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社会化的传统空调的使用,其高耗电加剧全年变暖趋势,而全球变暖造成天气炎热又促使人们更多开空调消暑,形成了一个死循环,时代在召唤不用电空调。
格力作为空调世界第一的企业,曾经探索过不用电空调,没有成功也没有助力其市场竞争力,在今年空调业绩被反超之下,更无暇对不用电空调发声。面对时代的召唤,格力迷失在不用电空调之外将是国家的损失。因为格力好赌,钳温器就与之“赌”不用电空调,厘清它“空调不可能不用电”的错误观念。
碰巧的是,由印度政府支持的“全球冷却奖”活动近期将有结果,这项始于2018年的活动,针对数十亿传统空调使用所带来的高耗能、全球升温,要开发出更加节能的冷却解决方案,以避免到本世纪末全球气候失控,在追求不用电空调上是与时代同向而行的。格力是进入决赛八个项目中唯一中国技术。
全球冷却奖似乎是为格力量身打制的活动,因为格力在此之前已经有光伏空调,格力先后视其为“不用电空调”、“不用电费的空调”的颠覆技术,按照格力这样的看法,简直是预订了该活动的金奖。格力也应该对此金奖有期待,因为从媒体宣传看,格力对入围决赛还是深感自豪的。
让人疑惑是,光伏空调缺席全球冷却奖。正在全力以赴与美的、奥克斯鏖战国内市场而无暇顾及活动之时,用功成名就的光伏空调出征更稳妥,按照格力的宣传,光伏空调作为惊艳世界的颠覆技术,有市场有赞誉,全球冷却金奖应该探囊取物。但是,格力参赛的却是一个名不见经传、具有“印度特色”的技术方案。若说杀鸡焉用宰牛刀无需光伏空调出马,但明显可以看出,该“印度方案”虽然讨喜,刀刃却不锋利, 对原本手拿把攥的金奖并没把握,因为它并不比其他几个决赛项目更具特色,也都不具备颠覆性——2019年3月4日主办方之一、国际能源智库落基山研究所常务董事Iain Campbell向记者阐述了他的观点:直到目前,主流制冷技术还是100多年前就已出现的蒸汽压缩制冷技术。空调行业的系统能效的提升依然受限,缺乏变革性的创新技术。
这样看,也有可能是光伏空调压根儿没有说的那么神乎其神,在真刀真枪的较量中恐怕会露怯,因为以八个决赛项目为参照,光伏空调同样受限于“100多年前就已出现的蒸汽压缩制冷技术”。所以,用一个新手出战比较稳妥——赢了,算再造辉煌,输了,李代桃僵,也不会让光伏空调从颠覆技术的神坛跌下,损伤格力的创新招牌和世界第一的声誉。
钳温器虽然没有踏上印度之旅,却不影响它是具有中国智慧的冷却新技术,钳温器制冷技术2018年同时被授权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1710275353.6、专利号:ZL201720439289.6 ),专利名称的“自源式钳温器”翻译成生活语言,就是不用电空调。它的原理框架是“热转化”,突破了现有“热交换”的传统制冷技术,也突破了逆卡诺循环现有空调原理框架,而全球冷却奖的入围项目都只是在逆卡诺循环现有空调原理框架内的改进。
所以敢与格力“赌”,是因为从《光伏空调诞生记》反映出格力科技创新上是“硬件硬软件软”。
硬件硬,格力创新硬件当然是硬杠杠的——品牌、资产、专利数、研究所和研究人数。软件软,主要是指其创新文化缺乏灵魂。表现在光伏空调上,格力“空调不可能不用电”的判断轻率、自负;光伏空调只是一个错误路标下尝试的组合技术,并不是颠覆技术;即使只是组合创新,光伏空调也不失先驱价值,但是浮夸光伏空调作为营销噱头,却是利于企业却贻害社会。
1、创新心态浮躁
格力把光伏空调包装成“不用电费空调”来山寨“不用电空调”,并将组合创新标榜为颠覆性创新、把创新当做营销噱头、奖项收割机。这点从格力参赛全球冷却奖的项目也可以看出,其所强调的“印度特色”虽然增加了获奖机会,却严重局限了它的应用市场——全球冷却奖开宗明义是全球冷却、而非印度冷却。例如,这个方案就不能很好解决我国自己的问题,目前我国才是世界空调用电量第一的国家,我国破解传统制冷技术的紧迫性,一点也不比印度更好;
2、创新立项和论证粗放、不规范
光伏空调的第一专利权人是董明珠。是因为她对北京雾霾的灵光乍现感悟而立项,也通过她和科研人员三言两语完成论证。看不到科研人员在前期有什么作为,科研人员更像是后期努力完成一项技术活儿而已。
即使研发实施后科研人员担当主角了,遇到技术难题就沮丧、迷失,还需要董明珠女士坐镇鼓气,就好比没有唐僧的坚持,别指望动不动就要分行李的猪八戒取回真经,这样没有韧性的、不成熟的创新文化也同样不足以研发颠覆性技术。
光伏空调从董明珠获得灵感,到完成上市时间只有短短的一年半,算是快餐,难保前期准备会充分。“猎手”空气净化器研发也表现如此——新冠刚刚肆虐,规律还未被掌握,格力灭杀病毒的“猎手”就已经推出,但是格力混淆了概念,在一个小时内杀灭病毒和新冠十几秒钟传染人是两回事儿,很难说“猎手”在新冠防控中有没有发挥作用。
正是缺乏前期规范的立项、论证,在研发过程遇到困难时,不讲规律、没有预案,只是悲壮地几十万一个电机、几十万一个电机地砸钱。这种喧嚣的创新运动,没有淡泊、孤独、坚持,戏剧化的英雄史诗很符合媒体口味,用悲壮煽情作营销噱头,娱乐化的调门越高,也越能赢得掌声和盲从,但试想这种土豪式的创新过程有几人承担得起?这种创新文化能够营造社会化的持续创新常态吗?
3、不良创新文化的误导
格力品牌具有很强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在格力的创新文化中,创新就像完成订单,只要想到随时能做到,没有失败,只要有魄力就应该成功,没有理由失败。格力演绎了一系列这样的传奇,但却矮化了创新的规律——颠覆技术其实需要对人类的使命感、顽强的探索精神、板凳坐的十年冷的厚积薄发。
格力用令人叹服的技术、制造、营销来包装光伏空调组合创新的实质——“不用电费”空调巧妙地文字游戏来山寨“不用电空调”,把其装扮成探索不用电空调的终极版,误导不用电空调的可行性。光伏空调不用电费但是还要用电,传统空调高耗电仍是其最大痛点,不过是其借用的是光伏发电。但是,光伏发电的问题也同时被移植进来。光伏空调其实被理解为“光伏发电站单独供应传统空调”更准确。它的组合创新也就一目了然了,即使富集先进技术其传统空调实质也并没有改变。一段时间以来,光伏空调的光鲜靓丽,很大程度上是格力制造力和营销力的强大而已,如果非说光伏空调是颠覆性创新制冷技术,那真是是皮大馅小——当“空调不可能不用电”成为真理,劣币驱逐良币,“不用电空调”被科技力量撂荒,不啻为时代之殇。
钳温器与光伏空调之赌是不对称“战争”。钳温器作为弱者一方,其优势是汲取格力创新文化的缺陷,以及货真价实的不用电空调技术方案,因此还不好说鹿死谁手。
钳温器制冷是自源式“热转化”实现降温,传统制冷则是外源式“热交换”:比如同样一杯热水,可以消耗掉它的热能来发电而实现自身降温;我们也可以用电扇等吹冷风、喷冷水强制其降温。这样看来,前者是热转化,后者是热交换。
钳温器制冷热水杯时,温差发电片热面贴水杯外壁,冷面暴露空气中,如果空气温度高于杯中水,可以先用预置电源启动发电片工作,转化的电能取代预置电源进入正常的工作状态。
另外,钳温器中,温差发电“转化掉”已导出目标物的热量的功能,可延时到合适的温差时进行,与制冷环节分离,这样方便易行,而传统制冷则必须与合适温差环境同步。 钳温器突破了逆卡诺循环在封闭空间,通过“热交换”实现制冷空气的逻辑,而是以日晒下墙壁等固液体为目标物,对其热量以更快的速度热电转化掉,使墙壁的热量入不敷出而减少,以使墙壁的温度降低,并进一步降低室内空气温度的“热转化”制冷。 利用热管的超导热、相变材料(固-固、固-液)潜热的巨大储热能力、以及热电转化部件的“快导出、多暂储、转化掉”,钳温器实现对目标物的钳温到人为设定温度。 正是对基础技术框架的突破,钳温器可以通俗地被理解为“不用电空调“或者“发电空调”。从长远看,钳温器可以极大改观传统制冷和空调对能源环境的负面影响。
热电转化部件作为关键部件有多种选择。温差发电作为热电转化的成熟商品,因为其工作环境对温差的要求和很低的转化效率,温差发电成为瓶颈使钳温器的应用受到局限。但是,团队知悉已有完善的热电转化新技术方案。
有能力就要承担起更大责任,格力创新文化中的“空调不可能不用电”是一个错误路标,使得格力乃至国内空调行业的硬件之硬,却没有汇集于不用电空调的研发。海尔有过“激活休克鱼”,当用先进的创新文化激活空调行业的硬件,认知不用电空调是可以实现的,引导它们超越恶性市场竞争,提升到不用电空调的颠覆科技竞争中,将会为时代做出应有贡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