳节,我就在区教育局下属的“成人教育办”职工家属院上演了这么一幕闹剧。而矛盾的双方就是我与楼上的住户,积怨已久的一次爆发。

自从母亲住进1993年教育部门批下来的一套单位房,各位教育局机关的职工、教师、领导也纷纷进驻了这个家属院,2个单元,每个单元7层楼,一共28户。父母与我住进了东头2楼,可以算是一个很好的楼次。但所谓“千金买屋,万金买邻”,3楼的邻居住进去以后,麻烦也就不断了。

我父亲属于一个极需要安静用来写作的人,也非常注重自己的睡眠质量。而那时年幼的我,总是惊心动魄地听到父亲用拖把大力戳着天花板发出的“咚咚”巨响。

曾几何时,夏天午休时楼上总会传来密集响亮的缝纫机踩地声,父母于是一个又一个电话打到楼上要求停歇一下以便好好午休,但稍为收敛之后又是响声大作。最痛苦的就是楼上老头的女儿生了孩子,整夜的啼哭和打闹,楼上的走路声,让父母疲于奔命,半夜还得亲自披衣上楼要求他们走路轻一些。

 

随着年岁渐增,天花板依然发出“咚咚”的巨响,这一次主角变成了我,费劲地用简易楼梯狂捅天花板,抗议上面三个小孩子不分昼夜地疯狂跑动和跳跃。高中时温习课本写作业,总听得楼上发出搓麻将的声音,小孩子跳跃踩地发出的沉闷响声,搅得心神不宁,母亲曾几次上楼劝说,楼上依然故我。于是洁白的天花板上出现了一块又一块的黑斑,那就是我用简易的钢架楼梯提醒楼上住户注意留下的“战果”。

大学毕业之后回到了家里,楼上的小屁孩们依然活泼好动,缺乏家教。在我年少时,父母都曾经叫我在夜里走路轻些,注意响动,怕惊动楼下住户,这就是一种健康的家教。每当我想要午休,睡觉或者安静写作时,就听得楼上连绵不绝地沉闷巨响,有时如雷贯耳,有时一惊一乍,犹如马蹄阵阵,雷声隆隆,又突然在安静时爆发一阵骚动,又突然在安静时响起千军万马。三个小孩子,连续不断地走动跳跃,我叫苦不迭。

这样的境况在我回家后持续了半年,以至我们全家午休废除,纷纷逃到办公室“避难”。而我也被折磨成了一个“神经质”的病人,一听到这样沉闷的巨响,心惊肉跳,后来发展到只要楼上稍有响动,就神经兮兮地往上张望。

但是我并未就此逆来顺受,于是扛起家里简易折叠的钢架楼梯,于午休突然被惊醒时分,于沉思突然被惊吓时分,于夜晚被扰之时,疯狂地戳起天花板,发出震耳欲聋的击打声,年轻气盛的我,还不忘记戳完大吼大骂几句,以泄愤怒。而我早料知楼上住户的德行,从来不与他们沟通协商,以这样以暴制暴的方式顽抗到底。

在那一段时间里,我认为厕所是最为安静的地方。

上网查询民法,想以“扰民罪”控诉楼上十几年来的扰民行为,还曾到处查询天花板的隔音材料,来一次大装修。而家里的折叠楼梯已经被我“使用”得破损不堪,立起来还摇摇晃晃甚为吓人。

 

家属院子里曾经还开办过一段时间的电大夜校,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硬件措施的升级,夜校也纷纷搬离。几个教室已经作废变为了各种仓库,存放破烂的器具器材。这个曾经风光一时的“成人教育办”也正式成为了“教育局家属楼”。

95年院子外突起大火,连绵十里之内的木房烧的一干二净。政府拆迁了这一带周边的居民,于是院子外曾经热闹的小巷木屋变成了一片废墟。而这一片废墟,居然一直荒废了十几年。以至于走到我家院子外,茫茫然仿佛战后般的荒凉之景,疯狂生长遍地一人多高的野草,堆积如山的垃圾,东歪西倒的废墟,绝对是拍摄游击队神出鬼没的好外景。

院内居民们纷纷开动脑筋,眼见荒废的一大片废墟无人看管,寻求废物利用。大家觉得废墟的土壤不错,适合种菜,于是大大小小的“田野”开垦了起来。勤劳的居民们提粪担水,挽起裤管浇灌了起来,白天教育局的领导们下班后脱下西服,傍晚就变作农民勤于耕田。一时间,曾经辉煌的教育机关办公室弥漫着粪臭和农药味,各类的鸡鸭悠闲地在操场上漫步,仿佛一个农家大院。居民们更不忘在操场里打起一口井,洗菜淘米,嘻嘻哈哈,晒起大米谷物,一派“农家乐”的场景。

有同学参观我家,甚为惊讶,一个偌大的市区,居然“农村包围城市”,楼顶上居然还种起了各色蔬菜,养起了各种家禽,同学啧啧称赞,说农民的日子真是太幸福了,这么大的院子,这么整齐的单元房。于是我都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是住在市区,还是住在了农村,四周全是田地,出门都是教育机关的“农民”。

而楼上对种田养鸡之事非常在行。每每听到楼上一声钝器巨响,就知道他们把钉耙撂到了地上,听到几声跺脚声,就知道他们在拼命地抖下裤管上的泥巴。而计划生育之类的事在他们来说根本不存在,一家子八口全住在一套房子里,三个小孩子全是老头视为“续香火”的男孩,无不溺爱,放任其捣乱不加制止,楼上的噪音于是愈演愈烈。

 

有时我忍受不了整天在家而无所不在的噪音,睡觉不成,读书不成,心绪不宁,只好骑上摩托车逃离家门在市区盲目地乱转。就算是当时三伏天的毒辣阳光,我也照转不误,暑假完毕后,同事纷纷称赞我“古铜色”的“健康”肤色。

每次我骑着摩托车兜转于市区,看着那些处在顶楼的房屋,不由得心生羡慕。一般人都觉得顶楼不仅卖价低贱,而且难爬,而我在承受这样的噪音污染后,觉得住在顶楼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一来可以登高望远,世界尽收眼底,二来免除了楼上的噪音,安安静静。而文哥在小区就是住在顶楼,每次去他们家里玩,我都由衷地表示羡慕,而文哥斜了我一眼:“好个屁,漏水呀!夏天还热!”

而我觉得,再漏水再炎热总有解决的办法,那只是物理上的手段,我宁愿自己的房屋有些漏水有些炎热,也不愿意那沉闷的噪音让我无处可逃。我只是渴望一个安静的住处,仿佛一个蜗牛的壳,承载自己的欢笑和悲哀,在静静之处,在无人干扰的自我世界里冥想、思考,获得感悟。

我知道那些开发区的别墅,独门独户绝对安静的梦想有些遥远,而单元楼的楼顶却不是那么可望不可及。于是我总在无意时跟母亲老是谈到以后买房子要买顶楼,而早已习惯楼上噪音的母亲却斥我为神经病,买那种不保价的房子。

有时我觉得自己的敏感和细腻,是一大不幸,如果能够感觉迟钝一些,甚至是白痴一些,应该比较幸福。就像阿甘说的:“傻人有傻福。”

 

2005年的重阳节,中午之后学校放了假。母亲在那一天也感冒了,头疼需要休息。于是母亲先就睡下了,而我也禁不住打起了瞌睡。

接近下午一点左右,楼上突然响起巨大的奔跑声,这样的沉闷巨响又把我惊醒。我突然想起母亲生病正在休息,担心母亲被惊醒休息不好。我只好先忍耐一会,期盼着楼上的噪音只是“昙花一现”,然而这样的期盼并没有得到实现,反而是越来越剧烈的吵闹。

顿时我生起无名怒火,再次搬起那架几欲“残废”的钢架楼梯对着天花板疯狂地顶撞起来,这样的巨响也让母亲惊醒,连连对我阻止,但是看到我已近狂暴状态,对我骂了几句后,懦弱的母亲选择了逃避,离开了家。

对着天花板狂捅了几下的我,怒气冲冲放下楼梯,扯开嗓门叫骂了几句后,正要离开,突然楼上传来一声更为强烈的撞击声,三个小孩子居然也“愤怒”了,将重物搬起砸向地面。而这样的举动大大地激怒了我,而这时楼上响起了叫骂。这一下子我简直是怒火中烧,对楼上吼道:“你他妈的等着!”我带着满腔怒火跑上3楼去敲门。其实我只是给他们一个警告,我边敲门边说:“我又不打架,我要跟你们好好谈谈。”他们愣是不开门。而那时我的火气已经稍微有些减弱,刚回到家里,3楼召集了一帮亲戚也来到了院子里,于是,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

 

而我这样的年轻气盛的举动,弄得教育局路人皆知。副局长听闻后还很深刻地“表扬”了我:“这小伙子,脾气够冲呀!”。初出社会的我,满头的棱角弄得自己满头的包,纪检委的“老师”也批评我,说我作为一个教师,怎么能如此火爆脾气来解决邻里问题呢。

但是我仍然是一肚子的不服气,仿佛作为一名教师,时刻都得忍气吞声,维护教师这样的尊严。然而教师无论是如何地吹捧成“蜡烛”还是“灵魂的工程师”,他都只是一个凡人,作为一名凡人,在屡屡受到权益侵犯时,却要为了这样虚幻的头衔一而再,再而三地忍气吞声,忍耐到底,教师,莫非就是一个备受欺凌还要讲求素质的群体吗?

年轻气盛的自己,常常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就是:“你以为我是老师,就好欺负了吗?”

 

所谓祸不单行,福无双至,初出社会满身戾气的自己,对待人和事都没有那么的冷静,而面对芸芸众生形形色色的卑鄙无耻,庸俗小气无法容忍,而经常做出一些“以暴制暴”的举动。

与楼上撕破脸皮之后,又与楼下的门卫发生了矛盾。楼下的住户本是教育局办公室的金主任,但是他的老婆一无学历二无文化,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为了解决这样的“半吊子”家庭困难,教育局就提供了主任老婆担当“成人教育办”门卫的职位。

当初门卫与我们家关系还算是很不错的,经常凑在一起与母亲聊天嗑瓜子。但是98年我们家装修,有一次时间有点晚了,9点多还在赶工贴瓷砖,正在贴最后一块时,门卫的儿子金大壮,无业游民,年纪大我几岁,冲到我们家大吵,还抡起拳头大秀其威武雄壮,母亲道歉无果,解释无效。金主任连同门卫一起上来吵吵嚷嚷,讲了半天道理,赔礼道歉统统不起作用,于是,两家自此有了隔阂。又加之门卫与周边赋闲在家的多嘴妇女们厮混已久,在母亲背后指指点点,让母亲甚为不满。于是,梁子就这么结下了。

06年最后的两个月我一直都在咖啡厅驻唱,家里所在的院子铁门每个人都是有钥匙的。于是我骑摩托车出去,回家,都是自己开门自己关,考虑到门卫室就在旁边,回家时就只是打开铁门后关拢没有落锁就直接骑车进去了。这原本是一件小事,门卫看在眼里不爽在心里,其实落锁只是举手之劳,门卫却认为我这是不尊重她,是因为我家以前一些矛盾而故意使她要重新落锁一次。

 

一天晚上,我弹唱回家,看到一个黑衣人站立于黑灯瞎火之处,看不清模样,我擦身而过上楼时,听到模糊不清地一句叫骂,我以为自己听错了,就没有细想进了屋。

第二天我弹唱回家,刚经过门卫室又瞟到一个黑衣人坐在那儿,刚停好摩托车,听到身后传来一声:“你他妈的知道关门不?”

我说:“你他妈的又是谁啊!”走近前一看,见到的是“阔别”已久的金大壮,一袭黑衣对着我叫嚣:“你看看老子是谁呀!”

见我也同样气势汹汹,门卫有点害怕,鉴于以前我在院子内已经大闹了一次,就急忙出来扯着自己儿子往回走,但她儿子不依不饶出口成脏地叫骂。

而这个时候,家人和金主任等纷纷到了院子里,还有“看热闹”的住户,门卫儿子疯狂地叫骂着,我觉得懒得跟这种无业游民计较,自己还是一个所谓的老师,就往回走。

见我们根本不搭理他们,门卫儿子越来越火了,一口一声骂着:“周傻逼!”我走到楼梯间,没忍得住怒气,回骂道:“你他妈的才是个傻逼!”

接着我就看到门卫儿子直接扑了过来,我迅速扔掉手里的乐谱本和吉他,迎面上去照着他的脸就是一拳,而这时,我也挨了一拳,互相扭打了一阵,又被人七手八脚地拉开了。拉开了我就没动了,门卫儿子觉得没占到便宜,趁人不注意踢我裆部,结果没有踢中。我被踢之后飞起一脚,不知道是哪一个拉架的突然把我往后一拉,踢了个空。

最后就在互相的叫骂声中我们回了家。而后几天,门卫儿子发现踢我一脚后本人依然“健在”,碰面时对着我翻白眼,我不由得暗暗好笑。

而这件事最后以教育局局长亲自“教育”了主任和门卫,没有说我什么不对而告终。我也依然我行我素,进门也懒得关门,拉开门摩托车往里一走了事。

一年时间,楼上楼下纷纷撕破脸皮,我也只好经常板起一副脸,苦大仇深地进出家门。

 

就在这样浓烈的硝烟味家属院子里,我感觉到非常地不开心。楼上响动依然如故,楼下门卫横眉冷对,穿梭于这样的环境,面对这些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人,非常地尴尬。我也厌倦了总是摆出一副随时与人干架的神态出入家门,心情真是坏极了。

我提出要买一套房子单独去住,离开这个纷扰的环境。

而正好在这时,姨妈的亲戚正好要转手一套二手房,陈旧装修,居于楼顶,处在国道旁边的一个交通事业单位。

一个月后,2007年新年,我“率先”离开了琐事不断纷扰不堪的大院,搬进了“新居”。

 

母亲居住的家属大院最终在2年后市政府“改造旧城”的政策中灰飞烟灭,那伴随我整个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整整15年的家属楼轰然倒下,只留下了一堆模糊的残片。当我最后看到搬迁后的家属楼,人去楼空一片凋零时,看到夜晚整栋家属楼没有一点灯光仿佛鬼屋时,看到最后一地的残骸废墟时,却让我有些莫名的伤感。

仿佛我曾经所有的时光,都与我挥之永别,青春成了这一片残垣断壁,而几曾在梦中,我会发现自己站在家属楼前,看到楼房居然完好无损,身边的人惊呼:“这是奇迹呀!”,梦醒之后,恍然间看到自己躺在新居,才知道自己的青春年少已经一去不返了。

 

而母亲没有这样的感慨,唯一发出的感慨就是,她非常舒心地叹了一口气,站立在舒适崭新的房子里,看着新的装修和新的家具,说了一句:“哎!终于离开那个鬼地方了!”

几年之后,挥舞钉耙的男人因为癌症住进了坟头。而金大壮,在街上与我偶遇,带着他的女儿老婆,还是很不服气的盯着我看。而我在那时候正经历着人生最痛苦的时期,每天举哑铃杠铃自虐式的疏导情绪。

我耷拉着两条粗壮的手臂,斜着眼说:“哥们你看啥?”

“我没有”他低下眼睛,头也不回的快步走了。

那一块巨大的阴影终于笼罩在了我的人生路途里,锯齿砂轮轰鸣着啃噬声,终于来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棱角时代》第三章:棱角的锋芒 —11、楼上噪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scya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