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潮汕人运用戏剧剧情,进行民间传统教育的两个经典桥段。两个典故,其实表达的一个意思,就是一个成功的人,在人生关键时刻,要有“贵人”助力一把,才能成功。
第一个典故引用的是战国时期苏秦发迹前的故事。
古时南北朝向为纵,东西朝向为横。战国七雄中后期较弱的的国家魏、赵、韩、燕、楚是纵向分布的,把这些弱国联合共同抵抗强国秦国,称为“合纵”;游说六国诸侯实行与秦国横向联合对抗其他国家的政策,称为“连横”苏秦就是在这个时代应运而生的杰出人物,合纵的主张和践行者,在辉煌时期曾经“六国大封相”。
当时苏秦家庭贫困,刚开始时向秦国推销吞并六国的策略,但没有被采纳,盘缠用尽,落泊归家,结果家里的妻子不理睬他,向他嫂子讨口饭吃,也横遭白眼。苏秦受家人羞辱后无地自容,欲投井自尽,幸遇三叔相救。苏秦感恩不尽,立志奋发,以图报答。于是他悬梁锥骨,发奋攻书,终于悟出了“合纵”理论。后来他改变策略,游说六国合纵抗秦,身任六国宰相。衣锦还乡。这个典故也被用来励志告诫后人在遇到困难时要勇往直前,才能有大成就。
第二个典故说的是北宋名相吕蒙正在未发迹前的典故。
吕蒙正,戏剧《彩楼记》中被相府千金绣球抛中的那位未来状元,《寒窑赋》就是他写的。
吕蒙正在未中举的那年年底时,因无钱买肉祭神,只好向屠户赊账,买肉煮熟后祭拜灶神。不料屠户刻薄无情,上门向吕蒙正讨要肉钱未果,竟然硬抢着从吕蒙正正在煮肉的锅里把熟肉捞走了。吕蒙正没办法,只好用肉汤祭神,灶神很感动上天报告工作时极力向玉帝说吕蒙正的好话,强烈要求安排他考试得中,不能再等下一科了。这个典故隐喻帮助人家要及时,一刻也等不得。否则容易夜长梦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