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自己还没养孩子的时候,每次看到那些在两个孩子发生争执时一味要求大宝必须让着小宝的家长,总觉得不可理喻。大家排队,轮流来嘛,凭什么小的一哭大的就要挨训?
结果小宝得偿所愿,破涕为笑,大宝又委屈又无助,有的可能还会心生恨意。难道手心手背不都是肉吗?教育孩子时更应该讲道理,讲公平嘛!当时我就想,等我有了孩子,一定不会这样。
等我真的有了孩子,他也是个普通的小孩子,我也成了一个普通的家长。
只要有孩子的地方,抢零食,抢玩具,抢地盘,做游戏时比谁比较厉害,争执简直无处不在啊!好嘛,只要他落了下风,哭闹起来,所有同他争抢的孩子,不管大小,无论亲疏,在我眼里都成了可恶的“敌人”。
我脑子里的公平正义,都被他可怕的“魔音”轰到九霄云外去啦!我连那些新闻里为了孩子坐滑滑梯时的一点小争执,亲自和对方小孩家长动手的人都能理解了。我必须承认,因为在我冲动的想象里,我也很多次付诸行动。简直不可思议,不能容忍我竟然变成了这样自私自利的人。难道养小孩子有让人“发狂”的魔力?
还记得怀孕时,在理发店里碰到的一个小孩子。第一次有人拿了一个桔子进来,他立马跟奶奶说他要桔子。第二次有人拿了一盒牛奶进来,他马上跟奶奶说他要牛奶。第三次有人拿了一个杯装小蛋糕进来,他立刻就跟奶奶说他也要蛋糕。当时我的想法是无比嫌弃,怀疑怎么会有这么没有教养,贪得无厌的任性小孩。
我觉得冥冥中有神听到了我的疑问,所以送了个同款宝宝给我。现在我儿子三岁半了,见啥都想要。你想装高冷,无欲无求,宝宝时刻对外面的世界充满探索的热情,随时都可能又有新想法,让你体会“打脸”的感觉。
还记得蜡笔小新里有一个片段,小新把心爱的童车掉进了河里,非常难过。他妈妈先是为他的失误生气,然后又自责自己不能解决孩子的困难,眼看儿子伤心。于是在经历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美伢不顾淑女形象,一咬牙,一闭眼,跳进河里给小新捞童车去了。
等美伢一身狼狈地把童车从河里捞上来,回到家里,发现小新早已经在家看最爱的动画片了。在小新盯着电视,笑得忘乎所以的时候,美伢的心态再次失衡,几乎要冲上去揍他一顿。因为她觉得自己完全被小孩子捉弄了,而小新还一脸无辜,不知道自己又惹了什么祸。
现在很多时候我都能体会美伢的心情了。小孩子的情绪多变,但快乐和痛苦的感觉又都非常单纯。如果带孩子的人过于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试图从中找出可以掌控的规律,把局面完全控制在自己手里,结果会非常累。其实孩子是很透明的,复杂的是大人们的焦虑。家长还在过度解读小孩子的表现的时候,他们可能早就发现新的快乐源泉了。大人的诸多计较,到了孩子这里,往往会有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觉。
所以嘛,道理还是要讲的,不能因为“魔音穿脑”就自乱阵脚,轻易屈服。以后“打脸”的事情还有很多,要带着“小怪物”不断“升级”,修行的路还很长呢!冲动的时候,我需要多提醒自己想想“可怜”的美伢,可不能都被“小怪物”牵着鼻子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