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叶听雨
1、这篇小说采取了全知视角(即上帝的无所不知视角)与限知视角(即某个人的视角)交叉叙事,讲述了主人公伊里奇的一生。
如果将小说的叙述者换成第一人称的目击者类型“我”来讲述伊里奇的一生,“我”可以是伊里奇的妻子、女儿、女婿、儿子、同事,等等,这篇小说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如果将小说的叙述者换成第一人称的目击者类型“我”来讲述伊里奇的一生,便只能看到伊凡伊里奇生活的经历还有经受的痛苦,却不能真正深入到他的内心,感受到他内心的挣扎与变化。
尽管,作为目击者也可以来审视伊凡伊里奇的一生。可是审判自己总是比审判别人难得多。
当我们作为目击者来审视伊凡伊里奇的一生时,我们仿佛就成了救世主,成了那个高高在上的人,可事实是我们也是伊凡伊里奇。
请尝试以这种视角重新写一个开头(200-300字)。
伊凡伊里奇的过去的生活经历是最普通的、最平常的,但也是最体面的。
他的父亲伊利亚·叶菲莫维奇·戈洛温是枢密顾问,就是各种不必要的机构中的不必要的委员,不用担任任何职务就可以每月领数千卢布的薪水。
伊凡伊里奇是家中的次子,他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弟弟。哥哥如同父亲一样,官场得意,在另一个部里任职,而他的弟弟却不得意,不论在什么地方都把自己的事情弄得很糟。他们还有一个妹妹,嫁给了格列夫男爵,这位男爵同他岳父一样,也是一位彼得堡的官吏。
伊凡伊里奇聪明灵活、讨人喜欢,而且彬彬有礼。他在法律学校读书的时候就已经是这样一种人了:办事干练,和蔼大度,善于交际,但又严格地执行他认为是属于自己职责的一切。终其一生,他都是这样的人。
如果将小说的叙述者换成第一人称的亲历者类型“我”讲述自己——伊里奇从生到死的一生,小说的叙事风格和效果又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
如果将小说的叙述者换成第一人称的亲历者类型“我”讲述自己的一生,小说的叙事风格可能会显得有些单调,在表达效果上也会有所折扣。
这篇小说所展示的伊凡伊里奇的一生,不仅仅是他一个人,也可能是这个社会阶层所有人的一生。仅仅从亲历者“我”的角度来讲述自己,尽管在挖掘自身内心的角度可以更加深刻,但是却没办法做到探究身边人的内心,没办法通过身边人的内心来呼应这个主题。
就像在文章开篇里彼得·伊凡洛维奇和他的同事们认为的那样:死的是他,不是自己。曾经伊凡伊里奇也这样对自己说过。这样通过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人物来揭示这一中心,能够更加引发读者的思考。
请尝试以这种视角重新写一个开头(200-300字)。
我叫伊凡伊里奇,今年四十五岁,生前是高等法院审判委员。
我过去的生活经历是最普通、最平常,但也是最可怕。
我的父亲是彼得堡的一位官吏,他在各部各局都曾得到过晋升。最后他终于不用担任任何重要职务,只需要做个枢密顾问,在各种不必要的机构中担任不必要的委员,就能每月领取数千卢布的闲薪。
我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弟弟。我的哥哥同父亲一样,官场得意,他的资历也已经使他接近拿闲薪的那种地位了。我的弟弟却不得意,他不管在什么地方都能把自己的事情弄得很糟,现在在铁路上供职。
我还有一个妹妹,嫁给了格列夫男爵,他同父亲一样,也是彼得堡的一位官吏。
所有人都说我聪明灵活、彬彬有礼,既不像哥哥冷漠无情,也不像弟弟冒失鲁莽,十分讨人喜欢。
2、小说从什么地方开始的?这段描写是否有点儿冗长或多余?作者如此书写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从另一处,比如开篇就写伊里奇的同事们来参加葬礼,或者用“伊凡•伊里奇的身世极其普通、极其简单而又极其可怕”来做开篇的第一句,是否也可以?原因何在?
小说从伊凡伊里奇的同事们在庭间休息时从一张《新闻报》中看到伊凡伊里奇死去的消息开始。这一段描写并不冗长多余,相反通过这段描写,可以将读者代入事件当中,仿佛自己当时就在看报纸,当时就在听闻这伊凡伊里奇的离去。这样一来,不仅我们自己会如同彼得·伊凡诺维奇及其他的所有同事一样,觉得这样的事情只会发生在别人的身上,而绝不可能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更加突出了人性中的虚伪与逃避这一弱点。
而正是这样的开篇,会在不知不觉间惊醒读者,是否自己也同所有人样虚伪冷漠。
如果从另一处,运用其他的方法来开头,其实也可以,但是如此一来给读者的内心震撼便会少却很多。
这样的开头像是一个引子,一个铺垫,却又好像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没有掀起大的涟漪和波浪。可也正是这样的波澜不惊才更加令人心惊吧,因为伊凡伊里奇的人生就是在这样的波澜不惊中一点点走向死亡的。
3、小说在什么地方结束的? 这个结尾让你震撼吗?还是感觉比较平淡?如果换一种结尾,比如更多地写妻子眼中伊里奇的最后挣扎,写妻子的心理活动,小说会发生什么变化?效果如何?原因何在?
小说在伊凡伊里奇咽下最后一口气的地方结束。他对自己说再也没有死了,接着两腿一伸,死了。
这样的结尾并没有让我感到十分震撼,反倒是觉得这是意料之中发生的事情,因为大多数人的离去似乎都是这样的,因为一口气吸不上来两腿一伸,死了。
只是相比较于通过妻子的眼睛描写伊里奇的挣扎,我更愿意是这样平淡的结尾。因为在别人眼中痛苦的挣扎不过是外表的显现,真正令人震撼的是内心的变化,是生命最后一刻对自己一生的回忆思考,是对生命的忏悔与救赎。
相反如果过多地描写伊里奇的最后挣扎,会让读者陷入一种虚伪的痛苦之中,这种虚伪掩盖内心的真实,就如同伊凡伊里奇的妻子、女儿一样,只看到表面的吵闹挣扎,却无法触及他内心的感受与灵魂。
4、小说中有哪些细节让人物性格显现出人物的独特性和与他人的共通性?哪些细节暗示了人物的结局?其中,对情节起决定性作用的细节是什么?哪些细节描写让你受到触动并会念念不忘?
小说中伊凡伊里奇在舞会中认识了妻子普拉斯科薇娅·费多诺夫娜,当他决定与她结婚的时候,考虑的不是自己到底爱不爱这个女孩,而是因为结婚是一件使自己快乐的事情,更是因为那些身居高位的人认为这样做是对的。在婚姻的最初,他们如同所有的新婚夫妇一样过着轻松愉快的体面生活。
可一切从妻子怀孕那天都开始发生改变。为了逃离妻子,逃离家庭带来的不愉快与痛苦,伊里奇将更多的精力与时间放在了他的公务上,以保全自己的小天地。
而正是从这里开始,伊里奇成为了一个更加孤独的灵魂,他将自己封锁在一个虚伪的世界里,逃避眼前的一切现实,甚至也从不想为了家庭做任何改变。
这样的人物既有其自私冷酷的一面,又仿佛仍旧有着某种有礼有节的一面。至少他并没有抛弃家庭,抛弃妻子和孩子。
这就如同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丧偶式婚姻一样,在婚前和结婚的最初阶段两人可以生活甜蜜幸福,可是从有孩子的那天开始,夫妻之间就开始裂变,丈夫为了保全自己的小天地,不管不顾妻子和孩子。
虽然美名其曰是为了工作,为了生活,可其真正本质的原因其实就是虚伪自私。
小说中有很多时候伊里奇做决定,总是以是否体面为第一评判标准。甚至在搬家装修房子的时候,他以为自己的每一处精心布置都是极其特别的极其精致典雅的,却没发现这样的精致典雅不过就是与他人的雷同。
读到这一处,心中有点莫名的悲凉。伊里奇已经完全丧失了自我,他所有的行为都是以别人眼中的标准,别人眼中的体面来选择和执行,而完全没有自己的任何思考。而最可怕的是伊里奇却并不这样认为,他以为这就是自己的思考,是自己的决断。
写到这儿,我忽然想起如今的网络。当我们打开网页想要寻找某些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的时候,却总是被眼前的内容所吸引,然后我们总是以为这就是自己想要看的,想要学习的,而实际上这不过是别人给你的,以别人的眼光为你定制的。
如此想来,我们的人生和伊里奇又有什么两样呢?
5、小说中有大量关于伊里奇的心理独白和心理活动,其思考针对的是什么?对你日后的创作有何启发?请勾勒出伊里奇的心理变化线索,找到心理的开始-发展-高潮-结果所在的位置。
小说中伊里奇的心里独白和心理活动,在他生病之前主要是针对目前生活境况的一份自我分析与自以为是的自我逃避,在受到病痛的折磨之后,伊里奇开始回顾自己的一生,开始在心中怨恨周围那些自私虚伪的人,同时也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和他们一样,他开始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感受到自己的人生从某个时候就已经不对头了,只是这种不对头的原因却总也找不到。
这样的心里独白应该是一种自我剖析,将自己的过往摊开来,一点点地看,一点点地分析,看似分析伊里奇,也可能是我们跟着伊里奇分析自己。
在日后的创作中,我想是否也可以钻进主人公的内心,钻进他的世界里,用他的眼睛看自己,看身边的人,看自己的思想变化,用主人公的思考来思考人生,来写作真正属于他的故事。
在这篇小说当中,童年和少年时代的伊里奇也曾有自己的独立的自由思想,到了青年时代他最后残留的一点独立思想被身边身居高位的人彻底消灭,他开始活成社会所代表的的体面,彻底丢失了自我。
等到他结婚拥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之后,伊里奇为了保全自己的小天地,开始选择逃避,将生活的所有重心放在公务上,成为身居高位中的一员,也成为了身居高位者眼中真正意义上的体面人。
到了后来,伊里奇换了一个更高薪的工作,换了一个更大的房子,当他以为是按照自己的独立自由的思想装扮的房子,其实不过是对那些精致体面生活的一种复制,而伊里奇真正从里到外彻底地成为了那个丢失自我的体面人。
这里大概就是伊里奇心里发展的高潮吧。当他看到他精心装扮的房子有一点点损坏就会暴怒甚至破口大骂那样,也许那个时候他想要斥责的不是破坏房子的人,而是失去自我的自己吧。
到了最后,伊里奇终于意识到自己的一生从很早就不对劲儿了,只是自己不断选择逃避,最终早早地葬送了自己的一生。他的觉醒是对人生的最后的告别。
但愿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要活成伊凡伊里奇。
只是这样想的时候,我也就成了伊凡伊里奇吧。
死的是他,不可能是我。
葬送自己人生的是他,不可能是我。
多么可怕的思想!可却存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脑海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