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几个朋友一起聊天,聊到了夏天大家讨论最多的话题:减肥。
小红定了目标,3个月减肥30斤。开始节食、做运动,坚持了一个月后体重减轻了10斤,自己实在受不了这种虐心的生活,放弃了。后来放开了身段吃,减肥没有成功,体重反而增加了10多斤。小丽虽然没有像小红这样一个月就放弃了,但他坚持了两个月之后,体重只有相差两三斤,跟没减一样,她觉得这个减肥也太难了,也放弃了。
讲到减肥这件事,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减肥实在是太难太痛苦了,根本就无法做到。关于减肥,无论是减肥的医生或者减肥专家,他们都强调两个原则:一是管住嘴,二是迈开腿。可为什么却有那么多人难以做到呢?
今天读了一本书《微习惯:简单到不可能失败的自我管理法则》,终于明白为什么减肥那么困难了。因为减肥这件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它需要坚持。要长期的坚持做一件事,不仅需要意志力和动力,更加需要大脑形成这个习惯,这样的话才能持续地去做这件事。
要养成一个习惯,实在是太困难了,特别是这种折磨人反人性的时间更加是难上加难,而减肥这件事就是反人性的,所以很多人都觉得很难做到。其实减肥这件事也可以通过建立微习惯去慢慢实现的,它需要方法和过程,其实生活中大多数的事情,也是可以通过微习惯慢慢去改变的。
《微习惯》这本书由美国作家斯蒂芬.盖斯写的。作者通过建立每天做一个俯卧撑的微小习惯,两年后让他拥有了梦想中的体格,而且成为了一名每天都能坚持写文的作家,实现了他出书的梦想。
通读整本书,可以分为三大方面的内容:
什么是微习惯?微习惯有哪些特点?
微习惯有哪些作用,对生活有什么影响?
如何建立微习惯,需要注意什么?
一,什么是微习惯?微习惯有哪些特点?
1,什么是微习惯?
作者在书本中讲到,微习惯是指微小的积极的行为。
第一,它是非常微小的,第二,它是一个积极的行为。
微小在这里指的是不费吹嘘之力就能完成的事。比如作者在书本中讲到,让你捏一下你的鼻子。这个习惯,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的,根本就没有消耗什么力量。而且这个习惯用时是非常短的,可以几秒或者几分钟之内就能完成。
关于积极的行为,指的是对生活或者是身体有积极作用的,比如健身可以提高身体素质,有利于健康就是积极的行为;而抽烟喝酒这些不利于身心健康的行为,就不是积极的行为,不算是微小的习惯。
2,微习惯有哪些特点?
①几乎不消耗意志力。
因为它微小的原因,几乎都是大脑下意识去完成,不需要意志力去支撑。比如作者在书本讲到,每天坚持写文章,假如要写3000字,不仅需要意志力和动力去协助自己,也很有可能完成不了。但是他现在制定了一个微小的习惯,每天坚持写30~50字,他每天很容易就能做到。因为这个习惯就不用伤害自己的意志力,只要每天坚持去做就行了。
②微小的习惯扩展自己的舒适区,一步一步的向前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关于舒适区很多人都知道,它指的就是大脑已经习惯了的行为,属于安全区域,不用做出改变。就好比我们工作了很多年的的地方,已经形成了习惯,是属于安全区域。拓展舒适区,在安全区域内的地方往外试探,一步步拓展自己的能力。比如刚学会开车的时候,都往往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先练习,再去大的公路上,到现在自由熟练的上路
二,微习惯有哪些作用,对生活有什么影响?
①能够立马做出行动,征服消极情绪。
很多人都说自己有拖延症,其实拖延不仅是自己意志力的问题,更多的时候是因为面对的目标太大,自己无从下手,因此而产生了拖延。微小的习惯,因为它太微小,而且根本就不用消耗自身的意志力,目标也比较小,往往去做就能够完成,所以它能够让人立马做出行动。
比如作者他认为坚持每天做30分钟的运动是天大的难事,根本就不可能完成,所以他根本就不去做。他在做之前就觉得很困难,不想去做。但是他后来制定了,每天坚持做一个俯卧撑的习惯。做一个俯卧撑,只要没大病的人都能够做到这个简单的动作,大脑会觉得这是件容易的事,立马就去行动了行动了就会产生一个反馈。比如我做完一个俯卧撑之后,感觉自己很有成就感,大脑形成了一个正向反馈,觉得自己很开心很有能力,那样的话,大脑之后就算多做几个也会保持那种幸福感。消极的情绪随之消失了。
②增加正念和意志力,拓展自己的其他内在能力。
假如一个人每做一件事都是成功的,他会觉得自己的能力和信心,都会大大的增大。一个人有了信心,做起事情来就会感觉毫无压力,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很多人都说自信是通向成功的道路。有自信的人,他会无条件的相信自己,努力去生去克服生活中的每一个障碍,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的前进。正念能够平复一个人的情绪。一个人能够保持一个情绪去工作,不受外界的影响,他创造的成绩往往也是好的。一个人的意志力增强了,他对结果的承受力 也会大大的增强。。比如,在减肥的时候,受不住外界美食的诱惑,就容易失败。但如果一个人的意志力足够强大的话,他就会抵制这些诱惑,做对自己有好处,对目标有帮助的事,到最后帮助其实现目标。
③能够减少行动前的阻力。
目标太大的话,往往会害怕。行动会受情绪的影响,会不愿意去做,行动的阻力就变得大了。比如爬山的时候,一开始你就想着一个小时之内跑到山顶,那往往会让你退缩,不想去做。但假如,你说先去爬,爬累了就休息。你觉得这时候毫无压力,那就立马行动起来了。
三,如何建立微习惯,有哪些是需要注意的?
1,如何建立微习惯?作者在书本讲到了8个步骤,概括的分为以下几点:
①选择适合你的微习惯和计划,挖掘每个微习惯的内在价值。
习惯要与自己的目标相符,这样实践起来才更有意义和价值。比如,你的目标是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那么建立每天写50字的微习惯。这个习惯是有利于自己的近期目标的,一边学一边写,会形成反馈,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总结,反复练习,直到最后写出读者喜欢的文字。
②明确习惯的依据,将其纳入目标,服从计划安排,提高期待值;给习惯自由
明确习惯的依据,是想清楚这个习惯是为什么建立的?是用来提高或者代替哪个不良行为的。比如,我确立了每天背一个英语单词的微习惯,这个习惯因为我要提高英语成绩,顺利通过托福考试而制定的,那么我每天都要把这个习惯纳入自己每天的计划中来,不随意改变。自己做好了计划,就必须服从自己的时间安排,保证完成任务。习惯并不是不能改的,有时候因为一些事耽误了,可以延后,但保证,每天都去完成,给自己足够的体谅,这样大脑也会更愿意接受这样的行为。
③建立回报机制,奖励提升成就感。
大家都想付出就有回报,这是人之常情。当自己建立了一个习惯,并且顺利的执行就应当给自己适当的奖励。生活中需要仪式感,而这个奖励就属于仪式感中的一类。这不仅能够提高自己成就感,也能提升自己的幸福感,让自己更加努力地去做好这件事。比如,还是减肥这个事,当自己的体重减到了一定的程度就可以先给自己买几件漂亮的衣服来奖励自己,让自己更有动力去做这件事
④记录与追踪完成情况,留意习惯养成后的标志。
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个长线过程,需要自己记录和追踪其情况。当有一天发现自己做某件事再也没了抵触情绪,下意识地去做,说明自己已经养成了这个好习惯,那样的话就可以开始为目标培养下一个微习惯了
2,注意事项
①不自欺欺人,满意每一个进步点。经常回报自己,保持头脑清醒。
②提醒自己这个是很轻松的就能做到,产生抵触情绪时,修改目标。
③不小看每一个微小的进步,用多余的精力超额完成任务,不制定大目标。
读完《微习惯》这本书,我明白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事:要改变一个坏习惯是很困难,快速地建立一个好习惯更加是难上加难,那么这个时候,可以用迂回战术,先从容易的微习惯开始下手,再慢慢的养成一个好习惯,从而达到自己的目标。比如,减肥管住嘴这个习惯,我一时半会做不到,那么我可以把吃零食,膨化食品的习惯换成吃水果、粗粮,这样,慢慢地一步步地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