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件事。
当老板也许多烦心事,这当然不是指钱,每天最开心的是看看自己的营收能有多少利润。可是有一天,这个老板突然发现当天的账目少了七八成,直觉告诉他招了小偷了,因为当天的生意和往常没什么区别,多少心里都有个大概数,于是他报了警。
警察听了案件的情况,按程序摸排、调查、寻访,不出意外,很快就锁定了目标,同时向更深沉的方向想象,会不会有同伙,作案动机是什么,待一切都成熟时,把那个看起来普通却有点邋遢的小伙子带回去录口供了,当然手铐是他们的标配,倒用不着脚链出马。
录完口供,小伙子供认不讳,真相也就大白,只不过是一件普通的案件,警察有一搭没一搭的记录着,这类的案件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像是复制一样,无奈又失望。
小伙子二十六岁了,老家就在不远的县镇上,每份工作都待不了几个月就会不自觉的想到辞职。在外人看来小伙子心气高傲,好高骛远,才会不停的换工作,可终究是别人的想法,谁又能去判断准或是不准呢?小伙子上一份工作的酬劳已经用完了,可也没寻到下一份工作,像是绝路,又像是随意为之,干出了这一生都抹不掉的颜色,道德上应该是。
小伙子说在他得手后路过一个满身污垢,肮脏破败的衣衫已快衣不遮体了,随后划拉着从一堆钱中分出好似一半放在一个看起来锃亮的钵盂中。所以被追回的赃款对不上数,小伙子也没有一个具体的数,而老板就更不知道了。老板不甘心,他的好朋友帮他出了个注意,让他把每天大概的收入说得高很多,用那位朋友的话就是宁枉勿纵,如果有人替陪可以多捞点,不行也可以让他判得重点,也不算吃亏。老板思索片刻,同时嘴里念叨‘好人难当’的字眼,没有采纳朋友的意见,只是要求警察从那个不知在哪的行乞者身上把钱要回来。并且还可以让小伙子的罪轻一些。
最终,警察找到了小伙子所说的人,并让小伙子去索要。当行乞者再次看见小伙子时,眼里满是激动,而那个钵盂的钱好似又多了一点。没了闪闪发光的手铐,小伙子轻松很多,只是后面的眼光让他后背刺痒。
小伙子在那蹲了好久,直到他感觉不厌其烦越来越浓。当小伙子空着手回来时,别人都很诧异,可也没谁去向那个行乞者说明一切,谁也不愿意向行乞者拿回那些钱。
最后小伙子的亲人偿还了一切,不过惩罚是跑不掉的。知道情况的家人也没去找那个行乞者,这件事好似就没有发生过一般,也不会在案件的海洋里翻起波浪。不过最让当时在场人困惑的是,小伙子和那个行乞者到底说了什么。
都说‘好人难当’,可又有谁能分之何为好,何为不好。做一个好人,也许是不得已为之,也许是有之目的而为之,当做一个好人是为了另一种目的时,好人当然难当了,做一个舆论中刻意的好人,自然是不好受的。
不过,完全不认为自身就是好人,却是它独有的特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