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简友广场哲思
《孟子》 公孙丑 (上) 第六章

《孟子》 公孙丑 (上) 第六章

作者: 椒盐糍粑鱼 | 来源:发表于2020-03-11 23:50 被阅读0次

经典的四端说

四端说

经典语句:

    1.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2.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3.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4.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5.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四心与四端: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因仁而生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因义而生。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因礼而生。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因智而生。

想法:

    1.读完这一章,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孟子·梁惠王(上)第七章》里面那个不忍心杀牛的齐宣王。孟子就是依据齐宣王不忍心看着牛无罪被杀时所动的恻隐之心,并且做出了阻止了牛被杀的举动。从而断定了,齐宣王心中“仁”的存在。

       而这一章中孟子给我们列举了与恻隐之心相同的另外三个我们平时心中的微妙情绪,以及它们所产生的根本因素。我想圣人之所以圣人,就是因为他们相对于我们来说更能深入的了解自己和自己的内心,并且不停的从自身的心理变化中总结出向善向好的经验,然后分享给别人,引领他人能够走上一条向善向好的道路。

    2.四种微妙的情绪总是在我们生活中,遇到某些事情的时候产生于我们的内心。但是有很多时候,我们会由于自身所在环境,所处立场以及利益纠葛而将这些微妙的情绪扼杀于摇篮之中。这样的做法如果我们做多了,就会渐渐麻木,慢慢的丧失了我们的初心;如果是在事后醒悟过来,则会因为当时没有遵从心中的想法而弄的自己良心不安,后悔莫及。

       如果我们在今后的某件事上,感受到了这些微妙情绪的产生,一定要好好珍惜。他将会是我们与自己本心的一次最直接的交流,放下身段,放下利益,放下不必要的立场。从心而动,做一次最为真实的自己吧。

    3.四种情绪是因人类自身与生俱来的四种正能量因素产生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多加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不要存在有扼杀他们的情况。但是现在还有这么一群属手电筒的人,只照别人不照自己。这种人对自身行为没有要求,但是总喜欢对一些有所作为的人指手画脚。用孟子的话来说这种人就是“非人也。”

ps:文末给大家看看武汉火神山的工作餐哟!超级好吃!好多肉!

今天去火神山送了一批货,就顺便蹭了一餐饭。

七菜一汤,还有水果牛奶!

相关文章

  • 浩然正气

    据《孟子·公孙丑上》记载,有一次,孟子的弟子公孙丑问孟子。 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 (孟子)曰:“...

  • 一口气读完《孟子》2

    卷三、《公孙丑》上 1、趁势而为,事半功倍。 公孙丑(以下简称“公孙”)问孟子,如果让孟子在齐国掌权可能做到像管仲...

  • 吾善吾养浩然之气

    据《孟子·公孙丑上》记载,有一次,孟子的弟子公孙丑问孟子,说:“请问老师,您的长处是什么?”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

  • 关于言、气、志、心2019-03-12

    关于言、气、志、心 《孟子公孙丑上》有一段公孙丑与孟子的问答: 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之不动心与告子之不动心,可得...

  • 《孟子·公孙丑上》01:孟子的治国理想

    《孟子·公孙丑上》01:孟子的治国理想 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 孟子曰:“子诚齐...

  • 读书摘记

    《孟子·公孙丑上》中记载:齐人有言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 有一次,孟子的弟子公孙丑问孟子...

  • 《孟子》感言集之67:何谓知言?

    早起,高声朗诵《孟子.公孙丑章句上下》,其中对于公孙丑与孟子对话中,公孙丑提出的“何为知言?”颇有感触,与人...

  • 在《公孙丑章句上》孟子和公孙丑的对话中,孟子提到了勇。 那么什么才叫作勇,在我看来,男人象征着勇,这种...

  • 孔孟之乡成语典故——易如反掌

    成语出处: 语出《孟子·公孙丑上》 原文内容: 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子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孟子曰:“...

  • 读孟笔记5

    公孙丑上(1) 一、 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 学生公孙丑问孟子:如果父子你有机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孟子》 公孙丑 (上) 第六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uikj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