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周日乘坐地铁,我的对面是一对母子。只见孩子在书包上写作业,突然,旁边的妈妈用手猛击这位小学生写字的胳膊,接着大吼:“怎么又做错了,你还有没有脑子?”孩子赶紧用橡皮擦掉,接着做题,写完答案时,妈妈怒不可遏,把作业本摔到地上,用手指着孩子大骂:“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你是猪啊!”
看着眼前的一幕,我心里发紧,很为这个孩子今后的成长担忧!
很多父母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对着孩子大发脾气,甚至打孩子,可你知道你的举动会给孩子带来多大的影响吗?
教育孩子是门科学,首先,你必须了解孩子,站在孩子的立场去思考问题。
今天向年轻的父母推荐一本书——德国儿童绘本名家Jutta Bauer的《发脾气大叫的妈妈》。这本书获得过德国每年一评的最高荣誉:文学奖,儿童绘本类金奖。
优秀的绘本作品往往是这样的,不批判、不评价,只是把亲子生活中最常见的问题,用孩子的视角轻松地展现出来,却能带给大人思考、带给孩子释放。这本书常被幼儿园、小学做为亲子互动主题,或被教育学家,心理学家拿来举例。
这本书非常简短,下面先让我们完整地读一遍。
02
今天早上,我妈妈突然发脾气了,她冲着我生气地大叫!
早上确实是妈妈容易抓狂的时间,孩子慢慢腾腾、磨磨蹭蹭,早餐凉了,上学上班快要迟到了!
结果,吓得我全身都散开飞跑了.....
我的脑袋飞到了宇宙里。
内心里充满恐惧的孩子确实容易神游!以天马行空的神游来逃避令人恐惧的现实世界。
我的肚子落入了大海里。
内心充满恐惧的人也容易贪食、过量进食,肚子像大海一样填不饱。
我的翅膀掉到了热带丛林中。
内心里的恐惧、害怕还会让我们紧紧抓住某人或某物,形成病态互依关系。
我的嘴巴插在了高山上。
嘴巴在高山上,是否意味着孩子想喊又喊不出来,想表达又无法尽意表达?
我的尾巴呢? 它在街上就像是个谜。
迷失在都市的繁华里!
我就剩下了一双脚,跑啊跑......
我想叫,但没有嘴。我想找,但没有眼睛。我想飞,但没有翅膀。
跑啊跑,到了傍晚跑到了撒哈拉大沙漠,我累了。
这时一个大影子罩住了我。
孩子就像小企鹅一样,看到坏脾气、大喊大叫的妈妈就想逃走,可是,一个小小的小孩,他(她)能逃到哪里去呢?想表达心声和需要,没有人听;想找到自己的方向,可是还不够有经验和智慧;想展翅高飞,可是被妈妈爸爸挡住了去路......
原来是我发脾气大叫的妈妈开着大船来找我了。她已经把那些丢掉的部分帮我给找了回来,并把他们重新缝好连上。
伤害了孩子然后再把伤口修补好,毕竟,会留下满身伤痕!而且,我们亲爱的小孩,不是卡通人物,摔不烂,打不死。他(她)是有血有肉、有感受有情绪、有理想有抱负、有无限潜能的人!
最后找到了我的脚,这下全缝好了。
让孩子用自己的脚站立,走自己的路,做最好的自己!
“对不起!”发脾气大叫的妈妈对我说。然后我们就开船回家了。
一句“对不起”,孩子就原谅了我们:“只要改了就还是好妈妈!”孩子无条件地爱着我们,我们是否也能无条件地爱着(他)她!
03
吼叫或许只是1分钟的事情,但对孩子的伤害却非常大。
后果一:孩子做事优柔寡断,不自信。
后果二:孩子情绪化严重,动不动就发脾气。
后果三:孩子变得好乖,但就是爱讨好人。
你是不是每次对孩子大吼大叫之后都追悔莫及?那就对了。因为,面对孩子成长中的问题,不能控制情绪的爸爸妈妈不仅无法理智实施教育理念,还会成为孩子的坏榜样——正所谓“孩子是你的一面镜子”。
“大吼大叫”=无效教育+坏榜样
管教孩子,不用吼的用什么?
1. 要与孩子交朋友,让孩子能感受到你的爱,从而接受你,认可你。
2. 耐心倾听,因势利导。遇事先冷静,多一分耐心,询问事情原委。孩子感觉被倾听后,他才会去听。也许孩子的行为是情有可原,然后再引导孩子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
3. 控制情绪,杜绝怒吼。明确告诉孩子,妈妈今天心情不好,你不要太闹。孩子也是趋利避害的,往往这时候不会太闹。这样能极大的避免家长因为情绪不好而对孩子大吼大叫的局面。
4. 彼此换种口气说话。在孩子顶嘴时,切忌针锋相对。有时候顶嘴正是孩子独立思想和特别个性的表达。与其直截了当地呵斥:“不许顶嘴!”,还不如说:“我理解你的感受,但是你能换一种口气说话吗?”
5. 把握原则。温柔而坚定地执行约定,不要让无理取闹的孩子尝到甜头,尤其是第一次。
只有优秀的父母才能养育出优秀的孩子,能控制情绪的父母才能有性格健康的孩子。无论你是否吼叫过孩子,都要加油,时时反思,坚决不当“恶”妈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