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随王老师家访的对象是一名35岁患直肠癌伴转移并且自杀未遂的女性患者。
再见面时,人又瘦了一圈,全身蜡黄,头发凌乱,面容憔悴,一副濒死的状态,心本能的被抽动着。
被王老师通知今天要去家访时,便开始筹备寻找合适的对象,某一天,接到上面患者的电话,主动要求我们前去她家看看她,我们一边忧心一边也表示欣慰。她能找到我们,说明她的求生欲望很强烈了。
初到她家时,接待我们的是患者的父母,年莫约70多岁,很客气,一直表示对我们的感谢。原本约好此次专程来换药,熟料昨晚出现了个小插曲,引流管掉了。无奈,重新置换必须还得返回医院,只好,王老师打电话与主任沟通,能否办理临时住院(可以报销),沟通下来,随即打电话给120,火速送到科室找某某医生,便可。
120临出发时,患者的老父亲,一直回头对我们说声谢谢,面对两位苍老的老人以及周边老邻居的围观,瞬间泪目。
也许每一天过得很辛苦,但还是希望她能好好的度过每一天吧!就算不为自己,也要为自己的父母以及才5岁的女儿吧!愿安!
回来的路上,想起上一次家访的对象-李老。如今,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那阵,全城购房热,他却卖了房,在离医院较近的小区租了个约60平的房。
我们去到的地方,就是他们后来租的房子。
阿姨忙把我们请进屋,备上茶水和水果。我顺势环视了整个房间,陈设简单,家具陈旧,两室一厅一卫一厨,但卧室很小,厨房也只能容得下一个人。
寒暄过后,我们开始检查换药记录宣教等工作,那时,李老状态还很好,天性幽默的他,还跟我们开玩笑,阿姨则是个注重细节但却善良的人,不时拉着我们反映医院的就医环境及工人的服务态度的事,我们不好推脱说,这不是我们的范畴,只好统统记下。李老则不好意思的说,你们见谅啊,老太婆就是啰嗦,哈哈……爽朗的笑声,一扫过当时的窘况。
临走时,阿姨要塞给我们自己做的小吃,原来,我们提前一天通知她时,她就开始为我们准备点吃的,只不过,是后来知道的。当时,只觉得阿姨太客气啦,所以,王老师拉着我跑下了楼梯,阿姨一直在后面追着喊:小王啊,等等啊,等等啊……
再见到他时,已是骨瘦如柴。躺在病床上的他,强挤出点笑容,那笑容是我见过的最可怕也是最美丽的笑容。阿姨每天按时送来吃的,晚上就回去。儿子工作在外地,只能利用出差的时间跑来,最多的也只能待个一个小时,又匆匆的驱车离开。女儿定居在日本,不得已不让她回来。
一天,看到李老胳膊上有勒痕,一问才知道,原来,他用床单把自己的胳膊绑在床栏上,问他理由,他泛起笑淡淡的说:我把自己绑起来,你说小鬼还会不会来带我走啊?我听着心里泛酸,忽然想到许久前,听到个晚期的人说:你知道等死的感觉么?……
某天,儿女都回来了。紧紧握着的手开始渐渐变凉,可他一直挨着,我想也许他是舍不得这样一家团聚的时刻吧!阿姨摸着泪找到我们,一人手里塞了个肥皂,她说这是女儿从日本带来的,不多,给你们大家分分吧!老爷子估计挺不住啦,哎,这就是他的命啊,年轻的时候太要强啦!后来生了病,还事事亲力亲为,他是不放心哪!擦了擦泪水继续说:谢谢你们一直以来的关心。上次你们家访对他影响很大,本来那段时间,他都放弃啦!去明基医院复查,各种都不好。他一直很感激!谢谢你们啦!
看着她转身后落寞的背影,酸酸的苦涩油然而起。
后来的某天,我再也没见到过他们。同事说,他走啦!在午夜……
生老病死本是人生常态,但真的踏进开往死亡的列车,真的还能做到洒脱嘛?渺小的你,有时发现原来真的会有无力回天的那天啊!
活着就好!
活着真好!
我们要善待生命,因为它只有一次!
【散】随笔
网友评论