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有个疑问:《红楼梦》里,几乎所有女子都是悲剧,曹雪芹为什么这样写?他想告诉人们什么?
小说里,先是秦可卿之死,接着瑞珠之死,再就是金钏跳井,接着尤氏姐妹、晴雯、司棋死了,这是前八十回,后四十回应该就是元春、迎春、黛玉之死了。整部小说,大篇幅都是贾家兴盛时期,大观园一片欢声笑语,可是自始至终,一直有人命官司,封建社会女子的血和泪贯穿了整部小说。不得不说,这是一部控诉封建女子命运、是曹公为封建女子发声的小说。
整部小说里,死去的女孩儿们,只有一个人真正为她们悲哀,这个人就是贾宝玉。秦可卿病床前,贾宝玉大哭。金钏跳井,贾宝玉偷偷出去祭奠。第一次见尤氏姐妹是在贾敬灵堂前,怕和尚的气味熏着了她俩,挡在尤氏姐妹前面。晴雯、司棋死了后,只有贾宝玉着急上火生病。他疼惜着每一个女子,为每个人女子的命运伤心。
都说贾宝玉呆傻,他只是看清了封建社会的不公,为每个女子悲伤。贾宝玉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他从心底是尊重女子的,是平等对待女子的。薛宝钗的原话,“自古道:‘女子无才便是德’,总以贞静为主,女工还是第二件。”整个病态的封建社会里,贾宝玉是活的最清醒的一个人。
据说,在清代,好多女子看了《红楼梦》,茶不思饭不想,嘴里心里念的都是贾宝玉,这是因为贾宝玉懂她们所想,真正把女子当人看。现代社会,贾宝玉可能有很多缺点,对谁都好,不上进,坐吃山空,这样的男子不受欢迎。在清代,他懂得爱惜女子的不易,这种品格是最难得的!
贾宝玉不就是曹公自己么?曹雪芹怜惜封建制度下的女子,他是旁观者,也是亲身经历者,他用一种“世人皆醉、为我独醒”的姿态去看待这个社会,去理解女子,把女子当成具有独立思想的人,这才是禁书的真正原因。不得不说,曹公的思想太超前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