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初心》专题简友广场读书
心读《老子》| 39. 宁为顽石,不羡美玉

心读《老子》| 39. 宁为顽石,不羡美玉

作者: 之衡 | 来源:发表于2022-11-03 12:16 被阅读0次

昔之得一者: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

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

万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其致之也,谓:

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

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

万物无以生,将恐灭;候王无以贵高,将恐蹶。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是以候王自谓孤、寡、不谷。

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

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大义】

天地万物,生于“一”,“一”即是“道”。

天得一,清明;地得一,宁静。

神得一,灵妙;谷得一,充盈。

万物因为得一,所以生长。侯王因为得一,才可安定天下。

如此推而言之:

天一直清明就会破裂;地一直安宁就会崩塌。

神一直灵妙就会消散;谷一直充盈就会枯竭;

万物一直生长就会绝灭;侯王一直保持高贵就会失败。

所以,贵是以践为根本的,高是以下为基础的。

这就是侯王自称“孤家”、“寡人”、“仆下”的原因。这不就是以卑贱为根本吗?

所以,最高的赞誉就是没有赞誉。我们做人与其成为一块华丽的美玉,还不如去做一颗低贱的硬石。

【心读】

1.

老子所说的“一”,其实是对“道”的比喻。“一”这个字,看似简单,却值得我们深思。

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有一个明显的差异。中国人注重“合”,西方人注重“分”。中国哲学强调人与自然的一体性,特别是道家,十分注重“天人合一”。也就是说,在中国哲学当中,人(认识的主体)和自然(被认识的客体)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分野。这一点和西方哲学完全不同。

西方人喜欢把自然作为一个客体对象去研究,而中国人却喜欢把人与自然放在一起讨论。比如说《易经》,学习《易经》的一个重要原理就是:观天道以立人道。 天有天的规则,但天的规则是人应当去效仿的,这也就是《老子》当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的精神。人为什么可以去效法天地?其根本就在于,人和天地原本就是一体。也就是说,主体本身就是客体,它们从来就只是一个,而不是两个。

把作为主体的“我”从自然这个客体中分离出来,这样的做法体现着科学的精神。所以说,西方哲学更像科学,强调理性,喜欢用严密的逻辑来论证观点。把作为主体的“我”彻底消融到客体中去,这样的做法充满着审美的情趣。所以说,中国哲学更像艺术,强调直觉,喜欢用诗意的表达来阐明观点。

因此,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到底孰优孰劣这个问题是没有办法讨论的。它们之间根本就不存在可比性。

从个人的角度来说,我喜欢西哲的严谨,但我更喜欢中哲的流动。

2.

佛法当中经常提到一个词,叫“分别心”。其实,真正的分别心,应当是指二元对立。我们把“自我”当做主体,把“我”以外的世界当做客体。如此,“我”与“非我”之间就形成了明确的对立。因此,取消二元对立,就是要让主体和客体合一,这就是破除我执。从这一点来看,佛法和道家的精神是非常吻合的。

3.

每一个生命的成长,都需要经历特定的阶段,一旦有某一阶段缺失,生命就会不够完整。比如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有些欲望和野心,这是一种十分正常的心理,就像一个登山的人,内心必定有着抵达山顶的渴望。这种渴望是极其有价值的,它可以锤炼我们的灵魂,使其趋于成熟。

而学习道家,正是要我们学着慢慢放下内心的欲望。一个心性强大的人,透过道家,可以让自己以更为超拔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人生,从而生发出一种散淡的心境。道家的思想,带有一种否定性,但这种否定不是要让我们去否定自己的人生,而是要我们去重新审视生命的价值。所以说,如果心性不够强大,就有可能对道家产生错误的理解。许多人会在失意的时候,把道家思想当做自己逃避尘世的借口。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完全违背了道家的本意,因为这绝不是大彻大悟后的超然出世,而只是怀才不遇时的愤然嫉世。

这就是我一直强调的,如果我们的灵魂还不够成熟,学习道家是有风险的。而一个人的灵魂是否成熟,其标准就在于我们对自我是否已经有了足够的认可,并且这份认可在很长时间内都是基本稳定的。


相关文章

  • 心读《老子》| 39. 宁为顽石,不羡美玉

    昔之得一者: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 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 万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其致之也,谓...

  • 名句赏析: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1、顽石之中,良玉隐焉;寒灰之中,星火寓焉。 【译文】顽石之中隐藏着美玉,冷灰之中埋藏着火星。 2、推诚而不欺,守...

  • 《雅月随笔之玉语》

    【专题:玉】 千古冰雪炼玉魂,万载昆仑玉身藏。宁为玉碎不瓦全,君子风骨玉常伴。 古来美玉家国宝,人识美玉玉遇缘。有...

  • 《送老归乡》

    宁为冯唐周伏柱, 不羡甘罗霍将军。 潇潇半夜洗车雨, 何妨敲子论英雄。

  • 肆 不做美玉,宁为石

    是故不欲碌碌如玉,珞珞如石。 “是故不欲碌碌如玉,珞珞如石。”“碌碌”是美好的样子,“碌碌如玉”就是非常美丽...

  • 《陈情令》:愿你经历风吹雨打,仍不忘当初炽热的心

    自以为心若顽石,却终究人非草木。 ——魏无羡 毫不夸张的说,终于“夜...

  • 你的心在哪?

    美玉藏顽石,莲花出淤泥,须生烦恼出,悟得即菩提……

  • 姊妹岩传奇

    鱼梁江畔读尘烟,坠入红尘花酒间。 千年凝落相思泪,只羡鸳鸯不羡仙! 我是一颗伫立在鱼梁江中的石头,我不是一颗顽石,...

  • 将人生的磨难看成是一笔财富

    身处困境,心则在顺境;"忍"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修为;"顽石"只有打磨后才能变成"美玉";艰难是优秀人士的"助推器...

  • 顽石心

    我是谁? 我来自哪里? 我要往哪里去? 我愿做那顽石,我是那顽石。 我从大地滚滚而来,我要往那天上而去。 从大地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读《老子》| 39. 宁为顽石,不羡美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vfe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