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珠海的11月初仍然十分温暖,白天阳光高照,还有点要人躲闪避让,到夜晚就变得温柔,让人完全放松下来。情侣路上海风舒适凉爽,日月贝变幻着五彩的光。
《对意识的探求》是一本英文版的神经生物学著作,原名为《The quest for consciousness》。当这本辞典一样的厚重的书出现在我面前时,我脑子里顿时生出妒羡:假如我能读懂这样一本书,那将会是另一个不同的我。
可是这本书不是我的,是邮递员错投到我家院子里的鞋柜上的。因为家里没人,已经搁置了两个多月了。
起初我以为是女儿网购的书,打开看到书名才发现不对,这跟她的专业不沾边。这才仔细查看包裹单,小小的英文字,已经模糊,接收人的名字为Itay Shani ,地址,Sun Yat Wan Garden,然后是门牌号码,没有电话号码,盖在上面的有圆珠笔写的中文字“中山大学”。包裹单上有中国邮政的印戳,无疑,这是国外寄过来的邮件。
谁是这本书的收件人呢?他一直收不到想要的书,一定很困惑吧。有什么办法联系到书的主人?
等女儿回到家,给她看。女儿说,可以把上面的地址翻译成中文,再找个快递寄过去。我和掌柜的都说,这个办法好。女儿马上联系了顺丰快递,把地址翻译好填在了包裹单上。关于地址,有些疑问,我们以为是寄件人将中山大学的英文名Sun Yat-sen university 写错了,加上又是一本学术著作,更容易联想到大学里的教师或者博士生。就确定为离我们家不远的中山大学珠海校区。
一位不年轻的快递小哥来收件了,他按照女儿填好的地址重新用语音输入法将地址输入到他的手机上的装置里。我在边上唠叨说,这本书是错投到我们家的,是一本外文书,收件人应该是个老外,说不定这本书对他很重要,别人拿着没用,现在我们想把它寄到正确的收件人那里去。快递小哥读完地址说,这个门牌号码好熟悉啊,不过不是中山大学,就是这个小区,好像住着的是外国人,我去送过东西。
我赶紧问他,那你有他的电话吗?小哥说,应该能找到。他开始在手机上翻找,又问我们收件人的名字,告诉他,他更确定了,不久就找到了电话号码。
女儿说,打电话过去问问看。小哥说,老外好像不太会说中文。女儿说,那我来讲。电话接通后,一个显得有些稚嫩的女声说着生硬的中文“你好”,女儿用英文告诉她我们收到了一个错投的邮件,是一本有关意识的英文书,收件人是Itay Shani,对方很快说是她的。
快递小哥说,这样的话那我就取消订单吧,把快递费返还。女儿说,不用取消。我也说,干脆麻烦师傅你送过去给她好了。
小哥说,你们是好人。我说,你也是好人呀。
要不是小哥有心,记起这个门牌号码,这本书又要错投到中山大学去了。
我联想到最近朋友圈流行的关于区块链的普及帖子,什么去中心化,什么P2P,笑问,这个算不算区块链?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