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车厂里的王师傅不辞而别,走之前没告诉任何人,唯独告诉了小武。还塞给小武一张纸条,让转交给潘美莲。并千叮咛万嘱咐不许小武打开纸条,更不许让别人看到。王师傅说他之所以信任小武,是因为初次见面就觉得小武值得托付。他俩拉完勾承诺保密后,王师傅这才放心地离去。小武控制、控制、再控制,最终还是打开了那张纸条,上面写了一首诗,
《赠大波》
你在天涯,
我在海角。
你在东,我在西。
千山万水阻挡不了我对你的仰慕,
万水千山隔不断我对你的思念。
如果你还记得我,请为我唱一首缠绵的离歌。
如果忘了我,我依然为你朗读一段祷告词,
保佑我的女皇,永远神采依依,
您永远的臣民。
纸条最后写了一行字:“王二,写于晚秋。附注:李六不是什么好鸟,切记提防。”
王二就是王师傅,李六就是李师傅,用的都是小名。大波就是潘美莲。
当潘美莲打开纸条后,一阵狂笑,狂笑过后说:“走了也罢,走了也罢,狗嘴里吐不出个象牙。”说完就回屋了。
王师傅走后,有许多关于他的说法。一种说他当了一名穷困潦倒的诗人,四海为家。一种说他回了老家与一个乡下女人结了婚,听说还是个处女。他们婚后一直没有孩子,因为王师傅那里不行,不能让女人怀孕。还有一种说法是王师傅哪都没去,一直住在修车厂附近,秘切关注着潘美莲的一举一动。最后一种说法是李师傅传出去的,不可信。小武倒认为只有第一种说法可信度最高,因为王师傅酷爱藏书,小武有一次去王师傅家下棋,看见一面墙都堆满了古籍。王师傅还常常帮小慧辅导语文和历史,小慧告诉小武,听王师傅讲历史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他的一些观点独树一帜,从来都没听过。小慧还说王师傅才是世外高人,一个不显山不露水的大人物。小武记得每逢雨天,王师傅就偷摸溜出去,从不带伞,手里拿着一瓶二锅头,在雨巷中饮酒漫步。
有一次小武下班,外面下着蒙蒙细雨,薄雾笼罩大地。小武跟踪王师傅来到一凉亭,凉亭上有一牌扁,上面写着:‘静水亭’。凉亭外有一棵千年榆树,树根粗壮,枝条错综盘绕,叶子丰满。古树旁有一小山,山脚下有一条弯弯曲曲的溪水。这里清静怡人、青山傍水,似如仙境,小武从没来过。王师傅就坐在亭中饮酒作诗,小武只记得那首诗的后半句:春雨垂帘催人泪,枯叶满地又伊年。通过这一点,就可以证明王师傅其实是一个挺多愁善感的人,这样的人也应当是一个多愁善感的诗人,吟几句多愁善感的诗句,喝一口借酒消愁愁更愁的二锅头。所以,小武觉得王师傅才是浪漫骑士,行吟诗人。
王师傅走后,小武一直很想他,想找到王师傅然后陪他一起发愁,吟诗,然后喝上几口二锅头,体会白发添满头的愁楚,体会人生的短暂尘拂。小武为了寻找王师傅,凭着记忆去了多次静水亭,他肯定这条路线是不会错的,但每次到达后,眼前都是一间灰不溜秋的公共厕所,四面是竹林。厕所墙壁上不知谁写了‘静水亭’三个字。更让小武百思不可其解的是,‘静水亭’三个字下面,画了一个女人毛茸茸的阴部器官,并注了一行字:王二在此一游。这更增添了王师傅的神秘色彩,这使王师傅存在的真实性和他后来的人间蒸发变得扑塑迷离。小武觉得这一切似乎是王师傅有意设下的圈套。这给小武的一辈子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像是魔鬼的诅咒。
小武不知道他的少年时期是不是也同厕所灰墙上的‘静水亭’和女人毛茸茸的器官一样成了梦中幻影,或者是海市蜃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