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梵高是用生命的力量在创作油画,在生活里千万不要议论他人,妄自菲薄,更不要说三道四,妄加揣测,更不可以以讹传讹伤害他人,在圣经、古兰经、佛经里都严明指出的同一条规定,就是需要警言善行。他很敏感,压力很大,在外加的言语都深深的刺伤了他的心灵,他的自画像没有笑脸,都是愤怒和无助,他在画其他人的自画像也是一样的难过。
梵高,他眼中的世界和普通人完全不一样。他眼里看到的不是景物而是不一样的内心世界,用内心去表达情感,用颜色去渲染心灵,有时候很压抑的颜色是1887年他所创作的作品,如果你也很敏感,你会被感染,因为他当时非常自闭和压抑,是自闭症患者。梵高的每幅艺术作品都具有极高传递性能量!因为他都是走在极端上,不是热烈就是冰寒,既是火也是霜。梵高在1888年的创作作品,是他的巅峰时期,那个时间他搬去了法国乡村,心情大好,压抑颜色的风格大变,那个时期里他创作了世界著名的星夜、星夜下的咖啡馆,向日葵,收割的人等几百幅世界名著,都是当时的代表作品。他的颜色和莫奈一样印象派,非常的敏感,后期色感极强,这就是区分普通人的关键。色感代表了世界上的第7种感知能力,就像第六感一样,有预兆性。是极少有人可以拥有的。在技巧上咋看之下是一个个线条和明暗结构。这个结构认知谁都可以,何况他有时候结构和透视根本不注重,都是歪歪扭扭,透视比例也不正确,但是这都不是重点,重点不是结构和明暗,重点是他的作品里可以深刻记住和感受大自然的魅力,特别是风的流动,在画面里万物皆有动感和流动,感觉风能说话,树叶有灵魂能说话,万物活了起来,都扭动起来,扭曲着看着他,他看着他们都可以和他说话,感觉他不再孤独一般。他活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和大自然的万物对话。梵高的作品随着线条和风的流动来暗示与表达生命的沉起和沉落。他的点画法,就是梵高艺术家的专利,他能敏感的感知万物有点而生的能力和力量,他能感受光明光芒四射的阳光,彷佛光明的力量可以与他对话。不幸的是万物都有相对性,他也能极致敏感的感知黑暗的力量来袭,他能感受来自灵魂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呐喊。他是行动派,等不了。他更想抓住生命的每分每秒,所以他的行为让很多人不能理解。在电影中普通人遇到了下雨,躲雨都来不及,而他不是,他要记录雨和自己的对话,他要记录和练习雨的那份感觉怎么表达在创作里,他记录天空的色彩,记录风吹大地万物的灵动中,记录闪电的记录刹那光影交错的变化。其实他就像一名自然科学的记录者,时时刻刻用油画记录他的一生,他在雨中激动的不已顾不上雨会淋湿衣服,只想把心里感受到的雨水的感觉,微妙的用画笔记录下来,因为他太寂寞,寂寞就是最好的爱,他把最温暖的爱传递给了作品,也把最孤独的心赐给了作品。可惜的是,当时1988年,很少人能接住这一份微妙神奇的感觉,很少人真的去理解大自然风流动的气息,大家只买写实油画,忽略了他想传递的爱。
如果哪怕出现一个人去拯救这份爱,他就不会这么早选择离开,电影最后实在忍不住含泪,因为他极热烈也极害怕,他极恐惧也极心动,他极自闭也极热情,他极勇敢也极懦弱,他极向往自由的孤独却又极渴望相应热闹的瞬间,他是火,他也是霜,但是,在我心里我真的想拉他一把,哪怕一点点帮助和关心,因为我相信他的光芒大过黑暗的极致。他最后自杀了,他选择解脱出来,他,敢爱敢恨,他就是梵高。
他是矛盾体,他的作品就是一切,其实除了梵高,我们都需要最坚强的后盾,就是爱。没有爱,谁能扛住这样的冷漠无情。我希望在冷眼旁观的这个世界里,同样也有激情澎湃的你和我去拥有拯救世界的雄心和梦想。———献给梵高.Amine婉 2017.12.0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