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想写身边有趣的灵魂,尤其是那些女人。每个女人都是一部长篇小说,喜欢她的人,会读一辈子。懂她的人,每读一遍又更懂她一分。
我身边有很多有趣的灵魂,这些有趣的灵魂中,绝大部分都是女人。有几个女人,已经成为了我小说里的主人公,有些女人,将会成为了以后小说里的原型,能成为我小说主角儿的那些灵魂,都是我亲密而又了解的人。
更多我想写的女人,可能只是我生命中的某一个过客。但她们身上的某一个点吸引了我、打动了我,便想用一篇小文去记录一些有趣的灵魂。
今天想写的这个女人,是我一直想写,却又一直不知道从哪个点入手去写的灵魂。
她是我的同事,我和她有交集的时候,她已经年近半百了,空降来到我们办公室,成了我的直接上司。
下属对新领导的好奇和打探,是人性使然,更是人之常情。当我知道她是丁克时,我内心有一丝怀疑:没有做母亲的女人,心肠是否很硬?
所以一开始跟她打交道的时候,我总是忐忑。总害怕她不能理解我们这些孩子小、家事多的女人,害怕她铁面无私、要求严苛。
但生活不会因为谁换了领导就改变它原有的节奏,家里孩子该生病一样生病,跑通勤时该堵车还是一样堵车,生活里的鸡飞狗跳一样都没少。
生活中出现“麻烦事”,工作上需要调整,不管多么忐忑,也得硬着头皮找她沟通。一来二去后,发现她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样“不好说话”,相反,她比很多有着“母亲”身份的女人更通达,更有共情能力。
女人堆里的女人,工作上相处愉悦后,多半会慢慢走入各自的生活。
我和她也一样,从普通的同事变成上下级后,工作上一直配合得不错,慢慢也开始聊一些生活,尽管不像闺蜜那么亲密,但彼此的状态还是在一次又一次的闲聊中得到了很好的了解。
不记得是哪一次,我们聊到了“孩子”。我直接问她:为什么不生孩子?她不是因为身体、家庭等原因不生孩子,她是有机会当母亲的。
她笑,然后认真地回答我:我很早就知道自己不能为孩子创造一个很优质的成长环境,与其生下随大流,还不如不生。
她的回答,让我对她多了一份敬佩!她那个年代的女性,哪个不是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结婚生子,跟着时代的脚步一天一天往前挪?哪个不是在懵懵懂懂的年纪就稀里糊涂地当了母亲,被生活磨得没有了自己?有多少女人在中年危机时感到过力不从心?……
她的父母、她的丈夫、她的公婆并非一开始就能接受她不要孩子的现实。可三十年走过来了,她的婚姻稳固,夫妻感情稳定,双方父母都能善终,她自己身体健康、事业有成,即将退休。半生走来,可以说过得比较幸福。
都说婚姻家庭的稳定,少不了孩子当纽带。在她那个没有纽带的大家小庭里,她又是如何经营自己的婚姻和家庭呢?
很多丁克夫妻,要么丁着丁着就分了,要么丁着丁着还是会在中年生一个,她为何就能做到“始终如一”还“幸福到底”呢?
带着疑问我又问她,归纳她的回答,我总结如下:第一,她和丈夫一直保持着有效的沟通;第二,她孝敬双方老人,除了没生孩子,该她做的不该她做的她都做了,但又一直都没有丢失自我;第三,她随时都保持着清醒的头脑,认为生不生孩子是自己的权利,不会因为外界的任何压力而打破自己的底线。
按她的说法,从谈对象开始,她就一直知道自己想要婚姻,却不想生孩子。倒不是因为她不喜欢孩子,她对姐姐的儿子视为己出,对同事的孩子爱怜有加。正是因为她对孩子的爱超出了很多母亲,所以她才选择不生孩子。
她说如果自己有孩子,则希望孩子有干净健康的生活环境,有宽松愉悦的教育环境,有轻松有趣的工作环境……看,这些要求是不是所有母亲的共同希望?可任何一个母亲也难凭一己之力打造出那样一个完美的环境。所以,她选择放弃!
有时候,放弃,需要更大的智慧,需要更大的勇气,需要更多的付出!
在很多人随大流的时候,她也不知道自己要过怎样的生活,也随着大流选择工作、选择婚姻,但她却一直知道自己不想生孩子。仅这一个清醒的认知,就让她和同龄人活得不一样,这也是我最敬佩她的地方。
迄今为止,她是我身边唯一一个有婚姻、没孩子却过得很幸福的女人!
女人的一生,说复杂可以很复杂,说简单也可以很简单。婚姻家庭无非四种情况:有婚姻、有孩子;有婚姻、没孩子;没婚姻、有孩子;没婚姻、没孩子。情感纠葛也有四种情况:有感情、有婚姻;有感情、没婚姻;没感情、有婚姻;没感情、没婚姻。
女人离不开情感。不管是哪种组合,都有过得幸福和不幸的女人,不管选择哪种模式,女人只要能清醒地认识自己,明确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然后大胆地、勇敢地付出行动,就能收获一份自己的从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