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的高岭村热闹非凡,喜事多,人更多。当然喜事大多是婚事,一对对新人让高岭喜气盈人。
高岭地处山区,过去交通不便相对闭塞,很多女孩不愿意嫁过来。现如今村村通让高岭与外界顺畅联系,进出方便,给高岭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低矮的瓦房被一栋栋高楼取代,富起来的高岭,还有那美丽的乡村景色吸引着外面的女孩,使高岭独具魅力。
高岭村不大,不过百户人家,但村里人普遍有个传承的手艺,凭着这门手艺,村里人走南闯北承揽项目,有些成了老板,大多数人家都是实在的富裕户。
高岭村人大多忠厚老实,话不多,而且全村历来就有个传统,几乎都是女人当家,女人只负责赚钱。你若在村里转转,女人说话一个个嗓门大,而男人一个个轻言细语。所以,有人就说,这高岭呀就是个女人村,但绝对不是阴盛阳衰的那种,因为这里的男人太能干了,只是把掌家的大事交给了女人而已。
李嫂嫁到高岭前是个温柔、少话的人,没呆几年,便成了村里最话多,还最爱管事的人。
“哟,你家儿子也该找老婆了吧。”李嫂问王嫂。
“是呀,有合适的帮我家崽介绍一个,好让我早点做奶奶。”王嫂爽快地答道。
“你家崽那么有能力,怕看不上人家哟。我还就真有几个,回头我带过来看看,中的话择个日子定下来,看不上我再给你多介绍几个。”李嫂说。
“那真谢谢你,这事就拜托你了。”王嫂高兴地说。
“有了儿媳,你这个强婆婆可要让点步哟,不能还这个样子,老小全管,到时你这个婆婆就难当哟。”李嫂有些提醒地说。
“你说笑话哟,我强到哪里去。再说,村里新娶的儿媳那个不是强过婆婆,那个婆婆不是服儿媳管。”王嫂加重语气说。
“这倒也是,过去我们都不敢在婆婆面前说话重,你看看现在村里的儿媳,一个比一个厉害。我们管了这么多年男人,当了这么多年家,一个小丫头过门不足一年就把我们这些婆婆弄得服服贴贴,这都倒过来了。”李嫂声音明显低了下来说。
“只怕苦了儿子。”王嫂说。
“有什么苦的,一行服一行。咱们村男人都习惯了服我们女人管。只是现在这些儿媳除了玩、打扮,啥也不干,婆婆成天折腾得难受。”李嫂叹息着说。
“说得也是,你看村上现在的儿媳,说不得,怨不得,怪不得。婆婆要小心地待儿媳,要让她成天高兴,事事时时顺着她来,哎,真够受的。”王嫂也叹息着说。
“那有什么办法,都不是为儿子好吗。再说,现在儿媳娇贵得很。娶个儿媳要脱层皮,不好好供着,吃亏的不还是儿子吗。我们当婆婆的苦点累点受些气就算了,只要子女们好比什么都强。人说家庭和,万事兴,忍忍就过去了。”李嫂倒是乐观的说。
“说着也是,这些儿媳怪怪的,自己啥也不做,管着自己的老公也就算了,连我们这些婆婆还要管着,若是我们和他们争,恐怕一天自在也没有。”王嫂说。
“有什么好争,年轻人的想法和我们不一样,争赢了反而使大家矛盾大,低点头日子反倒顺些。以后她们不是也要做婆婆呀,到时不也和我们一样忍气吞声呀。我们治不了她们,日后总有人治得好、治得了她们,对不。”李嫂把王嫂说得直点头。
“其实吧,婆婆让儿媳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把儿媳当女儿看,将心比心我们是怎样谦让女儿的,这样想就没有过不去的坎。是这个年代了,想多了伤头。一家人好好过多好,不就是平常我们多做点,多操点心,少说点话,时间久了,你谦让她,你对她好,她也不是什么没有感情的人,自然会对我们这些婆婆改变态度。”李嫂继续说着。
村里谁也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儿媳强过婆婆。婆婆们心里不服,嘴上还真没几个敢说。只是婆婆们在一起时拉拉家常,磨磨嘴皮,个个都成了儿媳的“气管炎”。
有人说了,当下儿媳这么贵娶进来,不容易呀。要是不好好护着,只怕人家再生念头,这凤凰又得从山里飞出去了,那可就没好戏哟。
高岭人有钱,这是十里八乡村民都知道的事,但村里年长的人说了,钱是赚来的,也不是风吹来、浪打来的,娶个儿媳不容易。婆婆让儿媳不是可耻的事,要是一家人不和,让儿媳跑了,就算再娶,到时家里村里我名声也不好听。儿媳要大就让她大,大来大去跑不到别人家,不都在你自家吗。
儿媳大过婆,在高岭村慢慢地习惯着定格下来。没有非不这样,也没有不想这样,谁也不愿让外人笑话。还是有人透亮着说,儿媳总有当婆日,风水总是轮流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