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六月天点赞专题
《大秦帝国》读书笔记43

《大秦帝国》读书笔记43

作者: 平原雪 | 来源:发表于2023-02-05 19:15 被阅读0次

    第二部《国命纵横》笔记15

    《第三章 西出铩羽》笔记3

    一、新人新谋弃霸统

    1.国尉巡查,犀首不安

    嬴驷在朝会上宣布:国尉司马错巡查关隘防务,国尉府公务交由上大夫樗里疾一并署理。

    犀首觉察到了此中微妙,心中大是不安。

    按他的大计方略,秦国应扩整大军准备车出,才是目下急务。而扩整大军,正是国尉职责所在,是国尉最不能离所的重大时刻;而今国尉却突然去视察“防务”,实在莫名其妙。

    视察关隘防务虽说也是正常,然与“霸统”大计南辕北辙。

    犀首心里千思百转,大不是滋味。

    身为天下名士,谋划之功历来都是功业人生的根基。谋划落空,一切皆空。

    若秦国不用自己的“霸统”大计,自己在这就是寸功皆无,有何面目居于上卿高位?

    像他这样赫赫大名的策士,又奉行杨朱学派的“利己不损人”准则,素来讲究“无功不受禄,受之则无愧”,若大计不被采纳,留在秦国必然令天下人耻笑……还不如早日离去,免得自取其辱。

    反复思忖,犀首决意晋见国君,而后再决定行止。

    2.犀首提醒,称王晋级

    嬴驷正在湖边练剑,听得犀首请见,收剑相迎,尚未走出湖边草地,犀首已经快步而来。

    绿油油的草地中央,有光滑的青石长案和铺好的草席,旁边的木架上挂着嬴驷的黑色斗篷和一柄铜鞘长剑,石案上摆着一只很大的陶盆和两只陶碗。

    嬴驷请犀首喝凉茶。茶水入口,但觉冰凉清冽微苦微甜,胸中闷热的暑气一扫而去。

    犀首大赞,请嬴驷赐此茶做法。

    嬴驷莞尔:此等凉茶,本是商於山民田中劳作的解渴之物。原本以茶梗与粗茶叶入水,大锅混煮片刻,注满陶罐,放置于阴凉石洞;次日正午,由送饭女子连同饭箩挑到田头,供农夫饮用。

    嬴驷吩咐内侍,将煮制凉茶的家什并一担粗茶,送上卿府。

    嬴驷开始就注意到犀首一直称他为“秦公”,而不是秦国臣子惯常用的“国君”或“君上”。

    依据周礼分封制,诸侯封国分为三等:公国,国君称“公”;侯国,国君称“侯”;伯国,国君称“伯”。其余领有五十里以下土地的爵位,如“子”、“男”等,不足以成为邦国诸侯,自然不在诸侯序列。

    春秋时代,这种等级称呼还算流行,是公就称公,是侯就称侯,是伯就称伯,尤其使节觐见异国之君,这种称谓必须顾及。

    进入战国后,邦国等级大乱,楚、魏、齐三国已经自称王国,国君的称谓等级也就名存实亡了。各国臣子对自己的国君模糊地称为“君上”或“国君”这样的事实称号。这样称呼是给本国国格的“晋级”留下广阔的余地,而不再自我拘泥于“公”或“侯”。

    嬴驷明白,犀首这般连国号(秦)带爵号(公)一齐称谓,是在提醒他,秦国还是个二等战国,应该称王晋级,图霸大业。


    3.君臣坦诚,上卿离职

    嬴驷对犀首的个性做过一番揣摩,知道他自尊过甚,对国君的待贤礼遇极为看重,喜欢国君移樽就教,而绝不会急迫献策并敦促国君实施。

    嬴驷不想在大事上模糊,于是主动开口:上卿方略,甚是宏大,然秦国之军力、国力仓促间不能匹配。嬴驷苦思无解,请上卿教。

    犀首双眸骤然发亮。

    其一,秦国人口已与齐国大体相当。秦国民气高涨,半年之内征集十五万大军并非难事。再有半年训练,二十万锐士指日可成;
    其二,秦国民众富庶,国库盈满,军资粮草兵器的筹集,亦在举手之间;
    其三,秦国有北地郡与胡地相接,又有陇西草原河谷,有战马来源,一年内建成十万铁骑,应不是难事;
    其四,国尉司马错乃兵家名将之后,有用兵才能,堪为秦国统兵上将;
    其五,秦国上下同欲,君明臣良,如臂使指,列国无可比拟!

    犀首一口气说了五条,目光炯炯地看着国君。

    赢驷明确肯定了犀首的主张,但是指出这准备一年不行,可能要三年,甚或五年。

    犀首惊讶,洗耳恭听国君盘算。

    其一,扩军在于人口。就总数而言,秦国人口目下大体不到八百万,青壮男丁当在七八十万左右。按照三丁抽一的成法,可成军二十余万。
    然则,秦国人口有三处不能征兵:
    一、北地郡与胡地接壤,素来是国府不驻军,而由庶民结兵抵御,若在北地征兵,无异于自毁长城。
    二、陇西戎狄部族不能征兵。陇西近百万游牧族人,悍勇善战,是秦国抵御西部匈奴的天然屏障。
    三、新收复的河西之地不能征兵。公父、商君与河西父老有约:十年之内唯变法,不征赋税不征兵。而今刚满五年,国府不能失言。
    另外,商於十三县穷山恶水,历来减征减赋,也要大大折扣。如此,唯有关中腹地的老秦部族。
    老秦人众将近四百万,青壮男丁四十万左右。关中农耕为秦国之本,如此折算,只能四丁抽一,大体可征兵十万左右。
    加上原有五万新军,只有十五万兵,要大出山东,差强人意。

    犀首凝神倾听,不禁对嬴驷生出一股朦胧敬意。他在列国做官数十年,接触的国君各式皆有,如秦公嬴驷这般对国情数字随手拈来,如数家珍般的清晰,天下绝无仅有。

    嬴驷又侃侃而道:

    其二,秦国府库尚需充实,军辎粮草并无上卿估测的那般殷实充盈。
    公父与商君变法二十三年,国府始终不曾加征加赋。秦国庶民死保新法,根源正在于此。
    府库所增收的财货五谷,全因了赋税来源大有扩展,而非提高税率。譬如隶农二十万户,全部变为独立缴纳赋税的平民户,府库收入自然增加。
    直到今日,秦国的赋税额大体还是以先祖简公“初租禾”时的征发为底数。这在秦国叫“变法不变赋”。

    中原各国与天下士流,都想当然地认为秦国变法是“苛政虐法”,是“横征暴敛”,否则何以兴建新都、训练新军、收复河西、一朝富强?

    谁能想到,商鞅变法竟真正将富庶给予民众,国府只依靠扩展税源来增加收入。如今想来,个中奥妙竟是如此简单——国让利于民,民忠心于国。

    犀首心中赞叹,此等大手笔,非治国巨匠,何能为之?

    嬴驷见犀首愣怔沉思,以为他不信,犀首笑道,自己在揣摩“利心互换”的治国大法。

    次日傍晚,上卿府总管上报,上卿封印离都,留下一卷书简。

    嬴驷打开竹简,寥寥数语,大意是:无功不居国,自当另谋他国。秦国机密,自当永守。让嬴驷留意洛阳名士苏秦,或有奇谋良策。

    读后感悟:

    读罢此节,很是敬佩秦国新君嬴驷,不仅在面临重大诀择的时候,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正确的判断。

    更是将自己的国家安放于心,对国情数字随手拈来,如数家珍般清晰。虽身在高位,却不倨傲,勤勉于国事,亲力亲为,真的非常值得人尊敬。

    我虽然对嬴驷车裂商秧的做法不赞同,但是,也深知,有些事情是没有对错之分的。所站地立场不同,高度不同,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态度,不同的看法。

    我们不能只站在自己的立场与角度去看待问题,去指责别人,妄议别人。

    看了犀首入秦献长策到离开,我想到了商鞅初入秦,他历时三个月走遍了秦国,晒得连熟悉他的人都认不来了,被守城士兵当乞丐轰。

    一样的入秦谋,一个光鲜亮丽,想当然地制订,一个日晒雨淋,跑遍秦国,根据秦国国情制订。

    因此,犀首连国君嬴驷知道的秦国国情他都不清楚,无颜面对,只得灰溜溜地走了。

    而商鞅在秦变法,秦孝公全力支持,让他放手变法,自己在幕后扫除阻碍变法的障碍。商鞅极刑,万千民众活祭;商鞅昭雪,千万民众拖儿带女举家前来祭拜。

    记得有人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愿我们在做出某项决定或改革的时候,学习商鞅,深入调查了解,结合实际。勿做犀首,灰溜溜。

    平原雪邀请你免费开通简书会员

    如果你愿意坚持在简书深耕,可以点击上面蓝色字体开通简书会员。

    开通后简信我返贝,(仅限首次开通会员,月卡返180贝,季卡250贝,年季500贝),还可以简信我进简书写作群。

    注:我旗下会员续费,记得简信我领取续费奖励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秦帝国》读书笔记4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trz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