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庄漫笔——养生主(四)

读庄漫笔——养生主(四)

作者: 悟庄 | 来源:发表于2019-07-27 05:26 被阅读0次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庖丁在文惠君面前大显身手,引得君王征问,他的神技到底是如何练成的?于是乎,庖丁缓缓放下屠刀,向文惠君叙说自己学艺的经历。

    一开口,庖丁先是自明心志,说他所追求的是解牛之道,并非只在技术、能力这个层面掌握、熟练了就好。

    人在这个世上,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是仅仅为了生存,为了活着而活着,还是为了实现生命的真正价值,过觉悟、圆满、智慧、幸福的人生?绝大多数的人,学习知识、技能,都是为了谋生,也有一部分人,希望凭借自己的学问、能力,给自己赢来名誉和利益。能把一种技术,提升至逼近于道的水平,这样的人,是真通达于事理的,如果他没有为了自己的欲望,做到事理无碍,那么,他就入道了。道行之而成,必得勤而行之,方能渐入佳境。

    在开始学习解牛这门技艺的时候,庖丁眼睛里所见到的,只是普普通通的牛而已。就好像我们在面对问题时,仅仅看到了这个问题的表象,还没有深入去分析研究问题的成因,也尚未得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我们开始学佛时,只看到了佛像、经书,接触到一些修行人,听经闻法、亲近善知识,但佛是佛,我是我,并没有去真正学佛、想要做佛。

    过了三年时间,庖丁眼中已经没有形象的牛,因为他已经将牛的结构、特征等谙熟于心,所以才能无须用感官,只依靠心神来解牛。“官知止”即是知止其所不知,放下知见,不再搞妄想、分别、执着。“神欲行”是说智慧德能现前,真心做主。这个时候,我们逐渐的把过去错误的看法、想法和做法转为正知正见,在契入佛的境界。因而一切时、一切处,都“依乎天理”,“天理”在本文中,指的是解牛的技艺,也可以说是修道与做事的理路和原则。能顺应事物的自然原理,遵循天道的律则,便能事半功倍。

    一头牛也是结构很复杂的,好比是纷繁的世事,给人以“剪不断,理还乱”的感觉。但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规律,抓住问题的切入点,牵住牛鼻子,就等于是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妙道。庖丁刀下的牛所以能迎刃而解,是因为他善于对牛的“大隙”、“大窾”动刀,就好比我们取得成功的终南捷径,下手易而成功速。学佛要想获得快速的成就,必须选择应机的法门,而且要稳当。八万四千法门,可以令末法众生稳妥、直截的获证不退转,而且最为简易、方便的,唯有净土。诸佛菩萨、祖师大德有关于劝导众生修持净宗的经论,给我们指明了归宿,如果我们不好好珍惜这一世,精进修持,真是有愧于佛祖的恩德,实在是自误此宝贵的人身,不知要到何时,才得逃出这五浊恶世!

    正因为把握住了事物的关键,因循其“固然”之理,才能够避开“技经肯綮”的丛杂之处,对“大軱”,也就是大而坚硬的骨头,做到视而不见,完全不必去理会。

    读到这里,我们该知道庄子为什么说“解牛”,这个“解”是蕴含无尽奥妙,是让我们窥见佛法堂奥的第一法门。“解牛”的秘诀,只在于“顺任”,悟道要有法可循,绝不是盲修瞎练。有人认为,寓言里的“牛”比喻的是人世间,而庖丁手中的刀,就是我们的“生主”,是真宰真君。这种解读十分贴切,正说明了这篇文章的宗旨义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庄漫笔——养生主(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ovvl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