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为政篇》三十而立:三十岁那年,你慌了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26497026/b9474d8f23c14b16.png)
2.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原句译文:
孔子说:“以政令来管理,以刑法来约束,百姓虽不敢犯罪,但不以犯罪为耻;以道德来引导,以礼法来约束,百姓不仅遵纪守法,而且引以为荣。”
解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用使命、愿景和价值观来管理公司
如果一个公司只想通过规章制度来约束其员工,时间长了一定会出问题。
因为大家觉得只要遵守规范就好了,不会努力创新,连干劲都会减弱。
我们平常说的官僚主义,就是在这种模式下滋生出来的。
如果一个公司有明确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然后再明确告知员工企业红线,那么这个公司将会充满活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26497026/2c5fa337b77cb20e.png)
2.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原句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候终于发现了学习的乐趣,并且立志于此;三十岁时有了自己安身立命的本领;四十岁时,我已经不会轻易被外物诱惑;五十岁时,我学会和自己和解;七十岁时,我已经能做到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可是不会给他人造成伤害,也不会触犯法律。”
解读:
你对“不惑”和“知天命”是不是有误解?
很多人把“不惑”理解为不困惑,即什么事都明白。
这个世界上让人难以理解的事情还有很多,且事物更新如此之快,怎么可能一到四十岁就自动明白呢?
不惑的真正含义是“不惑于外物”,也就是没有年轻时那么多的欲望,也不再会被轻易诱惑。
而“知天命”的含义不是五十岁时人生就已定型,再努力也没用了。而是人过半百之后,我们能够真正了解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放过自己”,从容地活在当下。
三十岁了,我还是个普通人……这辈子是不是就完了?
我们之前或许受“出名要趁早”这句话的影响太大了,所以才觉得三十岁已经很老了。
实际上按照现在的科学发展程度,人类的寿命会逐渐变长,甚至以后三十岁有可能会被定义为青春期。
所以不要给自己划定界限,重要的是手头上正在做的事,朝自己心中的方向努力。
如果人生没有目标,那才真的是完了。
政令或者说法律是最低的行为标准,实行形式是外在强制性的。而道德是由内而外表现的尊崇规范,虽不是强制性的,但表述了人类内心的理想需求。
“惑”或者“不惑”,其实都是人生成长的过程,是对生命的感悟。
人生处处兼修行,道理也在于此。
你觉得什么状态才是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呢?
《论语》——三十而立:三十岁那年,你慌了吗?与君共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