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还记得吗?太傻的“能阻碍你和解放你的都是你自己”的思想吗?是啊,当一个人还没能这样意识到的时候总会将很多不顺心和自己的问题归咎于外人或者外因,然后还会装着很愤怒的样子来发泄内心的不满。
其实一个人健康与情绪活动是有关的,如果人的情绪不能保持动态稳定的话,那么就很容易患上疾病,从而威胁到机体的健康。自古及今,人们都是这样认为的。人们追求宗教的一部分原因是,为了找到某种保持内心宁静的方法或手段以达到情绪的稳定,事实上更多的还是为了自己及其家人的幸福健康着想——不是这样的话一定会有很大一部分人逃离宗教的教堂的。
想要自己的内心宁静,其实有很多办法,只是很多人不愿意去相信罢了。我的朋友,请记住,其实我们在做的每一件事,经历的每一刻,都是我们的奇迹的“遭遇”。我们应该在每一个任务中、我们都应该去感受爱、锻炼爱、成为爱,这样能够让人心保持宁静,也可以使用冷静的头脑去思考和解决问题。放宽心态,每一刻,我都仅仅是在成为我自己,我仅仅是在散播爱,这是让自己保持宁静的基础也是最终。
我们总是要求被人“这样”或“那样”,这是为什么呢?原因不过只有一个,那便是恐惧失去。
恐惧失去是因为我们在生活中总想着付出一定要有收获,这种思维模式是依靠大脑的逻辑推理得出来的,而不是用创造一切的“爱”得指导来行事的,事实就是为了满足私欲,仅此而已。要是一个人没有了私欲,那么就没有对任何人有要求可言,按照古人的理论,这就可以长生。
人真的能没有私欲吗?真的能有,不过只是现在很少甚至没有罢了!其实也没有什么好叹息的,因为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已经不是太古时期的那个时代:能填饱肚子就好,没有太多的争斗。也许这就是修心的作用吧——内在精神能够和行为相合一,自由自在地于天地间生活。
自由自在地于天地间活动,讲究的就是一种态度——“成为而非扮演”。成为指的就是顺应自然秉性的劳作,扮演就是违背自然秉性的劳作。诸如,有要求,有害怕和恐惧,想要更好、更多等等都是扮演。扮演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撒谎和塑造自我形象,总是给人一种自己十全十美的感觉,事实上这一点也经不住推敲,只是在欺骗自我和自寻烦恼罢了。
真正的自由自在地于世界,唯有发自内心的放下和减少自我斗争以及内耗,也就是“忠实地表达自我”。放下自己的追求、斗争、欲望,活在此刻,成为自己,散播爱——直至理解一切和接纳一切的时候,你就真的能与宇宙相合一,这个时候你既能听到自己内心的指导也能听到来自宇宙的教导以及与他们无障碍地交流和沟通,处于这个境界的大师们是不会有痛苦的——已经完全解放了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