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起为什么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
最近在微信上,又看到很多的公众号在发布一些有关于早起的文章。我发现早起这个话题,真的是经久不衰的,是一个十足的热点话题。
早起的话题为什么会被不断的提起?
早起对我们而言有什么意义?
我们应该如何实现早起?
这三个问题,是我们今天讨论的重点问题。
早起成为一个被很多人重视的话题,我觉得主要有两个重要的焦虑在里面,一个是死亡焦虑,另一个是成长焦虑。
1.早起是缓解死亡焦虑的一个渠道
早睡早起在人的心中,是规律生活的代表,而规律生活又能够促进健康,是可以极大程度上缓解死亡焦虑的。尤其是在现代资讯发达的今天,任何一个加班或熬夜猝死的新闻,都会为观众心里加上一个沉甸甸的思想包袱,促进他们寻找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其中一个最佳的方案就是早起。
早起,是缓解死亡焦虑的一个利器。
早起不仅可以缓解对于猝死的恐惧,降低其几率,并且还可以让我们有时间安稳的吃顿早餐。因为晚起而不吃早餐的人不在少数,饿肚子的感觉虽然可以忍受,但不规律的饮食也会让他们的胃饱受折磨,直至胃病。
看看,早起这个话题,背后靠着“生老病死”四大神话题的两个,难道还能没有热点吗?
2.早起是缓解成长焦虑的一种手段
说到早起,除了养生与健康等作用外,更多提到的作用,都与成长有关。
比如,早起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面对一天的工作,能做到日周月计划和日周月回顾,可以更好的写晨间日记等等。
这些作用,其实背后也都有一个很大的焦虑——成长焦虑。
成长焦虑源自于竞争,当科考在中国被发明的时候,强烈的竞争意识开始蔓延到中国人的民族潜意识当中。
竞争带来强烈的危机感,而危机感促使着中国人不断的成长和拼搏。
而在新时代经过互联网对于信息的放大后,越来越多的人被成长焦虑感染,不停的学习、上课,而早起也成了间接缓解成长焦虑的一种手段。
早起,看起来可以提供给我们更多的时间和更好的状态,来通过学习缓解成长焦虑。
除了间接的缓解成长焦虑外,促使人趋向于早起的还有两个小的问题。一种是失控焦虑,另一种是对于自己达不到的境界的一种羡慕(属于成长焦虑的一个部分)。
人的晚起不是没有理由的,长期晚起无法实现早起,会让人有一种失控的焦虑,自己无法控制自己的时间和生活。大部分无法实现早起的人,也确实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干扰着,而这些干扰让他的生活有一种失控感。
而在此时,当一个难以长期实现早起的人,看到有人能够实现早起的时候,会有一种羡慕的情绪出现,这种情绪,会让他试图寻找一些方法,来成为更好的自己(可以早起的自己)。
早起,是一种增加自我掌控感的手段,也是一个成为更好自己的小阶梯。
3.早睡早起是公认的普世价值却又较难实现
早睡早起,是被大家广泛认可的,而在现代社会,这个事情受到了各种各样的干扰。这也就造成了一个大家都想要,却又很难得到的情况。所以,早起的话题经久不衰,人人都想要这个东西,不难得到,但却很难做到。
我们很难豁出去追求早起,更多的时候是在搂草打兔子,顺手为之。
现如今这个时代,我们面对着各种各样的事物和信息的干扰,而我们身体的基因,更适应的还是几万年前的原始社会。我们的工作时间不断延长,而私人时间被不断的分割。各种各样的外界事物开始来侵占我们的时间和精力。
下班了,老板打电话要求你继续加班……
朋友的孩子又参加评选了,让你帮忙点个赞……
今天儿童节,你基友向你索要红包……
刷朋友圈、刷微博、刷碗,各种各样的事情开始占据我们的注意力。而这些事情中,又重要又紧急的事情其实很少……
当我们被各种杂乱的事物干扰的时候,一个重要且不紧急的事情,开始被逐渐的后延和忽视,这就是睡眠问题。
提到早起,我们就不得不谈谈睡眠的问题。
我们先把睡眠分个类:
1.早睡早起:多数人理想的睡眠
2.早睡晚起:你是爱因斯坦吗?一天睡这么多!
3.晚睡早起:好吧,工作狂的称呼你当之无愧!
4.晚睡晚起:哥们醒醒,老师这节课要点名!
我们知道一个公理:人在长期睡眠中,每天大概至少7~8小时的睡眠,而晚睡早起是无法满足这个基本需求的,故只要晚睡,晚起的几率会大非常多。
而现代社会中,很多很多的事物,会干扰我们早睡,尤其是现代化的电子设备,和高频率的加班。当事物干扰我们的生活时,最容易被推迟的是睡眠。
学习、游戏、聊天等等都是睡眠的敌人。
如果睡眠缺失,我们很难长期坚持早起。
日本人曾写过基本关于早起的书,在这里我推荐我看过的两本给大家,并略作点评。关于早起的书,基本都可以分为两类:一类鼓吹晚睡早起,另一类说要早睡早起。
①.晚睡早起
晚睡早起,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不能胜任的事情,因为大部分人都需要一个充足的睡眠时间,体质特殊的另当别论。
而在日本“加班”文化盛行,导致了有一本很特别的书出现。这就是《高效人士四小时熟睡法》,鼓励读者,通过随时随地的打瞌睡来完成和补充睡眠。日本人中的上班族有这样的睡眠习惯的人很多。日本的短睡文化盛行,同样不可忽视的是日本人自杀率很高,生育率也很低。
如果我说睡的少会降低生殖能力,大概就变成造谣了吧。
《高效人士四小时熟睡法》四小时的睡眠,且不说能不能满足生理需求,白天工作的八个小时,难道是拿来划水的么?如果积极面对工作八个小时,又何须挤压掉四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呢?
我对这种短睡的方式,不赞同。
我更赞同的是:
1.积极工作:高效利用上班时间
2.深度睡眠:好好睡觉睡出质量
有什么事儿不能上班了再解决吗?
如果这个8*5解决不了,就下周再解决嘛!
②.早睡早起
《四点起床》这本书的核心论点是:通过早睡来实现四点起床,在四点起床后至上班前的时间里,把大部分今天要做的事情做完或者准备好。
我更赞同的是:早睡早起,透支自己睡眠时间的早起,除非你体质特殊,否则很难持续下去。毕竟你是个生物,是要命的。
所以,早睡早起最大的作用是:
通过主动的选择睡眠,以及主动的起床,主动的做事,来高效的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以此来提高我们运用时间的效率,更好更快的达成目标。
二.早起对我们究竟有什么意义?
1.早起不应该是我们实现某个目标的手段
人想要早起都是有原因的,这个原因又可以分为两类:
1.间接原因:以早起为实现某种目标或满足某种需求的手段
2.直接原因:以早起为目标和需求
我们追求早起大部分的可能性,其实都与早起本身并无多少关系。比如早起可以有更多时间看书,可以写晨间日记等等。我们同样可以把这部分时间放在晚间来做,我们可以在晚间看书、写作、练习英语、写晚间日记、做晚间的回顾和计划。
我们还可以,在下午下班后去锻炼身体,甚至选择在上班途中锻炼身体,在工作之余锻炼身体。这些方式,其实都不是必须要通过早起来实现的。
这些没必要一定通过早起来实现的功能和需求,其实就是加在早起身上的“泡沫”,我们就叫“早起泡沫”吧。
当你对早起的认识,开始被早起泡沫埋没的时候,早起其实就成为了你成长自己的一根救命稻草,看起来好像能拯救你的一切,但其实拯救不了你什么。
你学英语也好,去锻炼身体也好,去看书写作也好,可以随时随地的开始,没必要凑到早晨。
早起并不是一个万能的良药,也不是做上述事情的一个开始。相反,如果你同时做两件让你觉得困难的事情,比如学英语+早起,那么你会失败的更快。
所以,早起不应该是我们追求某个目标的手段,它应该就是目标本身。
当你读到这里,可以写一写自己对早起的期待是什么?看一看,你对早起的期待中,有多少是不早起也能做到的?
2.早起是抓住人生主动权的第一步
我们前文说道早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早睡早起,一种是晚睡早起。我比较赞同的是早睡早起,因为大部分人的体质,不足以支撑我们长期晚睡早起。
所以,与早起势必有关的一点,就是早睡。如果我们可以做得到早睡,那么早起对我们来说其实并不是太大的问题,因为最基础的生理方面的原因,已经被我们解决了。
早睡问题,其实是我们对生活掌控程度的一个折射。我们能否合理的安排事情,以至于不耽误自己的早睡?
其实打个比喻的话,早睡很像对环境敏感的萤火虫,如果生活环境稍有变动,事情稍有增多,我们就难以早睡。想要早睡,就要学会如何处理我们生活中方方面面面对的各种事情。
我们是不是很忙?是不是很多需要自己去做的事情?
大多数忙碌的人,都会肯定的回答这个问题。我们确实很忙啊,确实有好多事情要做啊!
在《选择理论》中,对现代社会常见的心理学做了一个区分,其中最常被我们使用的,是“外部控制心理学”。这个心理学有一个很基本的信念:
我对简单的外部信号做出反应,所以我要去做数不清的事情。比如:电话铃响了,我要接电话;门铃响了,我去开门。
而在经典书籍《精要主义:如何应对拥挤不堪的工作生活》当中,也提到过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如果你不去主动选择,你的人生将会被别人来安排,他们会为你做选择。
精要主义者必须高度重视选择的能力,将之视为一种战无不胜的力量,它的存在独立于其他任何事物、任何人以及任何力量。
选择和取舍,其实就是早睡早起问题的核心与关键。
你要做的,是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对事物是积极面对还是抓紧逃避,对睡眠你是不太在乎还是抓做重点?
早睡的人比晚睡的人更有选择权,大部分晚睡都是被事物和状态所迫,而早睡更倾向于主动的选择。早起的人比晚起的人更有选择权,大部分晚起的人是被自己睡眠的状态所迫,无法主动选择早起。
早睡早起,是个检验你生活掌控度的标杆。能做到早睡早起(长期),说明你的人生已经尽在掌控了。
三.一句话帮你解码早起公式
1.通过精力管理让自己得到更好的状态去改变
影响早起的关键因素有两个:一个是能量水平,一个是方法质量。
能量水平是决定我们做一件事的基础。
举个例子,当你拥有100个单位的能量时,你去做一个消耗10单位能量的活动,这对你来说很轻松。比如,你现在状态很好,需要上台演讲。那么不需要太多的方法,你就能在台上侃侃而谈,因为你的状态到位了,能量到位了。
而如果说,你自己的能量水平不足,就难以克服困难,难以自律。
用学习三区的理论来比喻的话,早起处于我们的学习区或者是恐慌区。而我们需要有一个很高的能量状态,才能够支持自己在学习区和恐慌区游荡。
大众版本的学习三区是这样的:
我修改后的学习三区:
想要挑战学习区,甚至恐慌区,我们就必须有一个足够好的状态去支持自己,否则所有的方法都是空话。
怎样具有良好的状态,充足的能量呢?
精力管理!
推荐一本《精力管理》,通过这本书,是可以在精力管理上入门的。更高级的精力管理的方法,后面慢慢和大家分享。
《精力管理》通过饮食、工作节律、睡眠休息等方法,为自己积攒足够多的能量,那么我们就有能力去挑战学习区和恐慌区的事情了。
睡眠充足、能量充足的情况下,我们挑战早起的生理障碍将不复存在。
公式:能量水平*方法质量=实际效果
通过精力管理,我们可以解决能量水平的问题,解决了生理上的限制。那么接下来我们就需要明确,我们心理上,是否真的对早起,有所期待和热爱?
扪心自问,你真的喜欢早起吗?
不要逼迫自己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你要做的是把你喜欢的事情做好,并在此基础上去更多喜欢一点儿生活。
2.引导自己用愉悦和期待的状态来面对早起
很多人都想早起,但是感觉自己没有办法靠“毅力”早起成功,于是想办法逼迫自己,或者出钱让人逼迫自己早起。
他们以为,这样做,我就能实现早起了。
真的吗?
如果你能每天早起,但是你不快乐不开心,你还会继续选择早起吗?
在《选择理论》这本书里提到过,在这个世界上流行着一种通用的心理学,叫做“外部控制心理学”,这个心理学,贯穿了我们的生活。
我们的父母、老师、长辈们都在用,我们曾经在这种心理学的控制下过的非常的痛苦,当我们现在成年了,可以开始自己新生活的时候,我们默默的又把这种让人痛苦的心理学拿来用。
外部控制心理学的三条信念:
1.我对简单的外部信号做出反应,所以我要去做数不清的事情;电话铃响了,我接电话;门铃响了,我去开门;红灯亮了,我停下来。
2.我可以让他人听从我的指挥,即使他们不愿意去做。而他人也能够控制我的思维、行动和感受。
3.讥讽、威胁或者惩罚那些不听从指挥的人,奖励那些听从指挥的人,这是我的权利,也是我的责任。
强迫性的控制,会导致一个结果,我们要强迫自己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这会造成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内耗。
我们内心会有两种力量互相内战,一个逼迫我们早起,一个又不想早起,这损害的却是我们本身的力量。
我们要做的,首先是要树立几个关键性的信念:
1.放弃完美主义
早起不一定要每天早起,也不一定要计算天数,过于完美的追求天数的累加,其实不是一件好事。
2.对所有结果都坦然接受
某个早晨,无论你早起还是晚起,你都可以全然接受,而不是当自己未达成标准,就批评自己。批评并不会让事情变得更好,相反这会造成你的心理负担。
3.从强制到引导,从控制到对话
与自己的内心沟通,放弃强制和强迫的念头,引导出自己对于早起的兴趣。强迫性质的行为,以及自发喜欢的行为,产生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要有耐心,培养自己对于早起的喜欢和热爱。更快速的方法是,把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放在早上,来吸引自己早起。比如一个小伙伴非常热爱王者荣耀这款手游,他会每天早起来玩这款游戏,戏称为“用一个恶魔战胜另一个恶魔”。
你总有喜欢的东西和年轻人的激情,把你喜欢的东西放在早晨来做吧!
选择理论最后,推荐一下这本《选择理论》,大家一定要看看,别再使用外部控制心理学了。这本书有些厚,略微难读,但绝对值得一读。
骏马面前无沟壑,怂人面前全是坑。
去飞翔吧,天空就在那里!——沃·滋基硕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