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与孟子一直在周游列国推行仁政,想把儒家的思想与理念外推,将自己心中的人心推行到国军身上,然后再外推到百姓身上,但是在整个推行的过程中,他们遇到了重重的困难,那么为什么孔孟之道无法推行成功呢?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首先我们需要弄清楚推行仁政的目的是什么,其实推行仁政的目的最主要的就是实现王道,也就是用推行仁政,实行仁政,用每个人获得仁心的方法,让天下归一。而推行仁政的具体措施有很多,比如孟子在与梁惠王和齐宣王对话的时候,总是会提出一个观点,就是与民同乐,在君王国君开心的同时,让百姓们也幸福快乐。如果君王自己在大开宴会或者在涉猎,而百姓们妻离子散,父子不相见,过得不幸福的时候,他们只会怨恨君王,怨恨国君。这其实就是不与庶民同乐。而当百姓们过得很幸福的时候,国君在奏乐或者在涉猎,百姓们只会心想我们的国君这么健康呀, 都在为你涉猎和奏乐而开心。这其实就是与民同乐。
与此同时,孟子还在向齐宣王推行井田制,是文武周公当时所用的制度,这样的制度也许不适用于魏国,但是很适用于当时的齐国,因为魏国地方非常小,四面楚歌,被两个大国夹着,每天还没有种好地就被敌军踩踏了。但是齐国不一样,齐国在边上,更有利于种地,调整自己的国土。当齐宣王听到以后,齐宣王也觉得非常的好,但是他却没有去推行,他提出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喜欢钱财,一个是好色。这都是人的生物性,而孔子孟子主张让人从生物性中超拔出来,但同时孟子又没有否认生物性,你可以继续你的好色和好货,你要在好钱和好色的同时与民同乐。
那么齐宣王会采纳孟子的建议吗?其实欺骗我自己觉得很有道理,但是他做不到,从人性本身来讲本身就很难以做到,所以齐宣王没有采纳孟子的建议。难道这是孟子的措施不对吗?
其实并不是的。孟子所提出的观点确实就是儒家的观点,他的起点就是内在的道统也就是仁心,这个仁心是有道统而来的,也是从本心而来的。但是如果将这样的仁心变成政治,外推出去,也就是变成仁政,那么最终就要落在国军身上,国君要有仁心,要外推,要与民同乐,让天下归一,形成王道。这是孟子和孔子对国君的要求。可是这个主动权取决于自己,就像我们所说的,道德的就要都是从自己而来的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这也就是人之为人的高贵之处。而当仁心落到“政”上的时候。国军从一开始选不选择去修炼仁心,选不选择拥有这个仁心,让其发扬光大。这完全就是取决于过去自己的,而不是取决于孟子的,也不是孟子能够改变得了的,孟子也许会影响国君,也许可以说服国君去修炼自己的仁心,但是如果国君不想的话,孟子改变不了国君的决定,修炼仁心这件事情决定权是在国君手中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从古至今有那么多人想做到帝王师,可是没有一个人做到过。杜甫曾经希望自己能够做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但是终究还是没有做到。诸葛亮曾经也有这样的志向,匡扶汉室。也许在刘备身上实现了一点,但是在阿斗身上,却没有实现,这并不是因为阿斗没有放权,而是因为他自身就不想改变自己,不想修炼自己的仁心,所以就算是诸葛亮也无法改变。
所以在那个时期,百家争鸣,每一个观点都是希望天下归一,而最后的决定权都在君王身上。这样的可能性与自主权,的确是人之为人的高贵之处,而对于那个时期的儒家来说,却是一个极大的矛盾,这对儒家来说既是他的幸运又是他的不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