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蒙前两天写了一篇文章,叫“我把你当朋友,你却只想要我份子钱”,朋友这情谊在以前可是肝胆相照的象征,而今差点就一文不值了,网络俗称“塑料姐妹花”。
在极度开放的21世纪,谁身边没有几个单身主义者或者不婚主义者,在这份子钱恐收不回的年代里,一张邀请函就意味着损失房子的一块瓦,但友谊万岁却也值得。
可是偏偏有几年不联系,联系就结婚的同学同事路人甲乙丙丁都变成了自己多年未联系的朋友闺蜜好兄弟,旁敲侧击地向你要份子钱。
就有那么一事,C付完房租并找到工作的同时收到大学毕业之后的第一封结婚邀请函,因为不能回去参加,所以打算在他结婚当日给他发个红包并表示歉意。
之后去询问了其他同学看看他们随了多少份子钱,自己也跟着随多少就好。后来知道他们都说好了单单自己不知道之后,原本打算随699元的C只随了200元,而这个数是C当地同村人随份子的数目。
不是C抠门,只是觉得没有太大的必要,因为在他们眼里自己本身就不属于他们的那个圈子,既然不是,就不要硬挤了不是吗?
要不然也不会有“现在请我随份子的人,如果我30岁还没结婚,就请来参加我的30岁大寿”。
而一年365天,屈指可数的聊天记录和通话记录是验证一段关系的重要指标。当我们去查看手机通话记录,可能除去工作之外的电话最多的也许是自己的妈和对象。
我们都曾有过一起发誓要在一起的“狐朋狗友”,但是现实好像都是各奔东西收场。
因为读了不一样的大学学了不一样的专业去了不一样的城市,联系确实少了许多的朋友不在少数,但是离别之后你才会知晓,定会有人在背后踹你一脚。
“她在那边好像赚的挺多,但是好像不太正经”
“她工作比我轻松,竟然赚得比我多,肯定是靠上位”
“他以前成绩比我好,混的却没有我好,有什么用”
“听说他现在有钱了,有他的联系方式吗”
......
讽刺,嫉妒,攀附数不胜数,这其中也不缺乏有曾经是你觉得可以推心置腹的某个人。
而真正的朋友即便是玩笑话也只会当面说。
其实很多人都是生活在“我朋友很多”的假象当中,那些说有福同享却不能有难同当的家伙,留着过年吗?
每个人都是孤独的,而孤独是会短命的。
本文系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