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必然有痛苦,但痛苦也是可以避免的。
千万年来,各家文化百花齐放。在人类璀璨的文明结晶之中,有着一种核心的驱动力——远离痛苦。
人们拼命挣钱,因为他们觉得贫穷会带来痛苦;人们力争上游,因为觉得卑微会带来痛苦;人们渴求长生,因为觉得死亡会带来痛苦。
不过在我观察来,很多人想得都很好,努力了一辈子,可是直到死,依然没有解决人生痛苦的课题。
作恶事的人固然没有好下场,可我反观许多做公益慈善的人,其痛苦有时候不比作恶多端的人少。
恶人会痛苦,善人也会痛苦;暴躁的人会痛苦,温柔的人也会痛苦。
心灵痛苦与否,好像与善恶是非,没什么内在联系。
无论是善人恶人,其人生幸福都是建立在某种自我价值上的。
善人觉得,自己利益了多少人,自己得到多少认可,是自我价值的体现;恶人觉得,自己又骗了多少人,玩弄了多少人,凌驾于多少人之上,是自我价值的体现。
他们的自我价值建立在一定的概念之上,有规律可循。当无常世事一变幻,自我价值感被随之打破,痛苦就降临头顶。
善人发现,自己好心做善事,却没有人配合,阻碍重重,甚至遭到其他人的质疑,那么他建立的自己是“利益大众的慈善家”的角色就面临崩溃,痛苦就此产生。
恶人发现,自己一直处于优势地位,难逢对手,却突然遇到了硬点子,比自己更狠更恶,取代了自己被畏惧、崇拜的地位,他建立的“丛林法则中强者”的角色便走向崩塌,痛苦油然而生。
好像,很多事都是这样,当我们把自己固化为一种形象时,只要形象被打破,苦便如苏醒火山的熔岩,喷薄而出。
失业之所有给人带来痛苦,除了表面的生活压力外,其内因是“工作稳定生活稳定”的角色定位被打破。
恋爱失败的人之所以抱头痛哭,是因为“应该得到美好恋爱”的角色定位被打破。
失去孩子的母亲,之所以几近崩溃,快要跳楼,是因为“拥有孩子的母亲”这一身份角色被打破。
其实,在找到工作前,我们没有工作也生活得不错;没有向暗恋对象表白前,我们一个人也过得很好;没有生儿育女前,我们既不是父亲也不是母亲,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好。
痛苦的根源,就在于我们把自我价值,完全寄托于外部的虚幻角色扮演上。
没有工作,就不存在打工者;没有恋爱对象,就不存在失恋者;没有孩子,就不存在母亲的角色。
一切无常善变的角色故事,都不应成为我们建立自我价值的对象。
《金刚经》有一句对修行境界描述的话:“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我虽然没有体证过如如不动的本体,但可以先把这个境界比作自我价值建立的过程。
只有不把自我价值建立在虚幻的外物上,它才能本自具足,不增不减,不生不灭。
这一点,不能不注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