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209580/e83e30f1764a89b2.jpg)
近读古籍,内有金圣叹的故事及评价,读之潸然泪下。金圣叹是明末清初的一位大文人,他满腹才学,却无心功名,安心做个靠教学评书养家糊口的“六等秀才”。书中记载:清顺治十八年二月清世祖驾崩,哀诏传至金圣叹家乡苏州,苏州书生百余人以哭灵为由,哭于文庙,为民请命,请求驱逐贪官县令任维初,这就是震惊朝野的“哭庙案”。清廷暴怒,捉拿此案首犯18人,全部斩首。金圣叹也是为首者之一,自然也难逃厄运,临死前金圣叹看见家人,神色自若的说:“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让人心酸不已。
自古以来,中国文人大多仕途坎坷,命运多舛。从秦始皇“焚书坑儒”到耸人听闻的清朝“文字狱”,再到现代“十年文化大革命”,多少知识分子成为政治的牺牲品,能如晏殊般位居高位者寥寥无几。这些文人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弱不禁风,肩不能扛,手不能提,说话文绉绉的,所以民间有“腐儒”、“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说法。
可就是这些弱不禁风的腐儒书生,身上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坚强与风骨。屈原宁愿投江身亡,也不愿与当政者同流合污;杜甫于饥寒交迫之中,仍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时代最强音;苏轼一生宦海沉浮,历尽艰辛,仍不改乐观豁达的心胸;朱自清宁愿贫病交加而死,也不愿领美国的救济面粉……这些例子太多了,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就如鲁迅所说,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作为新时代的知识分子,我们要学习这些文人热爱祖国、善良上进、为民请命、不向黑恶势力低头的精神,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绝不能像部分所谓的“专家教授”一样,为了一点蝇头小利,抄袭论文,盗窃他人的研究成果,甚至诽谤陷害他人。这样的人一旦攀上高位,受害的又岂止是一方百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