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恩行旅 66
第六十六课 我的幸福与我的任务是同一回事。
本课继续延伸「我的幸福与任务」之主题,特别是针对「幸福与任务」两者一体不分的深意多所著墨。简而之,幸福的唯一途径,即是接纳耶稣的教诲;而以耶稣为师,代表着我们接受了宽恕的任务。除此之外,别无幸福可言,只因人间的幸福必然稍纵即逝。
(1) 你一定已经留意到,我们最近的课程一直在强调「完成你的任务」与「活出幸福」之间的关系。因为你至今尚未真正看两者的关联性。其实,它们之间不只有关,根本就是同一回事。形式虽然有所不同,内涵则完全一致。也就是说,「完成我们的任务」是因,幸福则是果。一旦宽恕了自己的罪咎、仇恨和痛苦之念,所余的唯有幸福,因为因与果原本一体不分。
「一体性」这个重要观念,可说是贯穿《奇迹课程》的一大主题,它不仅是天堂境界的特质,连分裂妄心也有同样的属性。总之,因和果,观念与源头,内在与外在,全是同一回事。因与果之所以不可分,只因观念离不开它的源头,后果离不开它的起因。再言说一次,「接受我们的任务」是因,而幸福是它的必然果报;在真理之境,两者是浑然不可分割的一体。
(2:1)什么才是你的任务?这是小我始终在与圣灵争斗的根本问题。
对小我而言,生存乃是我们的天职。为了生存,我们不能不把分裂的责任投射到他人身上,如此,我们便再也无需面对自己心灵当初选择小我的那个决定了。无庸赘言,这纯粹是单向的战争,因为圣灵对小我打造的幻相一无所知,祂只知道我们选择了与幻相认同。话说战争,总得两方交手才打得起来,但圣灵压根儿不可能跟小我交锋(上主更不可能了),这个事实保证了「天人无战事」!这个「非战」的性质,就是《奇迹课程》的「不设防」原理,也是救赎的本质。小我在分裂那一刻虽然向上主宣战了,但这个分裂根本不曾发生,因为上主对它一无所知。凡是没被认可的幻相·始终就只是个幻相,除非跟它杠上了·这个幻相才会在我们信念中得真实无比。分裂之梦境就是这样被我们弄假成真的。然而,只要选择了救赎,疯狂之境立即化解,我们便会再度意识到自己原是基督,而这个终极身分才是无上的真相。
(2:2)它不断与圣灵争辩什么才是你的幸福所在。
每当我们痛下杀手之际,一定是小我最痛快的时刻·只因痛下杀手或坐以待毙正是它的处世原则。无怪乎,当别人付出代价而我们满全了自己的欲望之时,必是小我最快乐的一刻我赢你输·痛快极了!只要看看运动场上大获全胜的球员反应就可见一斑了,他们互相狂拥,喜不自胜,就因为对手输了试想·如果对手赢的话,他们还可能如此快活吗?运动场的游戏规则从来就是「不能双赢」。不论我们是运动场上的一员还是观众席上的球迷,外表看来毫无恶意的反应,但却十足反映出小我思想体系极其狠毒的一面—非此即彼,非你即我。
然而·圣灵对这一切只会如此温柔响应:你只是误把自己的诠释当成真相而已。你错了。但是错误并非罪恶,你的错误也篡夺不了真理实相的宝座。上主永远君临天下,唯有祂的律法对你及世界有约束力。祂的圣爱才是唯一真实的存在。恐惧只是幻觉而已,因为你其实与祂一样。(M-18.3:7~12)
圣爱对我们无条件的接纳,才是真正幸幅之所在。
(2:3-6)这种斗争并非双向的。小我发动攻击,圣灵从不理会。祂知道你真正的任务是什么。祂知道你的幸福在哪里。
圣灵绝对不会响应小我的·因为对祂而言,根本没有什么好响应的,祂是我们内在真相的倒影,怎么可能理睬幻相?祂一回应,岂不是把幻相弄假成真了!耶稣在〈正文〉解释过(我也一再引|用过),圣灵只会善尽提醒之责而已,祂既不强求,也无征服或控制我们的意图。除了提醒真相以外,祂什么也不做。耶稣继续解释下去:
上主的天音总是如此宁静·因为它传达的是和平的讯息。和平比战争更有力量,因为它有疗愈能力。战争代表分化,而非增益。奋斗也不会带给人任何益处的。「人纵然赚得了全世界,却赔上了自己的灵魂于他又有何益处?」你若听从了错误的声音,便会忘失自己的灵魂。(T-5.II.7:7~12)
就因为我们曾经听信了「错误的声音」而陷入斗争,失落了灵魂;这个内在的冲突一遇到圣灵的平安,便会自然止息。只要不与之对立,那些假想敌根本没有立足之地;看似烽火遍地的战场,也「终将隐没于它所源自的虚无中」(M13.1:2)。
因此,我们只需把小我的攻击幻相带到圣灵的真相前,「真相对它们视若无睹」(M-14.1:10);那些虚假的现实旦不被认可,当下便瓦解了。圣灵怎可能去响应它们?
问题是,小我仍会锲而不舍,拼命将冲突弄假成真。话说回来,任何冲突绝对少不了对立,一方获胜,另一方必输。然而,在圣灵眼中,并没有对立的两方;真正存在的,唯有上主,此外无他。也因此·圣灵若要帮助我们摆脱冲突,只会点醒我们:「冲突根本就不存在,也没有问题有待解决,更没有敌人需要对抗或征服。」唯独只有这一真相,方能让我们平安无虞地活在幸福中。
(3)今天我们要试着略过那毫无意义的斗争,回到你真正的任务上。我们不再参与「究竟是什么任务」的无谓争辩。我们也不再重蹈覆辙为幸福妄下定义,更不自订寻求幸福的途径这类徒劳之举。我们不再放纵小我,听信它对真理的挑衅。我们只会为自己能够看清真相而感到欣慰。
同样的,《奇迹课程》化解小我之道,就是要我们好好正视它,此外别无他求。只要我们能真正看进去,必会恍然大悟,那儿什么也没有,因此根本没有必要去界定小我,也无需去眼它那一套思维争辩。如此,我们当下便能越过它的虚幻本质而直抵真理之境。容我再次引「用下面这两段重要的话:
不愿正视幻相的人,必然受制于幻相;因为「不愿面对」本身即是对幻相的一种保护。你无需逃避幻相因它伤害不了你。我们一起深入探讨小我思想体系的时刻到了,只要我们同心协力,这盏明灯便足以驱散我的阴影;你既已明白小我并非你之所愿,表示你已准备妥当了。……我们会在「小我的运作模式」这一课深入一段时问,只因你已将它弄假成真了,若想超越过去,不能不先正视它的存在。让我们静静地起化解这一错误,方能越过错误而一睹真相。
疗愈之道无他,只需清除挡在真知之前的种种障碍。除非你能直接面对幻相,不再袒护,你才驱除得了它们。即使你一眼看到恐惧之源,也切莫害怕,因你已明白,那恐惧其实虚幻无比。(T-11V.1:1~3,5,6;2:1-3)
显然的,一向被我们当真的小我,根本引发不了任何后果,这一领悟乃是宽恕过程不可或缺的一环。小我既然造不出因,表示它根本就不存在。
我们不惜为此生打造出一个虚假的任务(即特殊性),只为了取代自己真正的任务(即宽恕)。耶稣在此训练我们看清这一事实,如此·我们才可能忆起自己的终极真相。请留意他只要求我们正视虚妄的那一面,因为幻相必须先带到真相前,小我的黑暗才会在真理光明中烟消云散。
(4)今天「长式」练习的目的就是要你接受一个事实:上主赋予你的任务与你的幸福之间不只具有极真实的联系,它们其实是同一回事。上主只会赐你幸福。因此,祂所赋予你的任务必是幸福无疑;纵然它们看起来好像是两回事。今天的练习就是帮你超越两者外表上的差异,认清它们在真理内的同一内涵。
在这里·耶稣将表相与真相作了一个关键性的分野,这个区别,所根据的,并非外表上的差异,而是我们的内在经验。
自古以来,不少灵修人士被各种宗教或修行传统熏陶出一个疯狂的信念·认为神明要求人们牺牲,若要完成一生的任务,便非得付出痛苦的代价不可。耶稣在〈正文〉第三章一开始就针对「连上主都会为了救恩而亲自迫害自己的圣子。」(T-3.I.2:4)
那种疯狂观念提出反驳,在下面这段引文,他继续针对十字架的安见痛下针砭:
上主从来不信因果报应那一套。那绝非天心的创造模式。他不会抓着你的「恶行」,跟你过不去。他怎么可能为了你的「错」来修理我?你必须认清这种假设是多么的荒谬,而且把这一投射的来龙去脉看得清二楚。因为这类错误必会衍生出一连串类似的错误来,包括相信上主遗弃了亚当,并把他赶出伊甸园之类的故事。这也是你不时地认为我在误导你的真正原因。……上主从来不知道牺牲这一回事。这观念纯粹是恐惧引发出来的,受惊的人会变得非常凶恶(T-3.I.3:410;4:12)
没有错,这类由恐惧引发出来的凶恶无情·往往不仅针对别人,同时也一样不留余地地指向自已。本课的题旨「我的幸福与我的任务是同一回事」,用意就是要修正「神明要求牺牲」那种扭曲至极的信念。毕竟而言,千古以来,多少人已经因为这个观念而吃尽了苦头。
承接上述的讨论,延续到本课第五段·耶稣改用逻辑三段论证来证明整个论点的可靠性。(5:1-4)
练习长度约莫十至十五分钟左右,开始时,先复习一下下列的观念:上主只会赐我幸福。祂已将我的任务赐给了我。因此,我的任务必是幸福无疑。
三段论证中,如果第一句和第二句是真的,第三句必然正确无疑。换句话说,第一个前提「上主只会赐我幸福」,以及第二个前提「祂已将我的任务赐给了我」既然是真实的,「我的任务必是幸福无疑」便成了完全中肯合理的结论。
耶稣采用三段论证的目的,无非要我们明白,不论我们在世间努力做了什么,也都没有一事能带来幸福。话说回来,我们必须先看清自己所有的努力不只失败了,而且还一败涂地如此,才会打从心底说出「必有另一保路才对」,恍然大悟自已遍寻不得的原因所在-----原来是找错了地方。而今,如果想找到真正的幸福,唯有进入心内,向那位真正的师尊请教。耶稣接着说:
(5:5~6:6)纵然你还无法接受这一结论,至少试着看出这一论证的逻辑性。除非前面两个前提有误,结论才可能错误。那么我们在练习时,不妨先反省一下这些前提。
第一个前提:上主只会赐我幸福。当然,这也可能是错的,但它若是错的,你必须把上主界定成祂所不是之物。爱不可能给出邪恶;凡不是幸福的,必属邪恶之类,上主不可能给出祂所没有之物,他也不可能拥有祂所不是之物。除非上主只会赐你幸福,否则祂必是邪恶的。你若不接受第一个前提,就只有相信上主是邪恶之辈这个界定了。
耶稣所点出的关键是,如果我们不相信上主只可能赐人幸福就会把祂想成「两面神」,一个不仅给人幸福,还会给出其它东西的那种神明。正如同《圣经》的那位神,祂给人幸福,也让人痛苦;给人生命,也给人死亡;给出美善,也给予邪恶。耶稣在这部课程所深刻描的上主,不折不扣的,正是为了修正《圣经》那位善恶兼具的「两面神」之形象。他斩钉截铁地告诉我们,上主只可能赐人幸福,因祂只知道圆满体,因此,祂也只会给出自已,而不可能给出其它任何东西。原因是,根本没有「其它东西」存在。
如果上主能同时给出幸福和邪恶,就表示邪恶也属于上主的一部分。请别忘了,「观念离不开它的源头」。根据这个逻辑来推衍·邪恶若真的存在,而上主又是一切的源头,那么邪恶必然源自上主,这表示真神内不只有上主,还有魔鬼。因此·耶稣要求我们好好深思一下,这可能吗!
下一段开始讨论第二前提:
(7:1~4)第二个前提:上主已将你的任务赐给了你。我们己讨论过,你的心灵只有两部分。一部分属于小我统辖,由一堆幻觉组成。另一部分则是圣灵的居所,即真理所在之处。
不说自明·这儿所描述的当然就是心灵分裂出去的正念之心和妄念之心。
下面这句话显然是指我们所谓的「抉择者」,也就是心灵的第三部分。
(7:5)你只能从这两个向导中任选其一……由此可知,我们心中必然还有另一部分,能在小我和圣灵之间作选择。
(7:5)……而你选择的结果也不外乎两种:一是小我必然引发的恐惧,另一是圣灵一直在给你以取代恐惧的爱。
世间只可能有两种结局(或者说两种后果、两种内涵)不是爱,就是恐惧。其它的一切不过是爱或恐惧的种种表达型态而已。难怪耶稣在第六十四课说过:「表面看起来很复杂的事,内涵未必复杂。」换言之,世界形成的目的就是要蒙蔽或迷惑我们,不论它看来多么复杂,本质上其实是一个单纯的选择如果选择了小我,就得承受恐惧与痛苦等等不幸结果;
倘若选择圣灵,就能享有快乐与平安的幸福结果。一切就这么简单。
(8)如此,你的任务若非出自那为上主发言的天音,就是出自你为取代上主而营造出来的小我。哪一个才是真的?它若非上主赐你的任务,便是小我的赠礼。小我哪有什么礼物可以相赠?它本身既然只是一个幻觉·所赠之礼将是何等虚幻!
耶稣明确告诉我们,小我是给不出真实体物的,因此,它船的礼物没有一个是真的。唯有上主才有资格赋予我们任务。说到这里,我们又回到一个老问题:我们心内还有一部分神智不清,它偏爱小我的分裂舆独立个体的「礼物」,宁愿放弃上主的一体大爱之礼。纵然小我的「礼物」只会带来痛苦及折磨,我们仍乐于承受这一苦果,只为了确保自己能继续存在( existence)。这就是何以然身为导师的耶稣,最大的挑战莫过于令我们相信:
幸福只可能来自选择回归存有( being),也就是我们的真实自性。
(9)在今天的「长式」练习中不妨深思一番。并且反省一下,你内心对自己的任务存有多少种幻觉?你曾以多少种方式跟随小我的引导去寻找救恩?你找到了吗?你感到幸福吗?它可曾带给你平安?我们今天必须对自己非常诚实。诚实回顾一下它所带给你的种种后果,并反省一下,你希望小我带给你幸福,岂是合理的期待?然而,小我是圣灵之声以外唯一的选项。
耶稣再次叮咛我们,务必好好看紧自己的小我。若想忆起上主赋予我们的任务,我们得先看清小我已经赋予自己哪些任务来取代上主的礼物。此时,·耶稣要我们彻底诚实地反问自己,这些任务(甚至可说世间任何一物)可曾带给我们任何幸福?毋庸赘言,耶稣并不是指我们偶尔会经历的「如愿以偿」那种稍纵即逝的快乐。他所说的那种幸福,深湛到没有一物能够撼动它分毫。
请留意,在阅读和操练《奇迹课秆》的过程中,耶稣一直要求我们诚实,欠缺了这种深度的诚实,小我就会趁虚溜进我们的潜意识兴风作浪·不只让我们这一生不好过,还让整个世界都不好过。
到了第十段,耶稣又重申了另一重要的奇迹理念-----非此即彼。不过,这儿指的并不是小我层次的「非此即彼」,而是更究竟的层次,「若非上主,就是小我」,两者既不可能并存,更不可能同为真实。
(10:1~4)你若不听从疯狂之声,就会听到真理之言不妨想想我们这结论的前提,试着选择真理吧!这一结论是我们唯可能共享之物。因为这是上主亲自分享给我们的。
正因为这是上主亲自分享给我们的。必然真实不虚;此外,全是谎言。这么一个无比单纯的结论,全然反映出我们的抉择之单纯性---选择上主就等于拒绝小我的疯狂;反之选择了小我,不啻拒绝上主的真相。前者只会导向幸福,后者必定沉沦苦海。还有比这更单纯的事实吗?
(10:5~8)相同的就是相同的,不同的就是不同,今天的观念乃是导向这知见的另一大步。一边全是幻相,另一边全是真相。愿我们今天设法明白:只有真理才是真的。
可以说,这个主题贯穿了整部的《奇迹课程》。例如耶稣在〈练习手册〉的「何谓最后审判?」曾说:「基督再度来临带给上主之子的礼物,即是让他听到圣灵的宣判:凡是虚妄的就是虚妄,凡是真实的则千古不易。」(W-PII.十.1:1)再次,我们又回到了「非此即彼」之原则。另外在〈正文〉第十五章,我们也读过一段新年的祷文:「让我们以『同等』的心对待一切而使这一年有所『不同』。」(T-15XI.10:11)
换句话说,在正念之境,我们必会经验到「所有事情全是同一回事」,因为它们全都为同一个宽恕目标而存在;唯独此宽恕能带给我们幸福。
然而,对小我来说,追求幸福的途径彷佛很多,最让我们感到自己与众不同的,莫过于「我快乐,你不快乐」----我若真想快乐·你就得失败,我才会显得与你不同。我们丝毫不明白,如果我不快乐,你怎么快乐得起来?反之亦然。因为我若伤害了你,自己便不可能不受伤;我若宽恕了你,自己也不可能不蒙受宽恕的。只因我们毫无不同,是同一位圣子,这位圣子的妄念之心负责攻击,正念之心负责宽恕,如此而已。〈正文〉第二十二章最后为「神圣关系」作结论时·所强调的正是这一观念:
只有相异之物才会彼此攻击。你便理直气壮地下此结论:既然你们能够攻击,表示你与弟兄必是两个不同的生命。圣灵的诠释恰恰相反。他说,正因你和弟兄不是两个生命,所以你不可能攻击他。两种论证各有自己的逻辑,也都言之成理,但却无法并存。若要确定哪一论证才是真的,你只需答复一个问题:你和你弟兄真的是两个不同的生命吗?从你所能了解的立场来看·你们确实不同,因此才会彼此攻击。
在两种答复之中,这一诠释反倒显得天经地义,因它比较符合你的经验。为此,你亟需另一种真正贴近真理的经验,教你看出什么才是天经地义,什么才是真实不虚的。(T-22.VI.13)
(11)至于「短式」练习,你若能每小时练习两次,必然获益匪浅。不妨按照下面建议的形式练习一下:
我的幸福与我的任务是同一回事,因为两者都是上主的恩赐。
这句话所需的时间不会超过一分钟,甚至更少;慢慢地复诵一边说,一边想想它的深意。无疑的,我们会很惊讶自己居然这么容易就忘了这个练习-----每小时才练习两回,并不需要太多时间,默默念想宽恕带给自己的幸福。
但小我可不同意,因为它会满怀忌妒,企图吞占每个「不种圣」的一刻。为此,如果我们做不到每小时练习两回,不妨反省一下自己对这个练习的抗拒。但要记得与圣灵一起去看,如此,就不会掉入自我批判、内疚等等小我的陷阱。你会发现,每宽恕一次自己忘了练习,所带给自己的回报,是那么不可思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