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苏东坡,或许最先想到的标签是北宋豪放派词人。古人评价他的词是,“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他一生著作颇丰,也写了很多的诗词。除了豪放词,当然也写一些并不豪放的,比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顺便提一下,这并不是写爱情的词,而是写的兄弟情,这个可以以后专门来聊聊。今天先来聊聊苏东坡的另外一个重要的标签:吃货。
如果说苏东坡不是个大吃货,恐怕他自己第一个就不会答应。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初到黄州》
乌台诗案是苏东坡人生重大的转折点,正如他给自己取号为“东坡居士”一样,被贬湖北黄州后,他开启了人生新的篇章。初到黄州时,他的内心是痛苦的,对于一辈子都是为口忙,如今沦落到如此境地,自己都感到有些可笑。好在黄州山美水美,江鱼鲜美,山笋清香,对于作为吃货的他来说,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在黄州的时候,他创造出一道大名鼎鼎,令人一听到名字便垂涎三尺的菜肴——东坡肉。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猪肉颂》
当时的猪肉非常便宜,富贵人家是不屑去吃的,只有贫穷的老百姓才会去吃。然而老百姓只求将猪肉做熟得以果腹,却不知道怎样做会更好吃。吃货天才的苏东坡看在眼里,却急在心里,他觉得随便吃,简直就是对食材极大的不尊重。于是他便研发出了一套怎样把猪肉做得更好吃的方法,还贴心地把菜谱也公布出来了。从此,普通老百姓的餐桌上多了一道真正的美食。
宋朝的时候,吃河豚可谓是一大时尚,人们对这种其貌不扬,有剧毒然而肉质却极其鲜美的鱼类欲罢不能。宋人孙奕撰写的《示儿篇》里记载了一篇苏东坡吃河豚的故事。
苏东坡谪居常州时,有一位朋友请他去家里吃河豚,就在苏东坡大快朵颐的时候,主人的家眷们都躲在屏风后面,想听听这位大吃货怎样夸赞河豚好吃的。可是等了好久,也没听到苏东坡称赞一句,众人都难免有些失望,忽然苏东坡大声说了一句“也值得一死!”。原来这河豚太好吃了,苏东坡竟然忘了说话,足见吃货本色了。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春江晚景(其一)》
这是苏东坡给惠崇和尚的春江晚景图题的诗,单从画中,他也能联想到是吃河豚的时节了,可见他对这道美食的情有独钟。
苏东坡作为一个吃货,真的是太会吃,太爱吃了,被贬到哪便吃到哪。
在被贬到广东惠州的时候,当地盛产荔枝,他便对这种水果大加赞赏,称一天吃三百颗也不嫌多。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惠州一绝》
当时的他已经年近六旬,却再次被贬到岭南惠州,内心肯定更加痛苦,然而生性豁达的他,仍然在吃上苦中作乐。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自题金山画像》
继被贬惠州后,他又被贬到海南儋州,也继续吃到了海南。明人陆树声的《清暑笔谈》记载了苏东坡“食蠔而美”的故事,非常有意思。
东坡在海南,食蠔而美,贻书叔党曰:“无令中朝士大夫知,恐争谋南徙,以分此味。”使士大夫而乐南徙,则忌公者不令公此行矣。或谓东坡此言,以贤君子望人。
——陆树声《清暑笔谈》
叔党就是苏东坡的儿子苏过。苏东坡初到海南的时候,吃到蠔肉,觉得非常鲜美,于是给儿子写信说“千万不要告诉别人蠔肉好吃啊,我怕他们都跑来海南跟我抢这美味”。这则故事充分表现出了苏东坡一贯的豁达乐观和幽默。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关于苏东坡的美食故事还有很多,虽然官运一路坎坷,他却在美食中找到了自我。或许美食使他快乐,使他豁达,使他掌控了自己的生活。
人间有味是清欢,或许就是这个吃货最高境界的修养吧!
~更多精彩内容,请长按二维码关注~
縱觀世事東流水,點檢人生一紙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