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临界学院 | 临界经济模型--社区关于单币制与双币制的探讨

临界学院 | 临界经济模型--社区关于单币制与双币制的探讨

作者: 临界Hashgard | 来源:发表于2019-04-11 10:52 被阅读0次

在3月28日,临界 (Hashgard) 创始人许超逸就在AMA中提到了临界通证GARD的经济模型。是多通证体系(双币制),还是单币制,将未来由临界社区投票表决。

在此基础上,临界社区掀起了一场关于单双币制的热议。

我们团队最近两三个月来在反复的推敲不同的经济模型,总体上是两种不同的体系:一个是单通证体系,也就是主网上面只跑GARD一种币,所有的功能都要用GARD来支付,另一个是多通证体系,也就是把GARD作为权益币种,另外再发一些手续费币种。

我们现在已经有了最终的决定,我们希望把要不要做多通证体系,以及主币种GARD要不要增发的决定权交给社区。

所以,当我们主网上线的时候,不会有新的币种出来,也不会对GARD进行增发。后续再通过社区提案、改进建议、社区治理的方式来决定。

所以,Hashgard的未来,是由所有持有GARD的用户来共同决定的。

公众号:临界Hashgard生态合作,交易所,经济模型,临界Hashgard许超逸直面各种问题!

临界征途号舰队陈志健,对于单双币制,有自己的一些思路,在前一期的临界学院分享中,他提出了自己的理解。

以下为分享整理:

今天要探讨的是临界经济模型究竟应该实行单币制还是双币制的问题,为什么会有这个问题,是因为上周许总在AMA分享里,平地一声雷,提出了“实行哪一种模式将交由社区决定”。

本来之前我也以为双币制大局已定,已经由项目方决定好了,结果突然说由大家来决定,那么接下来,我们就需要了解,为什么会有这两种不同的模式,它们的优劣在哪里。

当然,一次分享不可能解决大家的疑问,但临界社区很活跃,我希望后续有更多的讨论,可以让大家作出选择。

根据许总的表态,在主网上线时还是暂时不会有改变的,既不增发也不实行双币,后面由社区投票决定再去更改。

先说为什么要有单币或者双币,临界 (Hashgard) 现在在做的,是一条金融公链,这是一个基础设施,相当于建了一条道路,未来的发展,能不能实现价值,还是要看以后有多少生态项目在上面跑。

各种生态就相当于道路两旁的店铺、住宅,生态的运作会产生大量的支付交换,这些都是需要验证节点去消耗资源、劳动去做验证的,会消耗一部分的现实资源,验证节点也需要获得相应的报酬。

一个成熟、可信的货币体系里,货币是需要跟现实资源对应的,无论是黄金、贝壳、还是劳动力。

举个例子,很多小伙伴觉得美元存在一定的滥发,这是美元在脱离了金本位制以后,用自己国力为自己背书,从而发行了更多美元。但这是中心化的模式,而且其实运行下来也问题很多,现在回归金本位的呼声也逐日渐长。

而去中心化的区块链项目,没有背书,发行的货币需要匹配相应的资源,如果现实资源消耗了,需要有货币相应消耗,才是一个持久的可信的体系,所以从以太坊开始,引进了GAS的概念,GAS,是一种燃料,用于生成智能合约的手续费,但是以太坊并没有另外发GAS,只是通过增发来补充GAS的消耗。

如果大家认同资源消耗,需要相应消耗燃料的话,那么就有个问题了。能不能我们不增发,也不再搞第二个通证,靠现有的通证消耗就可以了?

我看到刚才不少群都有人说,GARD都1000亿了,都够用了,干嘛还要发,这不是圈钱吗?我想这也是很多人的疑问。

如果是一直燃烧GARD的话,可能会让你觉得一切很美好啊,GARD总量一直在减少,过几年变成300亿,每个GARD的价值都上升了,我们不就发财了?

但是,实际上,任何一个通缩经济体,都会进入一个“死亡螺旋”里。就是,因为增值的预期,实际使用的人会越来越少。价值越高,用的人越少。因为市场上流通的量少了,又会推高价格,这样进入一个循环,到最后,大家发现用不起了,这个经济体就死掉了。

如果临界需要公链上的项目都能交易活跃,就不能采用这种通缩模式。如果通缩,短期你会看到币的价值是增加的,但是长期整个链都失去了活力,所以通缩模型不可行。

那么在摈弃这种观念,直面消耗之后,我们可以参考的经济模型有两种:

1. 单币增发

2. 双币制

单币制增发的模板是以太坊,GAS这个概念是最早由以太坊提出的,以太坊的办法是,只采用ETH,GAS是一种内部的概念,部署执行智能合约需要消耗GAS,也就是一定单位的ETH会被消耗蒸发掉,相应的,ETH每年增发1560万。所以,ETH的总量并不稳定,要看实际消耗了多少。

再说双币制,双币制目前比较典型的又有NEO的模式和VET的模式,两者各有不同。

先说NEO模式,与ETH不同,NEO是实际发行了代表燃料的通证,就叫做GAS,GAS总量是1亿,分22年释放完,逐年递减释放。

小蚁的两种通证,NEO、GAS分别代表了不同的东西,作用也不同。

NEO是代表货币资产价值、投票权、权益,也就是说,持有NEO,你可以享有NEO项目的价值、在链上治理的投票权、以及各种分配,比如GAS就是按持有NEO的量来分发的。

而GAS则代表燃料,也是你为交易所支付的手续费。

从经济规划的角度,都是希望手续费GAS的价格不要大起大落,这样大家交易才会踊跃,而资产是希望不断增值的。在NEO和GAS分开之后,NEO的经济模型就走得通了。

还有另一种双币制的典型,是唯链。唯链也是双币,VET和VTHO,但是它的定义跟小蚁是有点不同的。

这方面我不知道我的理解是不是正确,因为没太深入去了解,先说说我的看法,临界社区不少朋友都有VET,如果有不对的大家纠正。

我觉得VET的定位除了代表上面说的资产、投票权、权益之外,似乎也倾向于支持用来做低频高额的交易,而VTHO则是燃料,用来做手续费,用于更高频的交易。

跟NEO不同,唯链的燃料发放是没有限额的,它是由唯链基金会根据实际使用的速率来宏观调控的,VTHO也是根据VET的持有量来分配,不过锁仓的获得的比例更高。VTHO在交易后70%销毁,所以明显唯链的目的就是VTHO是“币用不炒”,希望VTHO维持在一个合理的价格范围内,鼓励大家多使用。

然后,第三个我们要讨论的问题,就是它们的弊端是什么。

双币制的初衷当然是希望代表资产的部分通证升值,大家通过持仓就能享受价值提升,维持稳定的社区治理,大家用手上的票来使项目运行得更好,而代表燃料的部分就维持住相对稳定的价格就好,既不要暴涨也不要暴跌,这样大家才能放心用,越多人用生态才会越繁荣,生态繁荣会带来价值的提升,那么你的权益通证的价值也就提升了。

然而币用不炒只是一种理想,无论GAS,还是VTHO,都逃不脱炒的命运,比如VTHO,它的价格比权益通证VET还高,从整个经济体系来看,这样的行为明显不健康,不能长久。

很多的经济模型,默认人们是理性的,这一点我相当不认同。博弈论成立的前提,是所有参与的个体都是信息堆成、足够理性和智慧的,这样就会达到纳什均衡,然而现实中几乎不可能出现,金融市场,乃至任何体系,都基本做不到,情绪波动是决定性的,所以我对这个治理理念始终存在疑问。

那么单币制呢,也有它的问题。

资产和手续费不分开,随着币价的大幅涨跌,你必须把打包价格交由交易方来决定,但如果硬性规定使用多少手续费,比如VET那样的,就会因为价格的暴涨暴跌,要么就是打包费用昂贵、要么就是节点没动力,而像ETH那样价高者先打包,在大量得交易面前,是否合理?会不会也使得实际打包手续费过高?也值得探讨。

今天就先讲到这,主要是先把问题抛出来,大家可以参考讨论。

离投票还有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内建议大家可以充分学习讨论,争取投出符合你们利益预期的票来。

本期讨论中,更多社区人的想法:

小夏:

我说下我的意见,关于增发和双币制。我认为,需要先能证明通证有用武之地,不够了再去考虑增发和双币,不然只会让坚定信仰者寒心造成大面积抛售。

在我看来,信仰者应该都跟我一样心态,在没有证实通证有价值的时候做任何决定都有损信仰者的利益,先做好本职工作才是正理。只有临界 (Hashgard) 先做大做强,让人们了解认可临界 (Hashgard) ,只要认可了,增发也好双币也好,顺理成章。

党啊:

小夏的建议我同意,增发或者双币我不太懂,但是我觉得投票的时间节点很重要,此外,我认为没有价值的通证投票是没有意义的。

Zealous:

分享我觉得很有意义,小夏说的建议我也很认可,只有把通证价值表现出来,社区才能更好的确认到底是应该通胀,还是选择双币机制。

我个人是更加看好通胀模式,因为双币机制就像分享所说,“只用不炒”是不太现实的,那么炒作价值呢,交易所是不是会愿意上线燃料通证,很难说。而且燃料通证如果涨跌太严重,也明显不符合我们的利益。以太坊和EOS的单通证,定期通胀模式,我觉得是相对而言比较成熟的。

那么,看了那么多之后,你又如何看待单双币制呢?未来,我们还会有更多关于经济模型的探讨,欢迎加入我们的讨论!

- END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临界学院 | 临界经济模型--社区关于单币制与双币制的探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snz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