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新解》“学而篇”四、五则

《论语新解》“学而篇”四、五则

作者: 杨洁5576 | 来源:发表于2018-03-20 19:19 被阅读0次

                            (四)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注释: 

(1) 曾子:即曾参(前505—前436)姓曾,名参,字子舆。鄫国后裔,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南武城(现山东嘉祥,一说山东平邑)人,是被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

(2) 三省:省,检查;察看;反省。三省有两种解释:一是三次(多次)省察;二是省察三事。其实,在古代,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本文中指每日多次反省自己有没有做到“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 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一心一意。

(4) 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5) 传:传授,有两解:一是师傅之于己,二是己传于人,这里指老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等。

(6) 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反复实习。古汉语“习”字没有现在的“复习”之意。

【译】:

曾子说:“我每天常三次(多次)反省我自己。我替人谋事,没有尽我的心吗?我和朋友相交,有不信实的吗?我所传授于人的,有不是我自己所日常讲习的吗?”

君子应严于律己

孔子曾说,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即君主要治理好国家,必须端正自己本身,严于要求自己。如果己正,管理国政就不会有什么困难,如果自己不端正,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就不可能去端正别人,其国家也无法治理。

当然,孔子还认为君主治国除了行为端庄之外,还应重视才智礼仪仁德的关系,这些都是治国不可偏废的条件。

他还说过,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涖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涖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即靠聪明取得了地位,不能用仁德去保持它,虽然得到了地位,也一定会失去的。靠聪明取得地位,能用仁德保持它,假若不用严肃的态度来治理百姓,那么百姓就不会尊敬他。靠聪明取得地位,能用仁德保护它,能用严肃的态度治理百姓,而不用礼义教化人民,那也算不得完善。可见治理好国家对君主的要求应是全方位多方面的。

另外,孔子还总结了历代圣明君主治国的道理,重在宽厚、诚信、勤敏、公允。即:“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有功,公则说。”

演变成语:三省吾身,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


                        (五)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注释:

1、道。动词,治理的意思。

2、千乘之国。乘,古代用四匹马拉着的兵车。这里指古代军队的基层单位。每乘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 100人。千乘之国,指拥有1000辆战车的国家,即诸侯国。春秋时代,战争频仍,所以国家的强弱都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在孔子时代,千乘之国已经不是大国。

3、国: 秦汉以上,到汉代初的“国”字,不是我们现在的国家概念,那个时期的“国”字、“邦”字都是地方政治的单位。所谓“诸侯就国”指的是中央政府下个命令,要这些地方官(诸侯)各自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封地)上去。

4、敬事而信:敬。一般用于表示工作态度,因而常常与“事”字连用。是指对“事”所抱的一种严肃认真的态度。于事能谨慎专一,又能有信,即不欺诈。

5、人。这里的人与民相对,指的是某个特殊阶层。很明显指的不是百姓,而只能是士大夫以上各阶层的人。节用而爱人:节省财用,爱护官吏臣僚。

6、使民以时:时,农时。使民当于农隙,不妨碍其作业。

【译】:

先生说:“领导一个能出千乘兵车的大国,做事该谨慎专一,又要能守信,该节省财用,以爱人为念,使用民力,要顾及他们的生产时间。”

孔子在本章中所说的话,主要是对国家的执政者而言的,是关于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他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要求统治者严肃认真地办理国家各方面事务,恪守信用;节约用度,爱护官吏;役使百姓应注意不误农时等。这是治国安邦的基本点。

相关文章

  • 论语笔记D2:吾日三省吾身

    学而篇第一·(三)(四) 参考:杨伯峻《论语译注》、钱穆《论语新解》、南怀瑾《论语别裁》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 论语D1:此中空洞原无物、何止容卿数百人

    学而篇第一·(一)(二) 参考:杨伯峻《论语译注》、钱穆《论语新解》、南怀瑾《论语别裁》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

  • 2019第九期课题组教研侧记

    主题:《论语新解—学而篇—第四》 内容: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主...

  • 《论语》日日谈第5期

    《论语》日日谈 第5期 吴华平新解 本章为《论语》:学而篇第一章 【原文】 1子曰①:“学而时习之②...

  • 《论语新解》“学而篇”四、五则

    (四)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注释...

  • 《论语新解》学而篇1.1

    【原文】 子曰(1):“学(2)而时习(3)之,不亦说(4)乎?有朋(5)自远方来,不亦乐(6)乎?人不知(7),...

  • 《论语新解》学而篇1.3

    《学而篇》是《论语》的第一篇,共包括16章,涵盖诸多方面的内容,从学习到道德修养,从孝悌到忠信,从君子到君主...

  • 《论语新解》学而篇1.12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注释】 1...

  • 《论语新解》学而篇1.13

    有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恭近於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释】: 近:符合 义:正义、公理 远...

  • 读书分享

    书目:《论语新解》的学而篇二: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新解》“学而篇”四、五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tzb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