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239475/74a02f73a61db0b8.jpg)
上一次与办公室黄老师交流时,他说到彭才华老师上过一习作课《发现母爱》,把学生和老师都感动得唏哩哗啦。我当时就诧异,上一节习作指导课,至于这样吗?黄老师说主要是用了一个很好的视频。于是我也在网上搜索,找到了,就是《一斤母爱》这一视频。
当时,我就在网上看了,看得泪流满面。太难受了。难怪老师们学生们都会流泪,果然是一个很好的视频。就想着什么时候放给孩子们看看。今天,刚好在共享视频这一文件夹里发现了已经下载好的《来一斤母爱》这一视频。
下午连着两节语文课,第一节上完了第19课《一面》,第二节就想着把视频放给孩子们看。等明天晚自习时再指导他们写母亲的文章。可能效果会比较好一些。我先让他们欣赏了阎维文的歌曲《母亲》,把歌词放大显示在屏幕上,让他们欣赏一段歌曲,看歌词,发现母爱藏在哪里。
紧接着,我就放视频给他们看。视频配着忧伤的音乐,听着就让人纠心。教室里出奇地安静,大家都默默地看着视频。看着里面或大或小的文字。其实视频很简单。它是由几十幅漫画组成的。一名大学生,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花了五十多幅漫画来回忆母亲。他的母亲在他上高二时得癌症离开了人世。
漫画用画笔回忆了曾经与母亲相处的点滴,以及自己对母亲的难以言尽的思念……
一个平常的淘气孩子,一个普通的小学老师,一对母子的日常就展现在短短的五十多张漫画中。视频有近二十分钟。
教室里真安静呀。我不敢太认真地看那些文字。因为我怕自己会悲从中来。像我们这样漂泊他乡的人禁不住这样的视频的催化。稍一凝神,内心的情愫就会如排山倒海奔涌而来。我走到教室最后,坐在了一张空椅子上,依然忍不住伤感。
仔细想想,我们与父母的关系,我们与子女的关系,包括我们与朋友的关系,都如同龙应台《目送》中讲到的: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韵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定端,看着他渐消失在小路转变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
如果说龙应台讲到的与孩子的渐行渐远还有一次次目送做铺垫,那么生活中我们很多的别离是无形的。而且很多的别离是我们永远没有办法做好思想准备的。
我们只能过好当下的每一刻,尽可能做到自己能做到的,抚养孩子也罢,孝敬老人也罢。看着视频,不知道孩子有没有想起母爱的点点滴滴?那母爱不就藏在一道爱吃的菜,一句关心问候,一下轻柔抚摸中吗?怜惜的目光,顺手帮你提过食品箱,和你一起解答奥数,为帮你买一本书而淘遍各大网或者各个书店……
哪一天感受不到母爱?又岂止仅仅是一个带你看病就可以说完的故事?生日时发在老师手机上的那条信息,大考前写给你的那封信,委屈时与你的促膝长谈都描绘着母爱的形迹……只要用心,又哪会发现不了母爱的踪迹?孩子们专注地看着这仅由漫画及音乐构成的视频。有一些情感丰富的孩子落下了眼泪。尤其是一些女孩子。
我觉得一个人能够更充分地感受别人的情感,既是一种美德,又是丰富自己人生体验的一种方式。虽然严格地说:我们永远没有办法真正地感同身受,但是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与别人共情。
看了视频,让人真的心疼漫画的作者。愿天下所有孩子都有母亲长久相伴,愿天下所有母亲都能健康长寿。愿天下所有的人都能珍惜拥有,过好当下。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我想说:孝敬长辈,当下就最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7239475/8dbcf5ec79388a3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