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IT·互联网
消费升级?消费降级?其实是消费分层!

消费升级?消费降级?其实是消费分层!

作者: 岳小鱼 | 来源:发表于2018-10-09 23:02 被阅读99次

从“草根文化”到“屌丝文化”,再到如今的“下沉市场”、“小镇青年”,人们对这个群体的称呼不断在变,但这个群体一直就在那里。

1.

2005年互联网最火的关键词是什么?

是“草根”,李宇春获得超级女生冠军,她是中国草根运动的代表性人物。

因为她,百度贴吧成为划时代的产品。

清华博士方兴东决定用博客这种草根表达的方式挑战门户,他提出的口号是:“每天5分钟,给思想加油”。

法国insead管理学院MBA毕业的王微想做一个连草根都能分享自己快乐和理想的视频平台,这个视频网站叫土豆,他的口号是“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导演”。

加州大学博士杨勃想做一个读书分享网站,他起了一个好听又好玩的名字——豆瓣。

2005年,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搭建一个给草根们使用的平台,更有趣的是,这些平台的缔造者和创始人都是这个社会的精英分子。

2.

2012年互联网最火的关键词是什么?

是“屌丝”,“得屌丝者得天下”是当时互联网创业者们的信条。

南开大学毕业的张一鸣创办了字节跳动,前三个月上线了内涵段子、搞笑囧图、内涵漫画,后来又有了很多人觉得很“low”的今日头条。

北京化工大学的程维创办了滴滴打车,要是屌丝们觉得自己平时都是坐公交,打车离屌丝们比较远的话,清华毕业的王兴是真正在为“死肥宅”们服务了,他创办了送外卖的应用,这个应用叫美团。

也正因为外卖的崛起,方便面销量连续四年持续下滑,有的人就拿方便面销量下滑举例,说是消费升级,真相只是从偶尔吃的方便面变成了经常吃的外卖。

3.

时间轴再拉回现在,2018年,如今互联网行业最火的关键词是什么?

是“下沉市场”、“小镇青年”。

被人们嘲笑为农村魔幻现实主义的快手,月活跃用户已经达到2.5亿,这是否真实反映了中国最广大地区的农村真实情况?

豆瓣评分只有5.5的前任3,票房反而逆袭成为最大的黑马,最终票房达到19.4亿,是国产片票房排名第五的电影,其中票房贡献最多的是三四线城市。

尤其是被人们黑的最多的拼多多,数据更是亮眼,创办三年就成功上市,如今市值已经是京东的2/3,月活1.66亿,每三个网购的用户中就有一个在用拼多多。

4.

草根们、屌丝们、或者称小镇青年们,娱乐从曾经的贴吧变成了如今的快手;购物从原来的淘宝到如今的拼多多;吃的从原来的方便面变成了如今的外卖。

似乎一切都没有变。

之前一直在说消费升级,快手、拼多多们崛起后又说现在是消费降级,但究竟是消费升级还是消费降级?

其实是消费分层。

联想到产品运营这个职位,中国互联网公司一直以来都在模仿美国的公司,但是在中国互联网公司中非常火的产品运营这一岗位,美国的互联网公司却很少有。

主要是因为中国的地域辽阔、人口众多。

由于地域辽阔,导致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习惯相差巨大,而人口基数导致同一区域的不同阶层的群体割裂得更加显著。

所以中国的互联网公司需要设置产品运营这一岗位,来充分挖掘不同用户群体的价值。

拉新、促活、留存、传播,中国互联网公司的运营们已经逐渐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运营体系。

消费分层,其实就是不同阶层群体割裂的加剧。

5.

工作在宽敞明亮办公室中的白领们,永远也不会知道门外的大街上正在发生哪些事情。

骑着电动车疯狂穿梭为你送外卖的骑手们、建筑工地上满身灰尘的工人们、地铁口摆摊贴膜的小商贩们,以及坐在办公室中的你,一起平静地生活在同一个城市里。

而中国还有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地域更广大的农村。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居住在乡村的人口占总人口的50.32%,农村居民为6.74亿人。

过去几年经济的飞速发展,让人们误以为已经完全战胜了贫穷,自己所处的圈子接触不到更底层的民众,因此很多人理解不了很low的快手、拼多多、今日头条反而发展得如此迅猛。

6.

由于中国社会群体的两极化,追求品质生活的高端用户和下沉市场中的底层群体已经各占一壁江山。

所以如今互联网行业有两种发展趋势,一种是向下沉市场渗透,一种是做高端品质服务,两者并不矛盾。

京东推出的京造、网易推出的网易严选、阿里的盒马生鲜,其实都是在为追求品质生活的用户群体服务;而快手、趣头条、拼多多做的是下沉市场。两个方向都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

说是消费升级没有错,消费降级也没有错,这两种说法的对象只不过是不同的用户群体。

但本质上其实是消费分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消费升级?消费降级?其实是消费分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vhu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