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塘里的火光明灭着,跳跃着。父亲吸着自卷的草烟,吸一口就咳一次,咳完又吸,看看我,欲言又止。
我扒完碗里最后一口饭,站了起来。走到水桶边,拿起竹制的水筒,狠狠的喝了一口水,然后猛的咽下去,咽下的水里,和着决心和希望。
今天,我得启程去县城读高四了。
外面天色已经发亮,应该可以看得见路了。
“我走了。”我对父亲说,也像是对自己说。
“我送你。”父亲站起来。
“不用!等下你又难得走回来。”我摆摆手,挑起行囊出门了。
晨曦中,凉意丝丝袭来,早起的鸟儿在啾啾地鸣唱。
我挺了挺脊梁,任父亲的目光,在我身后留连。
行囊很沉,沉若我高考落榜,郁闷烦躁的情绪。担再重,也得挑。
山路弯弯,宛如我千转百回,阴晴漂浮的心思。再崎岖,也得走。
下得山来,走到河边。
班主任正和几位考上了大学的同学兴高采烈的说话。
我只恨地上无缝可钻,躲又无处可躲。
只得硬着头皮上前去,与老师打招呼,与同学打招呼。
他们云淡风轻的应着,说着,我默默地走向一边。
也来了一位同样去复读的同学,我俩对望了一眼,彼此心照不宣的苦笑。
“哟!考上了哪里的大学呢?你老子不送你去吗?”一位邻村的婶子大呼小叫的朝我嚷道!
“没有考上,去复读呢。”我很难为情。
“那就太可惜了!你应该抓住这次机会呀!你父母盘你读书不容易啊!他们风里来雨里去,太辛苦了!”她皱眉道。
“确实不容易,我对不住他们。”我讪讪道。
“你要替他们争气啊!”她似乎打算要替我父母好好的教育一下我这个不争气的女儿,无奈她要坐的船来了,只得意犹未尽的走了。
她哪里知道我此刻的心情!
我明白父亲早上的欲言又止,也理解母亲背后的叹息,更懂得自己的心思。
我不想留在这辛苦狭碍的农村,在家做个农民,人人都看不起,我自己也不愿意,从来就没有想过要留在这里。
一直以来,所有人都说,好好上学,上大学,做城里人。
他们都认为,只有傻子和残疾人,会留在农村,他们是走不掉的。没有年轻人在乡下待着的。
要么考上大学,做个城里的人。
即使考不上,也要去城里做苦工,赚钱回来结婚,生儿育女,再去城里做苦工。反正,除了城里,是无处可去了。反正,一生就这样了。
而我此刻,城里进不去,乡村呆不了,也容不下!只有重新走进学校,走入课堂,钻进那故纸堆里去寻找自己的前程!个中滋味,真的是“可为知者道,不可与不知者言。”
老师看出了我的窘态,意味深长的说:“你们几位同学啊,都是好样的。大家都要加油哦!路还长着呢!”
是的,路还长着呢!
路,得自己走!
事,得自己去面对!
责任,得自己去承担!
明天依然会如期而至,只是明天的人和事是否也会如期而至?不得而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