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西亚、非、欧各国经济、政治交流的友谊之路,更是一条诗歌之路。

诗歌如同岁月的河流,在两千多年里,丝绸之路上留下了无数的诗篇,闪耀在“丝绸之路”这条河流的两岸,熠熠生辉。

“一带一路”,赋予了古丝绸之路新的生机,也让那些沉寂在我们课本中的诗歌焕发出新的诗意。不妨和我一起,沿着丝绸之路的足迹,来次千年之约,再看一看那时的诗篇。

长安(今西安)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经济、文化繁荣,景色也非常美。杜牧有一首《长安秋望》就赞誉了长安的景色之美。
《长安秋望》杜牧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天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高楼林立,树木葱翠,蓝天白云,没有雾霾,秋高气爽,就算和终南山相比,也不差分毫。

《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节选
李白
何处可为别,长安青绮门。
胡姬招素手,延客醉金樽。
《送宇文南金放后归太原寓居因呈太原郝主簿》节选
岑参
送君系马青门口,
胡姬垆头劝君酒。
以上两首为诗人李白和岑参的饯别诗。当时诗人饯别多在青门(今西安通化门),多借胡姬(侍酒的西域女子)来表达对友人离别的不舍。

玉门关(今甘肃武威)、阳关(今甘肃敦煌)。玉门关、阳关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陆路对外交通咽喉之地,是丝绸之路必经的关隘。以边塞诗居多。
《渭城曲》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不过有了“一带一路”,现在这里肯定是,西出阳关有故人,玉门关外笑春风。

诗人的眼中,这里是“塞上江南”:大漠粗犷,黄河雄浑,湖泊秀美,平川无垠。
《塞下曲·其一》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萧关,在今宁夏固原市)
这些诗歌,是否让你心潮澎湃,忆当日之盛景,品诗中情怀。不管历史的车轮怎样前进,这段丝绸之路始终熠熠生辉,留下不可磨灭的恒久。甘肃金龙国旅邀您一探丝绸路,共赏丝路美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