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你选择了哪个座位,就将看到哪种风景》一文,在杨凤池老师心理工作室发表后,有很多读者留言。
有条留言是一位朋友问的一个问题:“为什么没有走到用自杀来报复父母和老师的地步?”
这条朋友的留言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
我认为自己为什么没有走上一条自杀的不归路,甚至想都没想过,是因为从15岁开始,我无意识地借助了某些方式,靠着本能和稍许运气,开始养育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就是我自己。
回想起初恋走后的日子,都是感觉被同学排斥一个人独来独往,被老师另眼相待讥讽交加,回家不是被父母用大道理教育就是挨打到最后相互pk。
因为他们的大道理是“像你这样的行为,放在以前是要被浸红漆马桶扔到河里去的。”
15岁的我,那时我做的最多的事是写小说,也就是说,我养育自己的方式之一,就是读书写作。
对于一个天生就流畅着爱写文章的血液的我来说,在那种物质相对匮乏的条件下,我能做让自己最爽的事无疑就是写些东西了。
那时我能写的小说肯定不是三体或北京折叠或现代修仙这种,一大个本子写的是一本模仿痕迹超级严重的校园青春小说,满篇都是最俗气常见的校园青春小说。
在自由书写的过程中,我抒发了部分在现实中无法去发泄掉的攻击性和情绪,满足了我的自恋。
因为我可以借助性格不同的人物角色说各种现实中难以启齿的话,我能决定小说里谁死谁生谁变残疾,我可以体验到“人生来就喜欢创造”的要创造的本能的满足。
在写作中,我是神。
而当素材短路灵感缺失的时候,我要去读书,于是又增加了更多的阅读,阅读过程中就像和一个个不同人生经验智慧的人对话,我常能遇到被鼓舞和治愈的故事,比如沈石溪的动物小说系列,震惊于一个一个的小动物都有好好生活下去的本能和勇气。
写作和阅读,毫无疑问为当时要养育的我自己,注入了相当多的精神食粮。
那时朋友虽寥寥无几了,但对于一个还算清秀聪颖的女孩,总会有一两个朋友,尤其是异性朋友会多一些,异性朋友的好处是男孩子关注的方面很不一样,包括他们的生理结构和日常兴趣,都决定了与他们交往有很不同的影响。
在与那几个朋友相处的时候,我没有了可以去悲秋伤春的机会,更多的是看到了一些大自然的美和运动的活力。
我还很喜欢去我外婆家,哪怕是上学,也一周去三四次,以至于舅舅舅妈烦不胜烦,我都能明显地感觉到。
但可贵的是,他们依旧能比较有耐心地对待我,在那些年里,我感觉那就是我心中的真正的温暖的港湾。
后来我将这段去外婆家的时光向我的体验师描述为“我觉得他们一大家才算真正的非常和谐美满的。”
我的体验师轻轻纠正我说:“应该是正常普通水平的和谐。“当时对于这个描述非常诧异,但细细想来,不免心酸:
“我没有见过什么真正的好东西,于是看到一般水平的东西,也觉得那是非常好非常好的了。”
但不管如何,那就是我在无意识进行养育我自己的年头里,起过很大的作用的星星之火,它带给了我燎原般的温暖。
如果阅读和写作仅仅是注入我粮食以成长身体,那么友情和这一点难得的亲情就是给予我衣裳以蔽体御寒。
我前面所指的煎熬的日子,当然远远不止初恋那件事,后来还有很多狗血的事。
严重的时候差点患上焦虑症:失眠,一起床到公司就泪流满面;闭门不出,心悸,现在说得很嗨的90后脱发严重问题我早就体验了。
导致有一次去国外旅游,非常注重个人隐私的国外老太太,都忍不住提醒我说:“姑娘,你应该注意了,你的脱发问题有点严重。”
在这些时刻,我依旧很无意识地复制了之前的方式,写作,学习,运动,做志愿者救助动物……不停地发表文章,不停地考取各种语言证书,坚持运动,网球瑜伽都取得了很棒的成绩;
而在同时,我接触到心理学,开始了由心理学这一门科学指导下的成长之路。
那时我去对照心理学相关理论,发现我自己的当时那些方式其实是有理论支撑的:
比如写作帮助合适地发泄了情绪;阅读帮我纠正了不少不合理信念;运动帮我分泌路多巴胺调节路抑郁和焦虑;朋友和亲人给予了我必要的情感支持……
如果说之前我自己无意识执行的方式是让自己勉强活下去,接触心理学就是让自己长得越来越茁壮。
当然心理学之路是一条非常需要成本投入的路,成长的路有千万条,我从来不认为只有心理学学习或心理咨询这一条,但对我来说,它相当于我养育我自己的营养剂,加速剂,帮助我成为今天还算接纳自己也可以和外界和谐共处的样子。
我常对我的来访者说:“不要神化心理学,心理咨询并不是万能的,甚至根本不可能保证效果。
最重要的是你有一颗成长的心,来找我至少我看到了你想为自己的成长所作出的努力。成长之路千万条,条条殊途同归。
心理咨询只不过保证了你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来陪伴你成长,给予你一个合适的环境,提供你成长的条件,帮助你成为你应该长成的样子。
如果你是天生是花,那可能会帮你成长为更绚烂的花;如果你天生是树,那可能帮你成为更茂盛的树;如果你是草,可能帮你成长为一颗小小的,但也敢迎着风雨,也敢沐浴阳光的小草。”
既然我们能在此路相遇,就说明你我本就有心成长,大家都各自在自己的生活里,用自己的方式养育着自己。
何必拘泥形式,大家殊途同归。
--------------------------------
本文作者为sabrina 蔷的薇薇,并已发表在原创公众号“她可没醉”以及“杨凤池心理工作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