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前面庖丁讲述了自己学艺的过程,接着提到自己这把刀。
他说一个好厨子,差不多一年才更换一把刀,因为他擅长使用刀,一般只切割,因而刀不容易损伤。老子讲:“大制不割”。这个“割”与“解”的工夫境界相比较,尚显逊色,远没有庖丁的技艺精湛。本来浑全的大道被割裂,我们就只能看到零零碎碎,认为空花水月便是实体,众生各以己见为是,于是“道隐于小成”。诸法平等,法法圆融,没有什么高下之分,都能指向真实之际,哪里是可以随便诋毁、指摘的?
若是一般的庖人,要一个月就换一把刀,因为他们总是去砍、劈、剁,这对刀是极大的耗损。“族庖”隐喻的,就是那些不懂得善巧方便,没有解决问题的智慧的人,烦恼一来,只能被动应付,对治妄念、欲心,靠的是“堵”,往往用力过猛,适得其反。
而庖丁这把刀,已经使用了十九年之久,刀刃仍如刚刚从砥石上磨过一般锋利。为什么刀可以被保养得这么好?诀窍还是在于用的方法。“彼节者有间”,是说牛的骨节筋络之间都有间隙,菲薄的刀刃在这些缝隙中自如的穿梭,完全是游刃有余。
我们怎么样使自己的真心,在染欲的世间保持它的清净平等觉?关键是要懂得随顺,要随缘。顺任无心,恒顺众生,这里面没有自己的意思,是无我的。学佛修道,如果是用自己的思维意识去理解,那是找不到契入的门径的。修行工夫不得力,说明我们没有抓住要领,一切都要从心地入手,心能转过来,真的诚了,那佛菩萨便会加持,我们遇到的困难、问题,也就得以迎刃而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