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思考与讨论
已阅读
今天我们将阅读完本书的最后一章——对话性问题,这一章节的内容比较简单,因此我们将在最后对全书进行回顾。
当我们在生活中与他人交谈时,有时会觉得简直聊不下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回忆一个类似的场景,思考一下为什么你是这种反应?对方对此的反应又是什么?
№.29 对话性问题
已阅读
作者和妻子在纽芬兰进行人类学研究与当地人聊天时,发现一位叫帕德的老人对他的到来非常不满。
“你写这本书能赚多少钱?”帕德问。
“嗯,可能只有几百美元吧,我是教师,写书是我的工作之一。”作者回答。
“我大概也能写一本关于我们这儿的书,赚上几个子儿。”帕德说。
“嗯……我看你们现在挺忙的,我们改天再聊吧。”作者和妻子预感对话无法进行下去,打算离开这儿。
“以前有个人也写过我们这儿的生活。我都看过,但里面就是一派胡言!”帕德在作者出门后跟他的妻子说道。
我们看到上面这场对话,是人类学家在田野调查时难以避免的。对话,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的交流,它有如下几个特点:
连续性。对话中的意义是随着时间展开的。
循环性。下一次对话的认知基础是建立在上一段对话之上。
偶发性。我们无法预测对话的发展方向,甚至不知道它能否继续下去。
嵌入性。对话会引导出交谈者各自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经历。
№.30 人类学的对话是什么
已阅读
人类学家的对话分为两种,人类学家与当地人,以及人类学家之间。下面是六种对话方式:
与你的研究对象分享对作品完成过程的控制。长久以来,人类学的报告都是由人类学家完成和掌握的,但其实我们可以试着让研究对象参与这个过程,这也是“对话”的一种。比如《透过纳瓦霍人之眼》(Through Navajo Eyes,1972)的作者与当地人的交流方式是:把摄影机交给他们,让他们拍摄一部介绍自己文化的电影。于是作者得到了一个风格独特,音乐、旁白都相当精彩的影片。
报告过程中要把作品展现给研究对象。
在参与观察中结合对事件的对话。意思是与你的关键报道人一起观察某件事情,事后再与他进行讨论,报告双方对事件的观察。
把你和报道人及文本组成一个三方对话。当人类学家在观看文献、地图、工艺品或其他物品时,可以与研究对象一起进行,然后问他是如何解读的。
向同事不断公开你的发现。报告通常会发表在《当代人类学》等主流专业期刊上,或者成书出版,因此与同行以及学生的讨论也是对话形式之一。
把你的发现呈给研究对象看,让他们提出反馈,然后也记入报告。把你的报告带回研究对象那儿,不仅是对报告的检验,更重要的是,你可能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状况。阿布-卢胡写了大量关于埃及贝都因人的文章,并通过阿拉伯社群的诗歌向读者展示他们的文化。然而当她把这些译文带回埃及时,却引发了震动,有人认为这些诗歌揭开了“我们民族的秘密”,行政部门对卢胡研究的一位女孩说:“是你写了这本书!”并且还引发贝都因人是不是合格的埃及人的政治争论。但她仍然不后悔出版这部作品,因为大多数人仍然是支持者。
回到作者在纽芬兰与帕德的对话,因为这场对话,作者在那一整个夏天都拒绝与帕德谈话,然而当他出版这份报告并拿回纽芬兰时,并没有受到当地人的批评,相反好评并不少。这个报告中没有记录那些不愉快的对话,但作者明白,这些对话揭示的远不只他的毛糙和疑心,还有多年来纽芬兰人一直对被外界认为是思维单一的乡下人的不满,他们希望发出自己的声音。
№.31 今日总结
已阅读
关键词:
对话性问题,对话方式
要点:
对话方式包括:
与你的研究对象分享对作品完成过程的控制。
报告过程中要把作品展现给研究对象。
在参与观察中结合对事件的对话。
把你和研究对象及文本组成一个三方对话。
向同事不断公开你的发现。
把你的发现呈给研究对象看,让他们提出反馈,然后也记入报告。
№.32 全书总结
已阅读
这是一段不算短暂的人类学入门学习旅程,我们总共用了10天的时间阅读完这本《人类学入门——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不知道此刻的你有没有体会到笔者在全书开头所谈到的奇妙感觉——作者不只是简单地介绍人类学家是如何思考的,而且他还把这种思维运用到写作一本书,或者说介绍一门学科上。下面就让我们再一起复习一下全书的框架:
第一章 什么是文化?(概念性问题)
第二章 如何了解文化?(自然性问题)
第三章 这种实践与观念的背景是什么?(整体性问题)
第四章 其他社会也这么做吗?(比较性问题)
第五章 这些时间与观念在过去是什么样的?(时间性问题)
第六章 人类生物性、文化与环境是如何互动的?(生物—文化性问题)
第七章 什么是群体与关系?(社会—结构性问题)
第八章 这意味着什么?(阐释性问题)
第九章 我的观点是什么?(反身性问题)
第十章 我在下判断吗?(相对性问题)
第十一章 人们怎么说?(对话性问题)
以上就是文化人类学的概念以及它所研究的问题,这些可以成为以后我们思考问题时的工具,而工具最重要的不是好好地保管在工具箱里,而让它们可以在实际中用起来。在本书的最后,作者以我们每天离不开的“手机”为例,整体性地展示这些工具该怎么用。
概念性问题。手机是什么?
自然性问题。手机是怎么用的?我该怎样观察人们在不自知的情况下使用手机的过程?
整体性问题。手机如何与人们生活的其他方面相连?
比较性问题。手机在其他国家的使用情况的异同是?
时间性问题。在没有手机之前,它替代(前任)的产品是什么?
生物—文化性问题。手机与人类身体、自然环境的互动是什么?
社会—结构性问题。哪些社会群体制造、使用了手机?通过使用手机,社会群体创造或改变了什么?
阐释性问题。手机对使用者的意义是什么?
反身性问题。我对手机的观点是什么?
相对性问题。我对手机的态度是什么?
对话性问题。手机使用者和其他推崇手机的人对我的分析怎么看?
所以,想要真正地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最重要的还是把人类学思维带入我们的生活中,学会客观、不带偏见地对待异文化,学会对本文化进行反思。
从今天起,做个关心社会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